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企業案例

泓橋危機救援 3小時把廚餘變肥料

「廚餘禁令」未解除,但它能解套
泓橋危機救援 3小時把廚餘變肥料

圖/泓橋董事長張永煬(左)與家人建立酵素堆肥廠。池孟諭攝

| 攝影 池孟諭

力阻非洲豬瘟而施行「廚餘禁令」,讓全台廚餘無處可去。但桃園觀音的這家小企業,卻成功救援廚餘過載危機,它究竟如何辦到的?

9月初,一批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走私肉,挑起了全台養豬戶的敏感神經,畢竟,只要有一戶豬農稍有不慎,非洲豬瘟便會透過「廚餘飼豬」感染本土豬隻。

為了杜絕後患,農委會立下「廚餘禁令」,宣布自9月起,全台養豬戶禁止使用廚餘養豬,違者將重罰百萬。這道廚餘禁令一下,先不說養殖規則改變帶來的經濟變化,更直接的後果,就是每天突增的上百噸廚餘,將無處安放。

果然不到兩週,全台紛紛傳出「廚餘災情」。由於全台焚化廠垃圾爆量,加上傳統堆肥坑早已滿載,多餘廚餘已無合法管道可去,就地挖坑掩埋,成了唯一選擇。

不過,這項困擾全台的廚餘危機,有望迎來解套。一座隱身在桃園市觀音區鄉間的酵素堆肥廠,不但每天可以處理100噸的廚餘,還不需要大量人力與大片土地,更令人驚豔的是,這座工廠,甚至能建立一套新的循環經濟模式。

廚餘處理,幾乎無需人工 

早上8點,泓橋工廠的門口,已經堆滿了一車車的廚餘桶。一桶廚餘平均重50公斤,觸目所見,就有超過數百桶。而這僅只是泓橋半天所需處理的廚餘量。

「在泓橋,處理廚餘幾乎全自動,」話音未落,已見泓橋董事長張永煬指揮員工,俐落地將廚餘桶,通過自動升降機送上輸送帶。

旋即,帶上的機械手臂迅速將廚餘桶桶翻倒,廚餘快速被鋪灑在輸送帶上。緊接著,輸送帶迅速向前滾動,帶動廚餘經過粉碎機、脫水機、發酵槽、蒸煮槽,機器間環環相扣,幾乎無需人工監督。

蒸煮槽加熱廚餘完畢,工人將槽中內容物倒出,帶有酸臭味的廚餘不再,取而代之的,已是褐黑色、帶著稻殼和泥土味的有機肥料。全程工序只花費短短3小時。

這是泓橋工廠的日常,平均一天為桃園市政府處理80噸廚餘,並產製近20噸的有機肥料;疫情期間,更加碼一天處理100噸廚餘,約莫是桃園市單日的六成廚餘量。

「全台已經有10個縣市,都希望泓橋能到當地設廠,」張永煬透露,這波廚餘禁令,燒出各縣市環保局的危機意識,更讓泓橋從原本低調的「桃園祕密」,變成全台環保局爭相造訪的廚餘救星。

一手搭建起泓橋酵素堆肥廠的靈魂人物,是張永煬弟弟、泓橋技術長張永祺,習農出身的他,對於如何有效處理農業廢棄物,具有高度的使命感。

他指出,傳統的堆肥有三大問題。第一是耗費空間大,動輒需要上萬平方公尺;第二,耗費時間久,要完整將廚餘發酵,平均需3~6個月;第三是堆肥所散發的惡臭味,將對居民造成二度傷害。

為了在廚餘堆肥上取得技術性突破,張永祺拜師微生物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並通過長達25年的研發、技轉,遂找到能精準加速廚餘分解的關鍵:酵素。

楊秋忠比喻,傳統堆肥就像「軍人打仗」,只能緩慢對抗廢棄物;泓橋的酵素堆肥,則是「導彈射擊」,讓酵素精準、快速分解廢棄物。有了酵素的加持,傳統廚餘堆肥的三大難題也就被一一攻克。如今泓橋的酵素堆肥廠,占地僅約兩個籃球場,不及傳統堆肥廠的1/10;耗時僅需3小時,且在經酵素發酵後,還會帶有淡淡稻殼香。

打造「循環經濟」新模組 

泓橋不僅將酵素技術,從學術高塔落地化為解方,下一步更要打造以廚餘為核心的循環經濟。

張永煬表示,泓橋的有機肥料,近七成免費給予觀音區農民,剩下三成,則開放全國農戶線上預約,但價格也僅需市價的兩成不到。

為何投注大量資金、人力,卻不求利潤回報?原來張永煬一家出身觀音區養豬戶,父親自小勉勵,未來學有所成當飲水思源,將成就帶回家鄉。因此,當張永祺決定打造酵素堆肥廠時,一家人便決定,要讓這項技術在家鄉開花結果。

張永煬說,泓橋的目標是希望創造「四贏」:為環境減汙、為政府減廢、供農民堆肥、給豬農廚餘蒸煮液。

目前前三項目標如期達成,至於提供豬農廚餘蒸煮液,張永煬透露,該案已和中央商討,相信不久後,觀音區將完成一套兼顧環境、廚餘與豬農的永續經濟模式。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