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台灣史上最熱一年!2024年均溫24.6度創新高,冬天少了40天

台灣氣候年均溫創新高,冬天少40天。示意圖。freepik

|

▋台灣史上最熱一年!2024年均溫24.6度創新高,冬天少了40天
▋台版CBAM上路倒數!2026試行、2027開徵,水泥鋼鐵業首當其衝
▋環境部通過海草、紅樹林碳匯新方法,閒置鹽田、埤塘列入在內
▋不是電池造成失火,三元能源內部調查起因為「多重系統異常與事件疊加」
▋8月起禁捕抱卵母蟹!兆豐銀響應政策,承諾定期公布監測數據

台灣史上最熱一年!2024年均溫24.6度創新高,冬天少了40天

中央氣象署最新發布的「113年氣候年報」指出,2024年台灣全年平均溫度飆到 24.6℃,這比過去30年的平均值高出0.7℃,直接創下有史以來有觀測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只如此,全台灣22個測站的年均溫都擠進了歷史前10名,其中像是新竹、台中、日月潭、台南、成功、台東和大武這七個地方,更是打破了各自有紀錄以來的平均氣溫極值,這顯示了全台各地普遍都處於偏暖的狀態。

台灣為什麼會這麼熱?報告指出,導致高溫頻傳的主因包括全球暖化持續推升大氣與海洋溫度;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增強,夏季長時間穩定晴熱天氣;東亞冬季季風偏弱,冬季降溫不明顯;2023–2024年強烈聖嬰現象使赤道海溫異常偏高,向外輸送更多熱量;都市熱島效應使夜間散熱更差,城市裡的建築物和柏油路吸收熱量後,到了晚上散熱又慢,導致市區的夜間溫度居高不下,均加劇日夜高溫

除了溫度創下新高,報告發現其極端現象。全台除了彭佳嶼、基隆、花蓮與恆春這四個地方之外,其餘18個測站的高溫日(氣溫達到或超過35℃的日子)都比往年增多,特別是台北站,高溫日數更是長達63天,這比氣候值多了將近20天。相反地,氣溫低於10℃的低溫日卻普遍減少,有18個測站的低溫日都少於氣候值,其中阿里山站甚至少了將近40天,這說明了台灣冬天真的變短了。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至於雨量部分,2024年平均降雨日數是127天,比氣候值少了14.8天;其中,宜蘭、新竹、台中、台東與大武這五個地方的降雨日數,更是創下各站有紀錄以來的最少前10名。雖然全年總雨量為2135.9毫米,接近常年平均,但雨水下下來的時間和地點卻變得很不平均。

冬天的梅雨季明顯偏乾,而夏季卻因為凱米、潭美、康芮和天兔等颱風帶來了明顯的降雨,秋季則受低壓帶及多個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雨量也偏多。這表示雨水不是平均地灑落,而是集中在某些時段傾盆而下,容易造成乾旱或洪澇的極端情況。

全球方面,2024年成為1880年以來最暖的一年,且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創1959年以來新高,極端氣候新常態下,台灣極需強化適應與減碳對策。

圖/2024年台灣全年平均溫度飆到 24.6℃。取自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臉書

台版CBAM上路倒數!2026試行、2027開徵,水泥鋼鐵業首當其衝

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包括歐盟、英國和美國,陸續提出了各自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草案,引發國內水泥與鋼鐵業高度關注。環境部24日表示,已與經濟部、經貿談判辦公室及相關產業公會進行協商,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台灣版CBAM的試行法規制定,並於2027年第一季正式要求企業申報2026年的碳排放量,標誌著「台版CBAM」的正式啟動。

首波將要求試申報的對象是水泥和鋼鐵產業。在水泥業方面,列管產品包括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其他卜特蘭水泥、鋁質水泥、其他水硬性水泥,以及經鍛燒的高嶺土或其他高嶺土質黏土等六大類。水泥公會已表示願意配合申報國內產品的碳排放強度,以協助建立與進口產品並行的試申報制度。此外,環境部在7月底與鋼鐵公會溝通列管產品和碳排放計算範圍,並邀請主要的水泥及鋼鐵進口商公會,討論試申報細節及進口抵扣機制。

對於產業界最關心的「國內已繳碳費是否能抵扣CBAM費用」問題,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強調,將待歐盟年底訂定全球通用規則後,由環境部、經濟部及產業代表與歐盟進行細部協商,以確保不會出現重複繳費的情況。

圖/2026年上半年將完成台灣版CBAM的試行法規制定。示意圖。freepik

在國際層面,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已於今年4月發布CBAM草案,並在6月召開了首次利害關係人會議。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則在6月通過了CBAM的簡化措施,對每筆進口50噸以下產品設定了豁免門檻,並於7月提出了包含下游產品擴容、反規避機制健全及電力碳排計算明確化等三大修訂方向,預計在第四季提出法案。美國參議院也在4月提出了「外國汙染費用法案」(FPFA)。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國際CBAM制度複雜且不斷演變,台灣必須持續參與並提出意見,以確保國內產業在全球碳定價的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環境部通過海草、紅樹林碳匯新方法,閒置鹽田、埤塘列入在內

近年來,碳匯不再侷限於森林,「藍碳」也成為台灣推動淨零目標的新亮點。環境部24日於第19次溫室氣體抵換專案及自願減量專案審議會中,正式通過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本土減量方法,象徵台灣碳匯工作擴展至海洋領域。這兩大措施由農業部與海洋委員會共同提出,並經過草案公告、公眾意見諮詢,以及多次專家小組與民間團體的密集討論後通過。

推動海草復育和紅樹林種植,最重要的是不能破壞現有的自然生態。海草復育只能在海洋或海岸的濕地,以及人為建造的濕地進行。而紅樹林種植則只能限於人為建造的濕地,像是閒置的鹽田、養殖魚塭和池塘等地方。

在專案範圍內,不能隨意移除原生的生物。此外,紅樹林種植區還必須做好外圍防護措施,確保種植的樹苗不會影響到周邊的生態環境。所有申請的計畫,都必須在執行前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並且要公開徵求當地居民和相關團體的意見,這些意見都必須納入最終的計畫書中,確保計畫的全面性和妥善性。

圖/環境部通過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本土減量方法,台灣碳匯工作擴展至海洋領域。取自海洋委員會官網

為了確保這些藍碳計畫的減碳效果是可信的,審議會特別強調了「可量測、可報告、可查驗」(MRV)的原則,同時要求專案必須具備額外效益、評估謹慎和長期有效的特性。海洋委員會將會優先制定碳匯測量的標準作業程序,未來所有的海草和紅樹林專案都必須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

在計算減碳量時,還必須扣除執行過程中因為使用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碳排放,這樣才能避免高估實際的減碳效益。所有申請的計畫,都必須事先經過第三方查驗機構的確認,才能進入減碳額度的核發程序,這能確保每一噸的碳減量都經得起嚴格的檢驗。

環境部表示,通過後將儘速修正草案,並在「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暨抵換資訊平台」上公告實施細則,讓企業與民間團體能立即參考申請。目前,台灣已經審定並通過了包括海草和紅樹林在內的七種碳匯類型本土減量方法,這些方法涵蓋了森林、農田,現在更延伸到了海洋等多元領域。

不是電池造成失火,三元能源內部調查起因為「多重系統異常與事件疊加」

半個月來,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火災調查持續發酵。針對這場火災,台泥在28日發布了最新的兩週進度報告,率先向消防調查單位提交了他們內部初步的調查結果。報告指出,這次火災並不是單一環節出了問題,而是「多個系統異常和事件接連發生」才引發的。

外界有人質疑,是不是電池設計不好才導致這場火災?對此,報告特別說明,他們生產的21700電池芯在製造初期就已經加入了多重安全防護,並且通過了UN38.3、UL1642、IEC62133等多項嚴格的國際認證,甚至還拿到了AS9100和IATF16949這兩項工廠品質認證。這種電池芯廣泛應用在商用無人機和太空科研載具上,這些領域對安全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三元能源認為,這些證明已經足以顯示這次事故並不是電池芯本身的問題,而是工廠內部環境和緊急應變機制綜合導致的複雜問題。

報告中提到,調查人員把起火點鎖定在「化成半成品常溫靜置區」。這個區域原本應該在攝氏23±2度的恆溫下,存放剛完成化成步驟的電池芯,照理說不該有任何電氣操作上的風險。但公司技術團隊比對了監視器畫面和現場勘驗的紀錄後,發現疑似有不明的高溫熱源突然流經靜置區,進而引發了電池芯噴發起火

圖/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火災調查持續發酵。取自高雄市政府環保局臉書

更令人擔憂的是,火勢發生後,自動消防系統並沒有像預期中啟動;接著又因為廠房的主電力中斷,導致所有的主動和被動消防設施都跟著失效。目前,關鍵的化成設備主機還被高溫籠罩著,必須等到主管機關批准後才能進一步採樣和修復,分析團隊正在全力等待進入現場的時機。

此外,面對小港區居民對工廠安全、健康和環境監測的疑慮,三元能源也意識到了嚴重的社區信任危機。為此,他們已經成立了「鄰里事務組」,主動拜訪了小港區38位里長和多位市議員,仔細聆聽居民的心聲。公司代表承諾,未來將會定期公布環境檢測報告,開設專屬的LINE 帳號來回應民眾的問題,甚至還會舉辦健康講座和食療養生課程,希望能彌補過去溝通不足的地方。

三元能源表示,儘管工廠裡有7成的員工都是高雄在地人,但過去和社區的互動確實還有改善的空間。現在,他們希望透過更透明的作法和持續的對話,一步步重建與小港社區之間的信任橋樑。

8月起禁捕抱卵母蟹!兆豐銀響應政策,承諾定期公布監測數據

兆豐商銀、兆豐銀行文教基金會於27日在新北市萬里野柳假日活蟹市集舉辦「守護螃蟹日」,響應政府從8月1日到12月31日禁止捕捉抱卵母蟹的政策,也結合了海洋保育和漁業永續發展的理念。

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在活動中說明,抱卵母蟹的時期正是牠們繁殖後代高峰期。過去的數據顯示,如果在這個時候大量捕捉,會對螃蟹族群的恢復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從 2023年起,政府就實施了禁止捕捉和販售抱卵母蟹的規定。在禁漁期間,相關單位將會加強巡邏和宣導,讓漁民們清楚了解這項規定的目的。

活動的一個重頭戲是「抱卵母蟹放流儀式」,現場工作人員在岸邊將鏽斑蟳、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細點圓趾蟹、善泳蟳及旭蟹等六種螃蟹放回海中。放流結束後,海洋教育攤位隨即啟動,志工引導親子觀察螃蟹活動,並在解說牌前介紹蟹類生態與保育原理,讓民眾在參與中了解漁業資源的現況與未來挑戰。

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在現場表示,企業在海洋保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兆豐銀行將配合政府和相關社團,透過市集和社區活動,將海洋保育的行動推廣到更多地方。他也現場宣布,兆豐銀行將在野柳以及其他沿海地區設立定期的環境監測點,並且每季公布監測數據。

圖/兆豐商銀與兆豐銀行文教基金會舉辦「守護螃蟹日」。取自兆豐金控官網

延伸閱讀:日本各地飆破38度高溫!北海道恐首見40度極端熱浪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