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教科書、雜誌等文化用紙,每兩張,就約有一張原料來自永豐餘集團。但,這家早有傲人市占的老牌紙廠,為何還頻喊轉型?28日一場「非塑園遊會」,更透露出永豐餘深耕紙業70年的轉型決心……。
28日,在高雄市舊鐵橋溼地公園內,成群野鳥、涓涓流水的生態怡人,週末還有不少遊客魚貫而入。
但,很難想像,這塊優渥的生態寶地,竟緊鄰永豐餘旗下最老造紙廠、久堂廠。濕地內的水源,甚至九成來自紙廠放流水,和過往紙業「廢水、汙染」印象截然不同。
公園另一側,則正舉行久堂廠70年廠慶,也是全台首創的「非塑園遊會」。現場不只沒有任何寶特瓶、塑膠袋,連一般紙容器被詬病的塑膠淋膜,也用中華紙漿的特殊纖維替代。
當天現場所有紙垃圾,都被匯集於瓦楞紙箱中,送至中華紙漿台東廠,全數回收再造,製成新紙張。
這天,與其說是園遊會,更像是宣告永豐餘集團深耕造紙70年、一路的轉型野心。永豐餘前總裁何壽川在人群簇擁下,緩緩說,「不論華紙、永豐餘,都即將邁入材料科學新紀元……。」
但,令人好奇的是,過去早在文化用紙占有一席之地的永豐餘,為何近年還要頻頻推動紙業轉型、邁向材料公司?
永豐餘造紙70年,看見紙業動盪啟動轉型
其實,永豐餘在台灣造紙業中,堪稱最老牌。
永豐餘成立於1924年,由何壽川父親何傳創辦,最初從事甘蔗渣再製板材生意,直到1950年,永豐餘才成立全台首座造紙廠。
成立紙廠之時何壽川才五歲,他憶起往事,還會心一笑,「那時爸爸在九曲堂做紙廠,我還在旁控窯、挖地瓜。」
在何傳篳路藍縷開創下,永豐餘從最初甘蔗渣造紙,一路做到精細、輕薄的打字紙,再開發聖經紙、模造紙等特殊文化用紙,逐步稱霸台灣教科書、雜誌等市場。
何壽川接班後,更成立全台首座造紙研究中心,在這裡開拓出各式創新紙種。
只是2000年後,何壽川預見,科技日新月異下,人們未來需要的紙張恐怕愈來愈少,即便當時永豐餘文化用紙正風光,他仍即早布局轉型。
因此早從2005年,何壽川便下令研發將來電子書所需的電子紙,同時,開始找尋更永續、更創新的造紙材料。
好比2003年,永續風潮未起,永豐餘便開始研發nPulp技術,將廢棄農業秸稈,再製成永續紙漿或建材。儘管一項創新可能耗上十年,但何壽川願意先蹲後跳,只為拚出新路。
製程上,永豐餘也極力翻轉造紙業耗能、汙染惡名。舊鐵橋協會前任理事長溫卓淇猶記,過去久堂廠周邊的舊鐵橋溼地,可說是一片荒蕪、野狗成群,還堆滿廢棄物。
但十多年前,久堂廠便和在地協會攜手,從濕地整治、組志工團維護,到淨化廢水來養育濕地,在地生態才逐漸恢復,如今更成了野鳥棲息寶地,也搖身在地人的休憩良所。
全台首家進軍「非塑」的造紙業者
永豐餘集團和華紙,更強調擺脫紙業包袱,放眼更廣大的「特殊材料」事業。尤其,過去幾年漿價低迷、壓縮獲利,華紙一度陷入虧損,因此更加速轉型。
為此,何壽川和華紙董座黃鯤雄,便將特殊材料聚焦到醫療用紙、食安用紙等高附加價值領域。
同時,兼顧全球「非塑」浪潮,華紙以特殊纖維、生質材料,替代過去紙器的塑膠塗料,一解難回收困境。
目前,永豐餘集團也是全台唯一搶進非塑事業的紙廠,何壽川興致盎然說,「久堂廠走過70年,但俗話說人生70才開始,永豐餘要從文化造紙,進入非塑,不再用石化作阻隔模!」
不過,站在非塑浪頭先驅,永豐餘仍不免面臨高成本、市場小挑戰,但十多年來始終沒放棄。黃鯤雄反倒說,「我們會走的比國外更快,而且目標要當世界指標、制定規則的主導者,而不是follow國外。」
望向深耕70年的九曲堂、在地老員工和舊鐵橋濕地,何壽川期許,永豐餘能和在地共生共榮,攜手開創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