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牛津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隊,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這是全球首份全面評估碳移除二氧化碳(CDR,Carbon Dioxide Removal)的現況。這份報告說了什麼?
日前,國際科技媒體中心(SMC)舉辦全球碳移除(CDR)國際embargoed線上記者會。《全球碳移除報告》的研究團隊指出,目前估計陸地上傳統碳移除方式的移除量,約為每年20億噸二氧化碳(例如透過植樹造林、林地復育)。
報告共同作者、牛津大學的氣候科學家Steve Smith表示,「雖然數值比多數人想像得還要多,但它仍比整體淨零排放要少很多。」
新型碳移除技術需盡快趕上
《Nature》報導指出,現階段大多數使用傳統碳移除(traditional CDR)技術。像是透過土地吸收和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植樹、森林復育和棲地復育等。
目前正在發展中的新型碳移除(novel CDR),每年約2萬噸的碳移除量。包含有碳捕捉和轉化的設施、生物炭,以及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的「直接空氣捕獲」等技術。
《全球碳移除報告》估計,若當前正在發展的新型碳移除計畫都完成,到2025年移除總量將增加到每年1175萬噸二氧化碳。
到了2030年,若要達「升溫限制在攝氏2度或更低」的氣候目標,相較於2020年,碳移除量需要每年增加9.6億噸(範圍區間0-34億噸)。然而,各國已承諾的2030國家自主貢獻(NDC)中,碳移除量只有1-6.5億噸二氧化碳。(兩個數字分別對應無條件的國家自主貢獻、有條件國家自主貢獻)
這也意味著到2030年了,已經出現碳移除的差距。報告也指出,若要達氣候目標,到2030年,新型碳移除技術的成長應該要比2020年擴大30倍(0-540倍),到2050年擴大1300倍(260至4900)。
目前有超過120個國家制定淨零排放目標,但僅有少數國家明確地將「碳移除」納入氣候政策。對此,研究團隊也強調,「除了要減少碳排外,政府還需要增加對除碳科技的投資,才能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延伸閱讀:2050淨零可達成?全球碳預算最新報告:二氧化碳無減少跡象
台灣專家怎麼看國內碳移除技術?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了專家學者,來分享台灣碳移除技術的進展。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育正解釋,《全球碳移除報告》將碳移除定義為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達成減少大氣中CO2濃度的目的。
碳移除可分為直接捕捉(如DAC,direct air capture)或間接捕捉(如BECCS,biomass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移除的優點,是以負碳方式來彌補其他無法被減少的碳排,像是分散、低濃度的碳排來源。
但缺點是捕捉高濃度二氧化碳成本高。林育正表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只有400ppm,相比於捕捉高濃度的CO2,每單位CO2捕捉成本會是10倍以上。
目前台灣主要碳排為,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通常濃度高且來源集中。林育正指出,當前減碳的策略優先度應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以「碳捕捉技術」方法減少這些濃度高且來源集中之碳排。
國立清華大學化工系榮譽退休教授談駿嵩則表示,台灣已宣布要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在2022年3月30日所提出的淨零路徑中指出,2030年碳捕捉量要達400萬噸,2050年要達4020萬噸。只是目前捕碳規模還在試驗階段,若沒有政策、法規、環評、技術、金融、財政、土地等之配合,要達這些目標是具相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