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孤立主義衝擊ESG推展!鄭崇華:追求永續必先促進和平

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期盼兩岸領導人能放下歧見、追求和平,攜手為地球的永續共榮努力。張智傑攝

| 攝影 張智傑

當今國際間籠罩在反俄、抗中的氛圍,許多國家也漸漸走向孤立主義。偏偏推動永續,需要各國鼎力合作才能達成,身為環保先行者的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如何解析箇中矛盾、衝突與困境?

近年來,「永續」議題躍居全球新顯學,世人開始重視淨零減碳,企業也將CSR、ESG視為經營大策略。疫情、戰爭伴隨的紛擾,讓世界萌生共存、共榮的渴望。但如果世界各國自掃門前雪,拒絕交流,很難進一步倡議永續、共存,也將喪失實踐ESG的機會。

成立超過50年的台達電子,常年將「環保、永續」深植於企業文化,是台灣ESG的模範生。有著「台灣環保教父」美譽的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如何看待保守、孤立主義暢行的當今國際社會?又該如何推動永續工程?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圖/鄭崇華認為,兩岸對立是出於對歷史不熟悉的誤解,努力追求真相,就能多些體諒與包容。張智傑攝

拋棄政治紛爭,才有永續與共榮

「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拋棄政治紛爭,共同為地球努力,才有機會實踐永續!」鄭崇華對當今世界充斥反中、對立的氛圍感到憂心,過去發言鮮少觸碰政治敏感神經的他,首度對和平與永續的關聯,提出見解。

細數「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7個指標,第16項為「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可見永續與和平密不可分。

由於成長過程歷經烽火歲月,讓鄭崇華深刻體認到戰爭的破壞力,與對國家發展、庶民百姓的重大影響。他畢生最反對戰爭,尤其無法接受「中國人打中國人」,心繫兩岸和平的他,更將此心願嵌入長子鄭平的名字裡。

對於兩岸長期的紛擾,熱中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鄭崇華研判,雙方的敵意,可能在於對歷史不熟悉的誤解,若能努力追求更多真相,或許就能放下仇恨,多些體諒與包容。

很多人可能認為,中國大陸致力發展經濟,忽視環保與永續,但他的觀察,大陸在全球低碳綠色轉型的浪潮上,已跟上腳步,並爭取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能將這樣的理念融入國家政策中,是很不容易的。

而大陸相關部門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促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等改革,凡此種種,都與台達長久推動的永續工程不謀而合。

因此,鄭崇華提醒,所有人都應摒棄成見、加強合作,攜手為地球努力。兩岸企業家也可透過環境教育建立氣候意識,促進雙贏。

延伸閱讀:「邊做邊學」闖出台達傳奇!鄭崇華關注永續,從技術到產品實踐節能

圖/中國大陸為抗擊全球暖化,雄心勃勃地立下二氧化碳減排目標。達志影像

企業應分散風險,降低全球化衝擊

日前,台積電前往美國鳳凰城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創辦人張忠謀致詞時拋出「全球化幾乎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的論點,引發廣泛討論。同樣身為企業大老,曾帶領台達征戰數國,並在美國設廠深耕的鄭崇華,如何看待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

鄭崇華分析,儘管目前全球地緣政治當道,但全球化沒有消失,而是以不同形式存在。企業端的首要工作,還是要健全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快速應對各種黑天鵝。「所幸台達很早就以全球化的觀點進行布局,貼近市場、分散製造基地,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

但如果民眾及企業主對和平存有高度疑慮,因應地緣政治分散風險而做的製造基地轉移,將在時間、人力及供應鏈複製等層面,造成額外的資源投入,配合這些限制,反而徒增企業營運成本,失去全球分工原本具備各有所長、各取所需的經濟原則。

因此,鄭榮華認為和平與否,在全球化議題中存在關鍵性影響。

圖/台達電子很早便以全球化觀點布局,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圖為台達美洲總部)。台達電子提供

以兩岸關係為例,雙方領導人的善意接觸,就是開啟和平的第一步。

前總統馬英九在任期最後一年,完成歷史性的「馬習會」。總統蔡英文任期也近尾聲,其元旦講話罕見呼籲台海和平穩定;副總統賴清德近期也提出「和平保台」主張,可發現民進黨正在逐步修正兩岸路線,往和平靠攏。

鄭崇華樂見兩岸任何形式的接觸。「但無論如何,雙方執政團隊都要言行一致,不應口中高喊和平,實際上卻存有民粹仇恨情結。」他語重心長地說,當彼此言行一致,才容易達成共識,在這個基礎上,任何民間或官方層級的「會面」,才有實質意義。

他進一步表示,兩岸同文同種,自己還有許多親戚在中國大陸,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在經濟與生活上,早已是程度不同的共存、共榮。政體的分治是歷史共業,需要時間與高度智慧來達成共識,兩岸領導人要放下歧見、尋求和平,以雙方的進步繁榮做為共同目標。

鄭崇華坦言,兩岸在金融、文化、商業各層級的交流已不是問題;未來在疫情上也可強化醫療、保健層面的合作。而適當的貿易協定、相互承認高等學歷、專業人才交流等,也可為和平打下根基。

對於許多企業領袖在退休後,仍為兩岸乃至於世界和平貢獻心力,鄭崇華深感欽佩,但他自嘆年事已高,未來仍將把重心放在台達,也鼓勵台達管理階層以本業為重,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營運績效。他認為,這也是對國家社會負起重要責任的方式。

延伸閱讀:從那瑪夏到巴黎大皇宮,台達鄭崇華實踐「利他的力量」

追求和平,比花大錢買武器重要

近期,台灣軍備議題掀起廣泛討論,不少人質疑,政府花費鉅額添購武器,若將其用來增加台灣競爭力(如培育人才),豈不更好?

對此,鄭崇華認為,購買武器屬硬實力,只是充實國力的途徑之一,政府應妥善考量整體需求。以台灣現狀來看,應極力追求和平,而不是在考慮戰爭的可能性下,力圖增加軍備。他強調,提升軟實力,強化國際合作,創造不可或缺的價值,才是上策。

鄭崇華堅信,人才匯流,確實有助於兩岸和平與共榮。他更以台達多年來培育人才的心得說明。

2008年起,台達從福建南平一中開始設立「珍珠班」,迄今已擴大至五省八校,累計捐贈超過700萬人民幣,幫助近千名困頓家庭的資優學子完成學業;舉辦十餘年的台達盃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也在推廣環保、節能、永續的同時,持續為兩岸及世界舉才。

又如,2011年起推動「中達環境法學者計畫」,廣邀兩岸十所頂尖學府參與,促進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學科的發展,帶動人才交流。「教育本來就是全人類的重要課題,唯有跨越國界,才有更多交流與發展,更是增加世界和平的契機!」他補充。

最後,鄭崇華談起時下的官場生態,認為政治人物都該學習昔日官員無私無我、公忠愛國的精神,如李國鼎、孫運璿等人,在國際情勢不利的狀況下,仍然讓台灣不卑不亢,有機會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並受到尊重。

他呼籲,台灣的執政者除了要爭取國際支持,也要促成兩岸互信與共識,以多方合作代替對抗,讓和平成為一切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如此一來,永續共榮的地球村,將指日可待。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