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祭高薪、員旅仍找不到年輕人!製造業該向右走還是向左走?

雜誌原標題:產業處在十字路口, 向右走還是向左走?
祭高薪、員旅仍找不到年輕人!製造業該向右走還是向左走?

技術斷層、無人傳承,恐讓引以為傲的產業聚落失去競爭力。陳之俊攝

| 攝影 陳之俊

台灣的製造業產值已達歷史高峰,從低價量產到高值化,許多台廠更成為國際品牌的主要供應商。但,此時此刻,產業也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到底要向右走,還是向左走?如不正視這個議題,恐再陷困境。

「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是老掉牙的五缺議題,多數經營者話說的直白,「不寄望政府能幫忙,只能靠自己。」創業38年的亨新電子總經理邱培全感嘆萬千,五缺就算了,勞基法還愈改愈亂、限制加班時數,無法彈性接單,挑戰很大。

最棘手的,莫過於技職體系崩壞,技術人才斷層,老師傅退休後,無人接棒。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說,機械業自製率約二至三成,一台機器設備要數千至數萬個零件組成,大量仰賴協力廠幫忙,很多小廠已面臨技術員短缺,「政府應該辦好技職教育,協助零組件加工廠生存下去。」

今年66歲的瑞振工業董事長許國忠,至今還帶頭研發。不過,他嘆口氣說,團隊沒有一個人跟得上我,「這與技職體系出問題有關,沒有實務基礎,無法跟上老師傅。我也不能一直牽著他們的手做,但擔心員工學不會,又怕太依賴我,很兩難。」

技術無人傳承,恐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產業聚落失去競爭力。「光有大的中心廠,沒有協力廠也沒有用,」邱培全說,今年PCB訂單爆大量,不只我這種小廠,連大企業都產能滿載,要加工廠幫忙,「沒有他們,產業鏈就會缺一角,無法彈性接單生產。」

確實,傳統製造業早失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大學畢業生寧可到餐廳吹冷氣端盤子,也不想去工廠。今年5月,疫情嚴峻期間,很多老闆想招聘「無薪假」的服務業人力進駐,一個都找不著。

位於彰化的英發,是台灣的扳手王,總經理陳泰宏為吸引人才,起薪高於平均水平一至二成。疫情前,每年包機獎勵員工(含外籍移工)出國旅遊,一路從北海道玩到濟州島、首爾、曼谷、沖繩,九州等地,還安排員工進修以提升職能。即便福利優厚,仍苦於找不到研發人才。

工業局局長呂正華深知技職人才的重要。他說,正透過各種辦法,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對製造業有興趣,扎下基礎技術的根基。

廠商力圖革新,智慧製造是解方

經營階層的傳承也遇到瓶頸,尤其是中小型工廠。一家零組件業者辛酸說,「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年輕員工對傳產沒興趣,國外競爭者比我年輕,正在等我退休,好整以暇,幹掉台灣。」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對製造業頗感憂心,當美國總統不斷呼籲「製造業重返美國」時,反觀近幾年,台灣的新創公司大多非製造業。即便台灣的電子業很強,卻無人敢保證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永遠都是第一,政府必須思考到底還要不要製造業?要由哪個產業來接棒?定位方向是什麼?都是很重要的永續經營議題。

是否有解決之道?呂正華建議,廠商一定要往智慧化、數位化及自動化發展。他強調三遍「智慧製造」的重要性,唯有如此,台灣才有機會成為亞洲的高階製造中心。

呂正華進一步說,當全球都往智慧製造邁進時,業者能早點投入就早點有成果。多年以來,工業局設立的自行車暨健康科技、醫藥、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精密機械等七個研究發展中心,都在協助廠商數位轉型;目前也透過三大方案讓返台業者安心投資。「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智慧化生產線。」

銳泰精密就是代表,董事長游祥鎮的獨生子游文元,原在德國攻讀電機資訊學位,在家人召喚下,返國參與智慧工廠設置。今年30歲的他,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看得到前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銳泰花8億在嘉義大埔美打造智慧工廠,陸續吸引10位年輕人加入團隊。游文元說,你不能要求員工每天上下料,重複同樣動作做到65歲,毫無學習成長空間。但智慧製造不同,每天要面臨挑戰、優化效能,很有成就感。「全新領域很適合年輕人做,就是最好的世代傳承,在上一代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科技、創新元素。」

最終,銳泰希望能邁向「無人化」工廠。他笑說,「放心,機器人不會搶走所有工作,還需要工程師、人機協作,只是取代沒人想做的勞力製程。」

呂正華樂觀看待數位化的挑戰。他說,「不用太憂慮,台廠接受新科技的能力,就跟台灣民眾使用LINE、FB在全球都名列前茅一樣,尤其經歷過疫情後,會更加速數位轉型。」

台廠決戰點不在台灣,而在全球

另外,蘇孟宗拋出「總部經濟」的建議。台灣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都要認清「內需市場不大,無法養國際品牌」的現實,台廠的決戰點不在台灣,而是全球布局。他舉台積電為例,大陸南京廠的雇員比台灣少,幾乎是工業3.8的工廠。所有重要資料都從台灣送過去,發生問題也是在台工程師解決,資訊不落地,這就是「總部經濟」的概念。

他建議政府,用優惠措施鼓勵台商全球布局,將IP(智財權)、就業機會留在台灣。例如麥當勞,在台灣開分店,都要付權利金給美國總部。當台廠將技術、機密都掌控在台灣,既能確保競爭優勢,也能吸引人才加入,形成總部經濟。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同,台灣絕不能在製造業中缺席。甚至有人開始反思,難道不是先有三成製造業,才有七成的服務業嗎?

儘管游文元投入工廠僅兩年,卻斬釘截鐵說,台灣一定要想辦法發展製造業,沒有「底」非常危險,會被外人掐住脖子。我們一定要有製造能力,才有談判籌碼,技術價值難以取代,就像台積電一樣。

不過,他仍倍感壓力,銳泰還有舊製程,必須人工上下料,這種職缺的薪資已達天花板,積極的同仁恐因薪水而離開,人力不足將更為嚴重。他愈說愈急促,「如果我不快點往前進,將產線全改成自動化,提升量能與品質,就無法拉高薪資,每天都要冒著同仁離職的風險。」

科聚總經理陸進福嘆氣說,並非人人都可以投資智慧製造,既沒有資金也沒有科技人才,「中小企業確實遇到很大的瓶頸。」

「尤其這兩年疫情,缺工、缺料、缺櫃、原物料上漲,新台幣又升值,保守估計共吃掉3.5至4.5%的利潤,中小企業已在虧損邊緣苦撐,陷入惡性循環,」邱培全說,再多訂單也高興不起來。

游文元年紀雖輕,也感受到老一輩所說的各種困境。但,選擇接班的他無從逃避,「今天不改變,明天就會被淘汰。」

希望他帶領的銳泰年輕團隊,能為製造業帶來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