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3月媽祖生日前後,是墾丁、小琉球海域的珊瑚繁殖高峰期,也是潛水員必朝聖的行程。一顆顆白粉色的卵漂浮在珊瑚群礁上,如天女散花布滿海底。然而,氣候變遷影響珊瑚的生長環境,宛如海底飄雪的夢幻奇景恐怕不復見。
台灣一向有「珊瑚王國」美稱,但近年卻屢見珊瑚白化的大規模浩劫,在6/1的「世界珊瑚日」來盤點台灣珊瑚的前世今生,為何專家警告「海上粉紅泡泡」的夢幻奇景,未來恐怕只能在夢中?
先來談談珊瑚礁對海洋生態的關鍵角色。
珊瑚礁被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由各種柱狀體、石頭形狀的珊瑚組成,為海洋生物撐起一片棲息、覓食及避敵的空間。珊瑚礁雖只占海洋總面積的0.1%,卻供養近四分之一、約5萬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之一。
台灣珊瑚健康亮紅燈,107種列瀕危名單
近年,氣候變遷導致珊瑚白化愈趨嚴重,全球珊瑚礁面積減少一半以上,其孕育的生物多樣性也下降逾六成。研究指出,澳洲大堡礁面積已減少40%、佛羅里達島礁和加勒比海的珊瑚礁面積甚至少了90%。
反觀台灣,過去曾有「珊瑚王國」美譽,如今各地珊瑚礁長期浸泡在攝氏30度的海水裡,慘遭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白化,東北角更在2020年首次出現珊瑚白化紀錄。
海委會海保署統計,台灣珊瑚礁主要以墾丁、綠島、蘭嶼等海域為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IUCN Red List)指出,台灣目前已有107種珊瑚列入受威脅物種名單。去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公布長達12年、紀錄25處珊瑚礁生態長期變化的「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09-2020)」。
報告中以「紅綠燈」燈號,說明生態系的健康程度。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及小琉球都上榜「紅燈區域」,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最低,僅約10~20%,且無明顯恢復跡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解釋,因小琉球珊瑚已過生態韌性恢復的臨界點,自然恢復機率極低,只能靠強化保育。其次,健康堪憂的黃燈區域有墾丁、綠島、澎湖嶼坪,僅蘭嶼目前列屬健康良好的綠燈區。
「30年前珊瑚更大更漂亮」,盼復育重現榮景
「2020年,員工到後壁湖潛水,拍到一張珊瑚白化的照片,看了很難過。」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談起投入珊瑚復育的起心動念,其實來自員工拍下的一張照片。
下班後,張楊乾就是一位熱愛海洋生態的潛水員。兩年前,他首次到蘭嶼體驗潛水,看到水中珊瑚「有的缺乏紅光,顏色依然鮮艷;有些因紅光在海中被濾掉,看什麼都是藍色的;還有的螢光蛋白被激發,顏色是薰衣草般的紫藍色。」
水下世界的豐饒與壯麗,在他心中種下復育的種子,也驅動他考取潛水執照。張楊乾說,每逢週末只要天氣、浪況允許,台達電北部及南部志工就會結伴下海,除了「巡視」、紀錄珊瑚生長狀況、定期替珊瑚「刷刷背」,每次下水也會放入50~100株,已經過LED燈照光、成長到一定程度的珊瑚苗圃。希望藉台達的技術與科學論證,為珊瑚復育盡一份力。
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深耕珊瑚復育8年,秘書長陳映伶回憶10年前開始學潛水,「以前人們潛水大多愛看魚類、海龜,珊瑚經常被當作背景。」當時教練表示「30多年前珊瑚更大、更漂亮」,這一句話帶她踏上復育之路,希望有朝一日親眼見證當年的「珊瑚榮景」。
這10年來,珊瑚生態有很大的變化。陳映伶感嘆,隨著水域活動增加,龍洞灣的珊瑚愈來愈少,潛客有時不小心會踢到、踩到珊瑚礁,而潛水設備、水下相機、手機的普及,愈來愈多人喜歡到海邊戲水,也對珊瑚生態系帶來影響。
再者,她分析,近年大型颱風數量減少、夏季海溫偏高,海底沉積物變多、水下環境沒有經過自然重整,導致珊瑚成長所需要的底質缺乏自然汰換,也減少新生珊瑚附著的機會。
世界珊瑚日/海洋教育及永續旅遊能治本
6月1日是世界珊瑚日,根據聯合國《珊瑚礁復育指引報告》,珊瑚復育是國際認可調適珊瑚白化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全球至少有56個國家啟動珊瑚復育計畫。
除了珊瑚復育,陳映伶直指海洋教育是首要之務,「大家要先認識珊瑚」,才能在玩得開心之餘,不會破壞海洋生態。甚至她有個瘋狂想法,希望民眾在租借設備、下水前,能先花10分鐘認識珊瑚。她認為「永續旅遊」「無痕海洋」的概念應被持續推廣,倡導民眾使用海洋友善的防曬乳、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等。最後她也建議,在潮間帶、潛水區域設立專供遊客或潛水員走下水的木棧道或水泥板,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踩踏,保護珊瑚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