公視的《農村的遠見》紀錄片,將帶領觀眾走入美、日、德等六國農村典範,看見土地永續利用的創意。
提到台灣農村,你的印象是什麼?是農地上突兀的工廠?只剩老人與小孩的農村?在老化嚴重的台灣,農村是否注定走向凋敝?
為了尋找農村的出路,借鑑他國經驗,製作時間長達五年,走遍六國拍攝的《農村的遠見》紀錄片,於2018年12月起,每週二晚間10點,將於公視一連播映五集,呈現外國的農村故事。
不同於進口的國外紀錄片,這是台灣人首度以4K影視器材拍攝,以台灣觀點探討國外農村發展。製作團隊的行腳抵達印尼峇里島,記錄農民合作維護水圳、打造梯田,又到荷蘭記錄國土規劃,讓農家保有完整的耕作農地;而美國加州葡萄農民,則成立全美第一個農業保護區,不受鄰近舊金山都市擴張的影響。
此外,團隊也飛到日本神奈川縣,介紹自然農法、德國巴伐利亞邦懷楊鄉,又是如何成為歐盟鄉村永續發展的典範?
唯一台灣案例 台東池上鄉
影片中唯一的台灣案例是台東縣池上鄉。製作團隊詢問了台灣產官學界,甚至派人在台灣探尋30、40個農村,發現池上已能媲美國外農村,於是收入鏡裡。
影片中,不論是哪一國農村,都有藍天、白雲、綠草、樹木、農舍的農村傳統景觀,不論哪一國的農民,共同的目標都是讓農業永續發展。
「農村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可惜國人對農村缺乏願景!」擔任《農》片總策畫的監察委員林盛豐表示,他在擔任監委前,籌備與拍攝本片,就是希望開啟國人對農村未來的想像。
與林盛豐搭檔的導演是劉嵩,兩人堪稱是國內唯一結合建築師與紀錄片領域的黃金搭檔。
實踐大學建築系客座教授的林盛豐從1991年起,先與劉嵩拍攝《城市的身世》,至今兩人已合作27年,《農》片是兩人的第四部作品。
他們倆,一個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博士,一個畢業於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校,兩條看似不會交集的平行線,卻因為關心城市發展,而有了交集。
劉嵩至今已有30年紀錄片製作與導演經驗的,曾參與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HBO電影頻道等紀錄片的後製剪輯工作。
劉嵩回憶,1991年他策畫《城市的身世》紀錄片時,經人介紹認識林盛豐,加入製作團隊。而林盛豐身為建築人,也一直夢想用影片記錄建築,因此一拍即合。兩人都覺得台灣的城市設計規劃不好,便企劃看看別國的解決方法。
1997年,兩人再度花費三年,拍攝《城市的遠見》,林盛豐負責編劇、採訪、撰稿、旁白,2000年播出後,劉嵩不但在 2001年拿下金鐘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的DVD大賣,還被兩岸許多大學當成教科書。
兩年後,公視想拍《城》片續集,可是,兩人不約而同發現農村的問題比城市嚴重,更值得關注,因而醞釀拍攝農村紀錄片。
原來劉嵩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曾以兩年時間拍攝災區農村,看到農民對未來不抱希望、沒有願景。林盛豐則擔任921災後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勘災時看到農村遭到扭曲對待,農民覺得農業沒有前景,只想賣農地蓋工廠、只想變更地目、只想蓋大型農舍。
準備作業耗時 五年拍十集
2010年,農村紀錄片公視提供2200萬元製作經費,光是準備作業就很花功夫。每一集約莫花六到八個月與國外受訪單位聯繫,為了顧及畫面美感與農村節奏,還不能在冬天拍攝。
每次出國拍攝,團隊七人帶著攝影機、空拍機,要花16天拍攝,每集訪談20~40人。每一集訪談回來的內容,約有12~15萬字,為了顧及品質,只能使用5、6000字,而每拍攝80分鐘的素材,只有一分鐘能收進影片!
自2015年5月開拍第一集,三年拍完十集素材,接下來進入剪接工作。翻閱劉嵩的訪談文稿,每一集都厚達數百頁,他在上面畫圈圈、做記號,平均每三個月才能剪接一集,十集最少耗費兩年,至今還有五集沒有剪完。
「團隊力氣下去了,如果剪接不好,便前功盡棄,我寧可多花點時間!」他說。算一算,五年做完十集,平均一年只做兩集。
「我來台超過30年,從來沒有看過台灣製作如此深入介紹荷蘭的高品質紀錄片,從小農到大企業,都值得台灣參考,」荷蘭駐台代表紀維德說出觀賞心得。
創4K紀錄片先河 經驗難得
本次開啟國內4K紀錄片的先河。《農》片監製於蓓華回憶,劉嵩出國拍片,得考量器材重量,隨行人員也時時整理龐大檔案,為影視界累積寶貴經驗。
「我一直希望能念建築,林盛豐說我拍了城市、農村,可以授予我建築學士、碩士學位!」劉嵩說。一旁的林盛豐補充,劉嵩已經變成建築精了,他自己則從劉嵩身上學到搭配空景,撰寫旁白的技巧。
「下次拍環繞台灣的海洋?」這對相互學習的搭檔,正討論未來拍攝主題,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