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拯救地球倒數計時!「2050淨零碳排」能成真嗎?

拯救地球倒數計時!「2050淨零碳排」能成真嗎?

圖/「2050淨零碳排」到底有多難達成?Unsplash by Alexander Tsang

| 攝影 蘇義傑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將於10月31至11月12日召開。但,就在這場被喻為人類控制氣候變遷「最後機會」的前夕,卻迎來各種壞消息。能源專家甚至斷言「2050淨零碳排極難做到」,呼籲各國領袖應該實事求是,制訂可行方案,不要欺騙民眾,地球才有可能永續發展。

從2020下半年以來,人類為拯救地球,最夯的議題之一,莫過於「淨零碳排」。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爭相承諾,台灣也在10月21日預告「溫管法」修正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

但,這項目標到底能不能達成?《遠見》訪問了學者、專家,以及電力工程師,他們一致認為,「困難重重,很難做到。相比其他國家,台灣更是難上加難」。

首先,各國設定的「2050年淨零」是非常嚴苛的目標。

能源專家、吉興工程顧問公司前董事長陳立誠說,不要說一般民眾,連政治人物都不完全了解。目前全球較為人知的,有三個減碳目標,第一個是巴黎協定,各國承諾的減碳目標(政策目標);第二個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減碳目標(永續目標);第三個是當今最熱的「2050年淨零」(無碳目標)。

這三個目標,一個比一個嚴苛。如果與2015年全球碳排340億噸相較,2030年想達到上述三個目標,全球碳排分別是370億噸,270億噸及200億噸。事實上,各國的「政策目標碳排」不降反升,台灣這幾年的碳排放、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是有增無減,更遑論第二、第三個目標了。

10月20日,根據資誠(PwC Taiwan)發布的《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指出,儘管疫情讓2020全球碳排放量暫時降低,脫碳率為2.5%,但與暖化目標「升溫在1.5°C以下」所需的程度相去甚遠。未來每年全球脫碳率要提升五倍到12.9%,才能在2030年碳排減半,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

以20國集團(G20)為例,大多數成員都制定遠大的氣候目標,卻沒有一個國家的脫碳率達到12.9%,更未將承諾轉為明確的政策行動。

20國集團的減碳目標與執行狀況。擷取自《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圖/20國集團的減碳目標與執行狀況。擷取自《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

各國政府光喊口號沒有用,必須有具體可行作為

再來是,各國政府態度不一,多數並不想採取會影響經濟發展的減碳措施。10月21日,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獲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一份評估報告資料,這份報告將成為COP26談判桌上的關鍵意見。

這份洩露的文件,已將各國政府拒絕採取行動的心態表露無遺。包括不想快速減少化石燃料、拒絕接受關閉燃煤發電廠,以及主要牛肉和動物飼料生產國,強烈反對草擬報告中,提及少吃肉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其必要性的證據等等。(延伸閱讀:減碳只是做表面?COP26倒數,多國卻爆刪修聯合國氣候報告

誠然,減碳以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已是全人類共識,但各國領袖光喊口號沒有用,必須有具體可行的作為。

陳立誠一針見血說,各國連巴黎協定的目標都跳票了,為何還敢一步登天承諾「2050年淨零」?理由非常簡單,2050年遠在天邊,支票跳票是30年後的事,政客早已下台或作古,「這種不負責任的承諾,是禍害子孫」。

到底「2050淨零」有多困難?首先,人類得控制口腹之慾,不要吃肉。光是畜牧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人為造成的暖化中」達到15%。

雖然人類已研發出「碳補捉封存」技術,但成本昂貴,目前移除每公噸二氧化碳約2至300美元(約5600至8400元新台幣)。能源跟工業(例如電力公司、鋼鐵、水泥業)不可能花費鉅資從事碳補捉。

最終,還是得從源頭做起。而重中之重,就是「乾淨能源」的取得。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說,以台灣目前的電力配置及發電技術,「零碳排」根本做不到。只要還用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發電,就不可能零排放。

根據蔡政府規劃的新能源政策是,2025總發電量占比,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八成都是化石燃料,不要說2050,連2030都無法達到減碳目標,」葉宗洸說,「更何況政府目前連減碳路徑圖都沒有,加上一味非核擁火,也不用指望能提出可行的路徑圖了。」

蔡政府2025年新能源政策規劃。2020年的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月報(民國110年2月)圖/蔡政府2025年新能源政策規劃。2020年的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月報(民國110年2月)

政府不敢說的再生能源真相:發電占比僅成長0.6%

值得關注的是,離2025年僅剩四年時間,「以核養綠公投小組」執行秘書張文杰調閱資料指出,新政府從2016年上台至2020年,這四年來,再生能源占比從4.6%變成5.4%,蓋了一堆太陽能板、風電廠,雖然發電量有增加,但占比僅成長0.6%,原先政府預估2020年必須達到9%,實際僅有5.4%,「這就是政府不敢說的再生能源真相。」

「以核養綠公投小組」執行秘書張文杰提供圖/「以核養綠公投小組」執行秘書張文杰提供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指出,台灣沒有天然資源,能源幾乎百分百依賴進口;單位土地面積的發電量,台灣已排名世界第一;燃煤人均進口量,也是第一;液態天然氣人均進口量,則是全球第三。尤其,台灣是獨立電網,電網可承受的再生能源比率低,需要更多的可調控電力(如化石燃料發電或核電)為備援。

他進一步說,2025再生能源想達到二成,單位面積光電裝置密度必須是德國目前的4倍,不容易做到;即使做到了,其餘八成還是得靠化石燃料。

目前,依靠風電與光電的再生能源政策不僅不穩定,連八成的化石燃料發電都有斷炊或漲價風險。

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飆漲,中油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措施,粗估天然氣部門恐鉅額虧損超過400億元。

英國及歐洲從去年底至今的天然氣售價已狂漲逾五倍。10月初,荷蘭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每百萬瓦時(MWh)達100歐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中油僅能針對台電及民營等電業用戶微調售價,其餘仍凍漲,已快撐不下去了。

台灣,光是能源這一項就無法減碳達標。

這幾年,也有人提出儲電方式以減碳,但全民願意埋單嗎?「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說,現在台電一度電售價約2.5元左右,光是存一度電的成本就要8塊錢,加上發電的損耗,每度電至少要賣到12塊以上。

2030年路程3公里內不得乘車,你做得到嗎?

如果政府無法提供乾淨的能源,國家或企業都得買「碳權」抵扣碳排。

楊家法坦言,買碳權就好比規定每個人體重不能超標,偏偏又很愛吃炸雞、薯條,只好花錢成為健身俱樂部的會員,卻沒有真正去運動一樣。真正的解決之道是穩定可行的能源政策,而不是花納稅人的錢去買碳權。

「台灣明明有兩隻腳,結果政府故意將一隻腳(核電)綁起來,再去買很貴的電動輪椅(碳權)來坐,這樣對嗎?」楊家法比喻。

不僅學者專家,連產業界都懇請政府重新檢討能源政策、發電占比,保留部分零碳排的乾淨能源「核電」,待再生能源穩定供電後再廢核。

核四廠前廠長王伯輝說,核電已被妖魔化,台灣完全沒有正確的核能科普教育。核電廠的設計非常安全,車諾比或福島核災都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只要採取國際認同,並為世界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所屬核能署(OECD/NEA)專家所推崇的「斷然處置」措施,就不會發生輻射外洩事件。

「一座核四廠所發的電,可以抵上667.6座麥寮天機太陽能電廠發的電,」王伯輝說,而且還是乾淨能源。

核四廠。蘇義傑攝圖/核四廠。蘇義傑攝

李敏將台灣比喻成一個經濟平台,平台要靠能源支撐,現在卻只靠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兩隻腳,是站不穩的,核能發電是穩住平台的第三隻腳。

陳立誠引用國際能源總署(IEA)月前出版的一份報告「Achieving net zero emission by 2050」(如何達到2050年碳排歸零目標)打臉各國政府的承諾。

該報告直指,全球想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2030年必須要比2010年碳排減少45%、能源使用量降回至2006年水準;用煤量也要回到1970年代水準。國際能源總署心知肚明這些目標絕無可能達到,又不敢說破,僅警告各國想在2050年達標,2030年一定要完成這些目標。

許多民眾對上述目標未必有感,國際能源總署也針對個人提出2030「行為變更」的一些指標,包括1小時航程內班機全部取消,改搭無碳交通工具;路程3公里(步行45分鐘)內不得乘車,只能步行或騎單車。試問「9年後,你有可能做到嗎?」

當,世界各國口號喊得喧天價響時,國際能源總署平實列出2030年一定要達到的「階段性目標」,也直接戳破了「2050淨零碳排」的大謊言。

日前,由於台灣也匆促喊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讓眾多學者專家感到憂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宣稱,最快年底前會公布減碳路徑圖。陳立誠建議,減碳已是全球趨勢,但政府一定要務實、列出各階段減碳目標的「成本」,避免不切實際,以接受全民的監督。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