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Clubhouse在4/12晚間再度開張,這次柯P來了!台北市長柯文哲首次開著本尊帳號登入,暢談「智慧城市」「數位轉型」議題,吸引近550位聽眾熱情參與、提問。
本次遠見Clubhouse「開房間」長達一個半小時,除了柯P,還邀來「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秘書長許毓仁、「中興大學資訊管理系所暨應用經濟系所」合聘教授許志義、「麟數據科技」策略長謝佩芳、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也加入房間共聊。
怎麼推數位轉型?柯文哲:革命要有樣板!
當天房間內熱議的是,智慧城市究竟關我什麼事?數位轉型到底行不行?
對此,柯文哲表示,智慧城市就是用更有效率、低成本的方式來讓大家生活得更便利,「簡單來講,就是一種精實管理,就這麼簡單!」
柯文哲用一貫的柯式語言,一句話指出重點。但其實,對於數位轉型,台北市可是寫出了一本厚厚的白皮書。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表示,台北市政府在今年3月,偕同各局處,整理出一份「台北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柯文哲強調,若是在台北做生意,就該找來了解未來兩、三年北市府的施政方針。
「政治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但,革命要有樣板!」柯文哲強調,政策要朝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務推動,而台北市推動數位轉型區分成三大面向:「對象、工具、步驟」。
數位服務TA》學生、長者和公務員
台北市政府推動數位轉型,首重的對象以學生、長者和公務員為主。
柯文哲分享,當他們推動學生使用悠遊付時,一開始發現使用率不高,於是便進入校園來找出問題。他們選定北一女,調查後發現,學生以前要點餐都得等中午下課去排隊,排完拿到餐都過了30分鐘。
於是北市府協助學校開發線上點餐、再結合悠遊付。現在學生只要先點好餐,就有取餐號碼,時間到直接領餐非常方便。
長者的數位轉型方法,則是利用每個月480元儲存進入「敬老卡」,有高達50萬的長者每天使用。去年推行「三倍券」之時,柯文哲趁勢推出敬老卡的「刷3000補3000」,成效斐然,才一個半月時間就刷掉11萬張三倍券,柯文哲笑著說,「最大贏家是全家跟全聯。」
公務員方面,像是利用「台北通」App當作開會簽到的工具,而台北市府內的公文電子化的比率也已高達99.7%。
北市轉型三大工具》一卡、一通、一付
數位轉型的工具相當重要。柯文哲強調,台北市的數位轉型在台灣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例如教育方面,236所高中、國中和國小都裝有光纖跟WIFI,數位設備齊全,「現在老師都不用吃粉筆灰,拿iPad在手上畫就有內容,還可以自動朗誦課文。」
數位轉型的鑰匙是什麼?柯文哲指出,數位轉型的領先國家愛沙尼亞裡負責數位化的官員曾跟台北市府分享經驗,「最重要的是IDENTIFICATION,就是證明你是誰。」
因此台北市府用「悠遊卡、台北通、悠遊付」作為政府施政的政策工具來協助推動。
台北通是實名制認證,在2020年跨年夜的舉辦上,就派上大用場。「大家都說我們冒險!才怪,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進入跨年現場的民眾,要不是利用台北通登記、就是掃描QR code採線上登記,在疫情控制上不會有漏網之魚。
而一些市民生活的層面,柯文哲舉例,台北市一些路口的紅綠燈秒數不再是固定,而是有採用監測該路口車流的方式調配秒數,未來期盼進一步整合,利用人工智慧、以地區為單位來調控整體秒數。
至於外界常常詬病公家App的使用經驗不佳,陳志銘則回應:「台北通是首個導入UI、UX概念的App,」目前先透過內部公務人員使用來改善體驗,再觀察外部使用者的評價意見作為參考。
許毓仁:台北市應該成為「沙盒城市」!
曾任立委的「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秘書長許毓仁指出,舉凡任何世界災難,都是促進人類技術進步的關鍵時刻,而此次疫情更凸顯數位治理的重要性。
但他擔憂,防疫優等生的台灣如同被保護在一個泡泡當中,大家沒有急迫的危機,也就缺乏創新的動能,這可能讓產業失去反彈的動力與機會。他呼籲主事者,不要一味尋求「懶惰卻安全的解決方法」,應該及早設立智慧城市的大戰略架構。
此外,關注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許毓仁,也指出智慧城市、數位轉型都應該導入區塊鏈架構,因為區塊鏈能夠創造信用架構與行政效率,應用產景包括農業、醫療、智慧交通、政治獻金、數位憑證與分散式電網。
「台北市應該成為沙盒城市!」許毓仁指出,像是愛沙尼亞這樣的小國只有100多萬人,卻有能耐透過區塊鏈將數據資料變成強大國力;反觀台灣諸多城市,就如同坐在金山銀山上,還沒有真正去做數位治理,而首善之都的台北市應該更具實驗精神,成為智慧城市的領頭羊。
他表示,疫情之下有許多國外區塊鏈人才透過「就業金卡」管道來台,台北市雖有區塊鏈園區,但人才來了之後,還必須有落地場景可以商轉、賺得到錢,人才才願意留下來,為台灣新創帶來更多可能性。
謝佩芳:數據治理要兼顧隱私保護
「麟數據科技」策略長謝佩芳認為這次疫情來襲,因為台灣防疫表現良好,反而在數位轉型上沒有跟國際接軌。
她舉例,國際因著疫情嚴重,遠距上課、工作都相當普遍,許多人才趁著這次機會回到台灣生活,期盼政府能「多做一點」,讓業界人才瞭解到台灣有哪些數位基礎建設、哪些數位政策,促使更多產業機會的媒合。
此外,身為數據分析專家的謝佩芳,也觀察到台灣的公私數據庫都未整合。像是國內喊得出名號的支付業者就有二、三十家,但通常做的是自家服務的優化,但在兼顧隱私保護的原則上,其實可以討論各家的數據庫如何開放整合。
而關於數據治理,她也提醒要兼顧消費者隱私保護。像是歐洲的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已經上路,落實消費者隱私權已是國際趨勢,因此政府、企業在使用資料的同時,也要認消費者充分認知將犧牲哪些隱私、換來哪些便利服務,以此有效權衡其中利弊。
許志義:數位經濟中,數據才是真金白銀
「數位經濟中,數據才是真金白銀!」中興大學教授許志義指出,數據比石油還珍貴,但目前只有20%的數據能為民眾所用,其他都還掌握在政府與企業手中。他期待,能透過PPP(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模式,創造資料開放的透明架構。
許志義也觀察,疫情加速數位轉型,帶來新的產業機會。如今國外的數位新創、獨角獸,「重數據、輕資產,不需要耗水耗電跟土地,都靠DATA。」他們都習慣在家上班,就算疫情過去,也不用回去辦公室。
數位轉型對人才的「選、用、育、留」也有很深遠的影響。許志義舉例,「台北的企業能不能多利用世界的人才?」跨城市的聘用,可以少掉很多成本,還能平衡地域的差距。
「智慧城市要具有韌性(resilient)的生態系統!」許志義指出,國際各大城市爭相加入RE100等再生能源倡議組織,像是加州柏克萊市就承諾2030年達到百分百綠能。他建議,台灣各城市也要早日打造「足以抵擋且調適緊急氣候衝擊」的生態系,例如內建在地發電設施,以太陽能等綠能來自給自足能源系統。
徐巧芯:數位轉型必須從「使用者」出發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則提醒,台北市政府推動數位轉型時,必須優先以使用者角度考量,並且多加促進民間商業的機會,「悠遊付去跟街口拚交易量或用戶數,是沒有意義的」。
而這些數位工具的使用場景很重要。她舉例,讓「悠遊付」與其他數位支付平台、或與學校附近的商圈聯名優惠,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族群使用的動機。長輩的健康護照也能結合「悠遊付」。
此外,徐巧芯認為,智慧城市必須要以數位工具來優化公共工程。然而,公共工程的智慧化程度通常偏低,例如她去巡視工程,就發現工地現場要檢視水溝溝體,可能還得挖破才可以。
但其實,早就應該導入無人機或小型機器來檢查公共工程。像是中油就有這種人工智慧無人機,行控中心就能監控、知道哪裡要維修,疫情期間的國外廠商也能透過視訊遠端教學,讓現場技師進行檢修、維運。
而有感於「太魯閣號事故」,徐巧芯也呼籲柯文哲,應該加速捷運系統的動態影像偵測技術,不是由包工廠商自己去寫現場紀錄,而是由系統來自動記錄,更加準確安全。
「議員說的都對,」柯文哲認同徐巧芯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悠遊付是政策工具,因此並不以營利為導向,「不是在跟街口拚獲利率或使用量,應該是解決台北市E化過程中的問題。」
「數位發展部」行不行?柯文哲:先成立委員會「試跑」
政府如今要推出「數位發展部」,柯文哲則回應說,台北市因應數位轉型的需求,率全台之先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區分成三塊任務:個資保護、圖資、數位應用。
「我每次都說,不要為了一個東西發明新部門,愈來愈臃腫!」柯文哲指出,先在市府層級成立委員會跑一陣子,再決定要不要成立新部門,「否則,如果發現數位發展部不好用,要再撤掉嗎?」
至於大數據的運用,台北市政府明白大數據有經濟價值,因此現在有大數據中心,開始建立團隊、規範。希望下一步能成立大數據公司,結合悠遊卡公司等數據來做商業運用,這些都已經在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