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經濟

「碳權」從哪裡來?為何全球瘋碳交易,台灣卻卡關?

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賴永祥攝

| 攝影 賴永祥

淨零排放已是大勢所趨,碳交易更蘊藏巨大商機。投資人嗅得低碳商機,「碳權」可望成為未來世界最大宗的商品。究竟「碳權」是什麼?買碳、賣碳跟減碳有什麼關係?碳權交易又該如何申請? 

  • 為什麼重要: 碳權交易蘊含低碳商機,還有助全球減碳、支持低所得國家的社會發展 
  • 目前情況:碳權可分為自願性碳市場的「減量額度」或政府強制性總量管制交易的「排放額度」 
  • 台灣當前困境:台灣是出口導向,碳排卻留在島內,要如何淨零?又因碳權開發有限,台企只能一邊取得國際碳權,一邊繼續生產

《巴黎協定》第六條提及,國際碳交易市場是開創淨零排放的新契機,若運作成功,2030年全球預計可多減排90億噸CO2e,節省3000億美元減排成本。 

根據國際碳行動夥伴(ICAP,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2022年報告統計,全球已有34個區域與國家(歐盟27個會員國算一個區域組織)實施ETS碳排放交易體系,14個國家或城市規劃中。其中,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在中國,管控約40億噸CO2e,其次為歐盟(20億噸CO2e)。 

碳市場的交易貨幣,「碳權」從哪來? 

圖/碳權依型態可分為減量額度和排放額度。圖截自李堅明簡報

簡單來說,碳權就是「排碳的權利」,通常以1公噸的碳排放量來計算。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根據碳權型態,可分為「減量額度」(credit)或「排放額度」(allowance)。減量額度指的是產自國際自願性碳市場、京都碳權/巴黎碳權以及環保署抵換專案的碳抵換(Carbon Offsets)方式,排放額度則是政府透過強制性總量管制與交易,所核發的配額,且需每年繳回。 

在自願性碳市場中,企業主動透過不同的減碳方案、再生能源、碳捕捉及造林專案等,向境內或境外機構申請認證,即可獲得碳權。國際上較廣為人知的機構包含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查證碳標準( 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或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等。 

VCS是2005年國際碳排放交易協會和世界經濟論壇,所倡議的自願減量標準。據2021年數據,VCS的核發量最高(約62%),當年度碳權總交易金額達10億美元。

回望台灣,行政院環保署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與碳抵換管理機制,企業可在平臺上申請碳權認證或刊登碳權交易資訊。2021年,台灣一共有15件取得環保署核發的減量額度,共配額1138萬噸碳排放量,其中93%是來自低碳燃料。 

李堅明認為,企業開立碳權帳戶,便可進行碳權經營(交易或抵換),碳權餘額還能認列企業資產價值。此外,開放企業購買國際流通大與合規的自願性碳市場碳權,不但可以降低企業淨零碳成本,強化企業淨零目標的雄心,同時亦可抵減國家的排放量。 

延伸閱讀:制度落地不能少了金管會!一文拆解碳交易10步驟 

碳權市場夯,台灣卻走到死胡同

2021年,以自然為本的碳權交易方案成長了30%。新加坡推出「氣候衝擊交易所」(CIX,Climate Impact X),以自然碳權為交易標的。在促進企業達成永續目標時,又可保育自然生態系統,創造「共益性」(Co-benefits)。 

2021年11月,CIX完成首件高品質碳權交易,結算出17000個單位的碳權,每噸定價8美元,這些自然氣候解決方案遍及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內容涵蓋造林及避免砍伐森林等計畫。此外,國際新創組織 Regen Network已建立土壤碳權交易平台,2022年初更成功媒合科技巨頭微軟,與澳洲農企完成大規模的土壤碳權交易。 

「透過境內外的碳權交易,企業政府有望達到有效碳封存、復育生物多樣性並促進在地社區及經濟發展。」碳權與碳交易有助抵銷過多的碳排放量,引領全球邁向永續發展,不過,碳權具體要如何申請? 

李堅明以5步驟說明碳權申請方式。首先,碳權開發者必須撰寫計畫書(PDD,Project Design Document),計算減排量、規劃監測方式、計入期間、評估環境衝擊及調查利害關係人意見等。接著,計畫書需要經過第三方確証,方能申請註冊、登錄。計劃執行後,第三方機構還得查證並檢驗執行成果,授權機構才能核發碳權。 

講座的尾聲,李堅明語重心長指出「當前台灣在淨零議題上遇到死結。」他解釋,台灣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年出口總額4000多億美元,「產品出口到國外,卻在台灣生產,碳排都留在台灣了,台灣要如何淨零?」又因台灣地狹人稠,碳權開發有限,導致台灣企業只好一邊在國際碳市場取得碳權,一邊繼續製造碳排。 

圖/碳權申請程序5步驟。圖截自李堅明簡報

本文摘錄自《陽明交通大學 X 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課程重點內容

★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未來30年最夯的永續轉型秘笈★

《遠見》自2021年底,開啟「ESG企業領袖講堂系列」,與國內多家大學共推課程,協助企業培養走向淨零路上的關鍵知能與實戰能力。講堂開辦至今,班班額滿。為傳遞進步觀念,特別取得授課教師同意,將課程內容精華,集結成文。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