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台灣能源議題大解密 臉書粉專逾半有政治立場

臉書大數據分析 光電貼文最多、核能討論最熱
台灣能源議題大解密 臉書粉專逾半有政治立場
| 攝影 張智傑

去年公投第16案「以核養綠」,以589萬同意票通過,臉書上更是不少貼文討論能源議題,但大數據分析發現,許多議題是由具政治色彩的粉專拋出,值得外界省思。 

你支持核能、太陽能、風能嗎?

2018年11月24日,被稱為「以核養綠」的公投第16案,以589萬同意票,對上401萬不同意票,公投通過。

眼看民意如此,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立即鬆口,民進黨政府主打的「非核家園」,不再以2025年為期限。他強調,公投結果讓核一、核二與核三有可能延役,但並不等於政府取消非核家園的目標。

自從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跳電,導致全台700萬用戶受影響後,台灣缺不缺電、選擇什麼方式發電,成了論戰重點。

為了廢核終極目標,蔡政府大力發展太陽能與離岸風電,甚至吸引全球各大離岸風電業者來台參與、投資風場開發。只是2018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離岸風力發電政策也陷入困頓。原先規劃的第一期躉購電價一度訂價5.8元,是否太高,也成為熱議話題。

為了解台灣民眾關心哪些能源議題,《遠見》與社群行為數據分析公司QSearch合作,從台灣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中,以1700萬名用戶、80萬個粉絲專頁的累積數據為基礎,深入解讀2018年社群上的能源議題趨勢。

發現一〉光電貼文多 核電討論度熱 

首先,以能源、綠能、節電與各種發電方式(火力發電、太陽光電、風電與核電等)為關鍵字,搜尋2018年在全台灣臉書社群提及能源的貼文,共15萬1365則。

在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各種能源的討論中,又以太陽光電的討論篇數最高,有2萬5118篇貼文;太陽能的相關文章中,以太陽能板是否造成汙染最受關注,影響力前十的貼文中,就有五篇討論這個。

討論核電的文章則以2萬1123篇居次。在核能影響力前十名的貼文,八篇討論以核養綠、非核家園。

然而,儘管核電文章數量較少,但若就互動數而言,核電475.7萬,遠高於太陽光電175萬,是2018年台灣社群上最受關注的能源類型。

倒是近幾個月來議題不斷的離岸風力發電,網路討論度明顯低於核能。互動數只有核電的20%、貼文數也只有核電的25%。

若以「核四」為關鍵字,影響力前十名的貼文,有七篇討論核四燃料棒運往美國,及停建核四的外部成本。

但若仔細觀察在核四議題影響力前五大的粉專,除「udn.com聯合新聞網」「China Times」(中國時報)是媒體之外,其他分別是「靠北民進黨」「請民進黨還給中華民國一個公平正義」與「反蔡英文聯盟——全國民怨嗆蔡總部」,皆是偏向政治,且不支持民進黨,立場鮮明的粉專。

發現二〉男性、青壯年聚焦能源議題 

分析影響力前5000名的文章,互動頻次最高的前20%用戶約是40萬9466人。根據行為預測(編按:QSearch的行為預測準確率約九成),約有69.64%是男性,女性約30.36%。

在年齡分布上,35~44歲用戶最多,占29.52%,其次是45~54歲,約26.47%。換句話說,關注能源議題用戶,超過五成是35~54歲的中年人士。

這41萬人最常互動的100個粉專前十名全是媒體。

有趣的是,相對回應率(與該粉專互動的總人數中,對能源議題做出回應的人數比例)前十的粉專,只有風傳媒、中央社是媒體,以貼文內容分析其他八個,有五個偏政治類,分別是「花蓮縣政府」「靠北民進黨」「反蔡英文聯盟——全國民怨嗆蔡總部」「羅智強」與「藍色力量」,立場多不支持民進黨政府。

發現三〉媒體外 五成粉專有關政治 

至於2018年曾發布能源議題相關貼文的粉專中,誰最具網路影響力?「udn.com 聯合新聞網」以23萬9119.2分居冠,其次是「Yahoo!奇摩新聞」的5萬746.1分。

在影響力前50的粉專中,扣除固定發布新聞,影響力自然較高的16家媒體,剩下的34個粉專,只有六個以能源議題為核心:核能流言終結者、Million Rooftop PVs百萬座屋頂、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再生能源資訊網、Greenpeace綠色和平,與地球公民基金會。

其中,除了黃士修2013年成立的「核能流言終結者」支持核電外,其餘主要倡議再生能源。

這34個粉專中,包含政治人物在內,屬性偏政治、同溫層的粉專高達17個,占比達五成;分析貼文後發現,立場多不支持民進黨政府。

綜合前三項發現,社群上對能源議題有高影響力的粉專,扣除媒體之後,幾乎屬於政治類,而且多不支持民進黨,連帶在能源政策上較傾向核電、反對綠能,使得能源議題蓋上了一層政治色彩。

發現四〉王明鉅持續建言成意見領袖 

在所有與能源相關的貼文中,確實探討能源政策、影響力最高的,是「udn.com聯合新聞網」去年公投隔天發布的〈政院今稱2025非核家園不變 王明鉅:原來公投全是假〉,影響力分數4252.7。

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現任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的王明鉅,自前年815大停電後,開始思考2025非核家園政策的合適性;去年3月起在個人臉書上,分享能源政策的見解。截至去年底,已寫了上百篇貼文,合計約50萬字,是近期備受關注的能源政策意見領袖之一。

2011年福島核災後,王明鉅曾經積極參與反核,去年中旬卻積極推動以核養綠公投,背後轉折是什麼?

「我完全不崇拜核能,只是根據台灣的現實,核能是必須的選項,」他指出,台灣地狹人稠、四面環海,98%能源靠進口;而總產值810億美元(約2.4兆台幣),占台灣GDP約15%的半導體產業,最需要穩定供電,業界都擔憂815再次發生。

王明鉅直言,政府先訂下2025年非核家園、天然氣發電占比五成、燃煤發電三成,以及再生能源二成的目標,希望七年內完成,以此決定要做哪些建設,「這是先射箭再畫靶,太過躁進」。

他認為,在各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為了穩定供電,仍會保留核電,好比環境條件與台灣相似的日本、韓國,2030年時仍各有逾二成核電。

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去年5月也投書媒體懇切指出,台灣的經濟發展就是需要電,在乾淨的可再生能源能全面滿足用電需求前,「我們必須退而求其次地選擇汙染較低的發電方式,而不是聽到核能就開始討論廢核或擁核。」

正如鄭崇華、王明鉅等人所言,無論是政府擬定政策,或是民眾思考、關注能源議題時,絕非僅有擁核、廢核二元論如此簡單,而是能超脫政治,考量現實情況再做出決斷。

隨著以核養綠公投過關,政府少了2025年非核家園的時間大限,未來能否更務實,在各項能源配比取得更好的平衡?攸關全民與產業未來。

研究說明:

QSearch資料數據取自台灣地區約80萬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用戶約1700萬;其中,臉書在2018年後對釋出資料做了限制,所以能源議題關注者的輪廓分析以2017年數據為主,用戶年齡性別,係以行為足跡資料推測。另,影響力算法為:貼文(讚數×0.1)+(回應數×0.1)+(分享數)加總。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