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週一,電動車大廠Tesla,股價大漲12.3%收在1024.86美元,已破千元關卡,也就此讓特斯拉成為可與蘋果並列,美國少數市值破兆的科技大廠。背後主因,原來是靠「這個」笑傲全球電動車市場。
為何特斯拉表現如此亮眼?本週傳出接下租車業者赫茲(Hertz)10萬輛電動車訂單,固然是亮點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在全球晶片持續短缺下,其他車商就算接單,也不敢保證能如期交車,特斯拉卻不用擔心。因為執行長馬斯克竟然找到解決車用晶片荒的獨門解方:用軟體。摩根史丹利等外資分析師,也因為看好特斯拉未來將藉此優勢積極擴產,輾壓同業的能耐,近期上調特斯拉目標股價至1200美元。
關鍵晶片由三星製造,馬斯克曾苦等出貨
鏡頭轉回今年初,特斯拉與全球車商都曾一度深陷晶片荒困境,執行長馬斯克更曾表明搶晶片之困難,形同打「二次世界大戰」,而特斯拉位於加州的工廠,也曾因無晶片可用而停工數天。
事實上,根據業界專家分析,特斯拉的各型車款中,除了在部分控制器與車內娛樂播放系統會使用到晶片外,最關鍵的是一個用來驅動汽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晶片。這個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是由特斯拉團隊自行設計,堪稱特斯拉電動車的大腦,而晶片則是由韓國三星製造。
不過,馬斯克表示,後來團隊想出,若自行改善驅動晶片的軟體,也就是所謂的「韌體」(firmware),就可以改採其他廠商的晶片來取代,不必獨戀三星這種大廠。畢竟,三星去年產能早因原有大客戶滿載,連自家人韓國車商現代都照顧不了,讓現代一度被迫來台尋求台積電的協助。更何況是仍算不上大客戶的特斯拉?
【名詞小百科:韌體】
一種嵌入在硬體裝置中的軟體。韌體的所在,位於軟體和硬體之間。
一般硬體可以透過對韌體的升級提升其效能及可靠性。隨著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韌體的更新可以確保硬體保持在最新的狀態以及確保其相容性。(取自維基百科)
原本苦盼出貨的馬斯克,最後決定,問題自己解決就好。
在本週一財報會上,馬斯克回答外界提問時便指出,他的團隊花了數週時間研究,不斷實驗終於取得成功,已稍微舒緩了近期的晶片問題。
近三個月,不少車款正常生產
而根據《Verge》報導,這個獨門武功,也就讓特斯拉近三個月內,部分車款可以保持正常生產。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也正常運作,產量甚至也取代了美國。根據中國客車協會的數據,特斯拉在本季於上海Giga工廠出口了超過三萬輛汽車,可以提供美國市場所需。
當然,馬斯克坦言這個替代方案,要完全取代公司內原有晶片需求不可能,好在他目前觀察,全球車用晶片荒,似乎有逐漸消解的跡象。
也許,對於從網路產業撈過界做電動車的馬斯克來說,這樣的創新能耐不算太奇怪,但是在傳統車界則相當少見。例如美國電動車與綠能專業媒體《Electrek》總編輯佛瑞德.蘭伯(Fred Lambert)便稱讚,特斯拉此舉很有新創團隊的拚勁,可以隨時應變,保持彈性。
他更預言,如果未來幾年內晶片荒仍延續,這很可能讓特斯拉競爭力,比起其他苦等晶片的傳統車商更強。
而一向最挺Tesla的方舟基金(Ark)創辦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s),在本週財報公布前就認為華爾街的預估太低。
她表示,特斯拉這間企業的創新實在太多,包括機器人、能源創新與AI軟體,她得用上三位分析師,才能搞懂特斯拉的營運模型。她也仍看好,特斯拉股價在2025年有上看3000美元的潛力。
看來,特斯拉的創新能力在晶片荒時期相當有用。想跨界電動車的傳統汽車業者,未來可能也得多學學軟體這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