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中鋼面對碳費壓力,低碳煉鋼轉型與股價表現備受檢驗

中鋼鋼化聯產先導工場。張智傑攝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近日發布《2025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指出中鋼的減碳轉型進度有重大隱憂。6月的股東會上,董事長黃建智坦言下半年鋼市挑戰仍多,將審慎應對,而面對即將上路的碳費制度,中鋼規劃2030年前投入205億元進行節能減碳;中鋼也積極研發高爐還原鐵、噴吹富氫氣體等新技術,迎接全球碳中和趨勢的挑戰。

18.9元,這是台灣鋼鐵龍頭中鋼(2002)6月24日的收盤價,雖然見紅,漲了2.44%,卻已跌破19元大關,近130萬名股東的臉色簡直「青恂恂」(台語,意指臉色發青、蒼白)。

攤開中鋼2024年的財報,營收3605.35億元,稅後淨利38.75億元,EPS僅有0.13元。6月中,中鋼舉辦股東會,股民對營運狀況擔憂不已。董事長黃建智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密切關注鋼市發展,審慎採取適當對策,「請股東放心。」雖然鋼鐵業挑戰多,但根據世界鋼鐵動態(WSD)發布的全球主要鋼廠競爭力評比,中鋼在35家先進鋼廠中排名第9,仍具競爭力。

不過,中鋼明年還要面臨另一個挑戰——碳費。有股東問到,為了節能減碳,公司將有多少資本支出?黃建智指出,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205億元,主要應用於高爐還原鐵、鋼化聯產、高爐噴吹富氫氣體等重點項目,以達成中期減碳目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在碳費、碳關稅與碳中和的長期趨勢下,鋼鐵業只有加快低碳轉型與產品價值升級,才能在未來國際市場中站穩腳步。」黃建智強調。

不只股價,減碳成效也受質疑

然而,不只股東問及中鋼在碳有價時代的競爭力,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也在中鋼股東會前夕,發布《2025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報告指出,中鋼在核心減碳技術的布局、資本支出規劃及氣候目標設定,仍未達到與《巴黎協定》1.5°C氣候目標一致的水準,整體轉型進度顯示出重大隱憂。

圖/中鋼董事長黃建智主持股東會。中鋼提供

報告提及,雖然中鋼已承諾2030年碳排減量25%、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但實際作為有明顯落差。

例如,今年一月舉行的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會議,中鋼大股東經濟部提出中鋼的轉型計畫,除了高爐會在原料中添加還原鐵粒、球結礦以及熱壓鐵塊(HBI)等低碳原料,並預期這樣的做法能讓中期減碳目標從25%提高到28.4%,新增56萬噸的減碳成效。

然而,今年股東會手冊與年報中,中鋼僅說明已完成「低碳鐵源球結礦的添加測試」、得出「每噸HBI可減1.5噸CO2e(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燃料降減率最高達12.4%」的測試結果,去年毫無研發進展,未來一年也沒有其他直接還原煉鋼技術的計畫。

此外,中鋼旗下的中龍鋼鐵正在進行一號高爐大修,並完成「一、二階煉焦爐更新」第一階段,這些手段雖然每年可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及單位能耗焦炭,並減少台叛,但實際效益相較高爐的整體碳排放,佔比只有0.6%。

因此,報告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訂定與 1.5°C 路徑對齊的階段性減碳目標,並明確揭示高碳資產退場時程;第二,提升具備深度減碳潛力的技術(如電弧爐、氫能煉鋼)的資本支出;第三,建立「公正轉型」機制,針對員工在職訓練與社區溝通制訂具體配套措施。

中鋼強調未延宕減碳投資,技術研發與應用並進

中鋼對此一一回覆。現階段已結合學研界合作投入「高爐添加低排碳原料」、「高爐噴吹富氫氣體」及「增用廢鋼」等技術研發,也與國外學界與工程公司合作,加速相關技術建立,並持續備妥前瞻技術所需資源,待技術成熟時即可評估導入。

舉例來說,中鋼去年完成多次高爐添加「熱壓鐵塊」試驗,也展開同為低碳鐵源的「球結礦」添加試驗,以進行減碳效益評估;另,中鋼去年建立單支鼓風嘴的高爐噴吹富氫氣體技術,持續相關噴吹試驗,所有減碳技術開發計畫與日本、歐盟一致。

此外,不同鋼廠的製程與加工條件都有所差異,國際著名機構如世界鋼鐵協會也就此考量,不曾直接比較各鋼廠的排碳強度,避免有失公允。

中鋼也推動低碳製鋼,除了傳統高爐煉鋼,也發展電爐與再生鋼材製程。電爐以廢鋼為主原料,可降低碳排,但易產生熱源不足與雜質多問題。中鋼透過創新升溫與純化技術,成功開發極低碳鍍鋅鋼品,通過多項UL產品安全驗證,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中鋼也結合集團中龍鋼鐵,創新採用鐵水與電爐串接製程,大幅提升廢鋼使用比例。

中鋼直言,從未拖延減碳投資,更因應低碳鋼材需求逐年提高,強化低碳生產競爭力,以提供下游客戶優質低碳鋼品,力助客戶爭取高品質訂單,多家全球領導品牌的科技廠皆已導入中鋼的高再生料鋼品,許多電腦、家電、伺服器及傢俱都能看到中鋼產品的身影。

中鋼積極布局低碳技術,並持續與產學界合作發展高爐噴氫、再生料添加等方案。面對碳有價時代,中鋼能否成功由傳統煉鋼大廠轉型為低碳製造的標竿企業?不僅攸關產業競爭力,更是台灣高碳排產業轉型的關鍵指標。

延伸閱讀:台灣碳費時代來臨!企業獲利衝擊大解析,真能對減碳造成壓力?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