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全球沸騰時代來了?聯合國警告:不只暖化,地球已沸騰

科學家證實今年7月全球歷經酷熱高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警告,全球暖化時代結束了,如今進入「全球沸騰」時代。shutterstock

|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2023年7月全球歷經酷熱高溫,可能是歷史紀錄以來最熱月份。對此,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日前嚴正警告,全球暖化時代結束了,如今進入「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這代表什麼意思?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歐洲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地球觀測計畫」(Copernicus Earth Observation Programme)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前三週氣溫屢創新高,極有可能是1940年代有紀錄以來的「最熱」月份,全球均溫已達17~18度。

全球各地正面臨極端氣候帶來的危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已將地中海地區,包括南歐、北非和西亞,列為氣候變遷「新熱點」。希臘部分地區遭野火悶燒、白天氣溫飆破40度,甚至宣布短暫關閉古蹟雅典衛城。位在美國華盛頓州的野火愈燒愈失控,越過邊境蔓延至加拿大。今年以來,野火已燒毀加拿大1200萬公頃土地,毀損面積比南韓國土還大。

圖/美國華盛頓州的野火愈燒愈失控,越過邊境蔓延至加拿大多處。圖取自twitter by @GeraldKutney

不只美國、歐洲宛如火爐,日前在中國新疆也測得攝氏52度高溫,打破63年紀錄。印度熱浪近百人死亡、南韓則是暴雨成災,上百處農田和溫室被大雨淹沒,連千年古蹟也遭殃。台灣也在7月初發布今年首次熱浪預警通報,啟動各項高溫應變措施。

此外,WMO在27日發布《2022年亞洲氣候狀況報告》,指出亞洲極端氣候不斷加劇。2022年,亞洲共發生81起氣候災害,其中83%是洪水和風暴事件,大部分乾旱地區則經歷嚴重塵暴。天災導致5000多人喪生、逾5000萬人直接受災,經濟損失超過360億美元,甚至引發能源危機。

圖/南韓則是暴雨成災,上百處農田和溫室被大雨淹沒,連千年古蹟也遭殃。twitter by Rotary international

古特瑞斯警告:全球沸騰時代來臨

《CNBC》、《華盛頓郵報》報導,《法新社》MarketWatch報導,古特瑞斯7月27日在紐約市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說,大聲示警:「全球暖化時代告終」,接下來步入「全球沸騰時代」。

他表示,氣候變遷是極端高溫頻繁發生的原因,科學家早已提出警告,怎料變化所度卻驚為天人、極具毀滅性,而這一切只是開端。他強調,人類行為是罪魁禍首,各國應立即採取積極措施、加快淨零排放時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針對實際行動方面,古特瑞斯認為化石燃料業者應率先投入潔淨能源,整個價值鏈都要提出詳細的轉型方案,別再試圖「漂綠」(Greenwashing)。

今年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8)將於11月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舉行,屆時全球領袖將共商如何遏止全球暖化,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古特瑞斯呼籲,已開發國家務必兌現每年提供發展中國家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承諾。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也應和:「氣候行動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地獄熱浪」席捲南歐!NASA科學家:明年會更熱

氣候變遷訴諸恐懼,只求大眾關注?

古特瑞斯在聯合國的演講一出,「全球沸騰」一詞隨即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不過,科學家對此詞彙的使用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它不是科學術語,恐怕會與基本科學證據脫鉤,久而久之失去可信度,「這只會使人們更麻木。」

不過,英國利茲大學氣候物理學教授兼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Climate Change Committee)主席皮爾斯・福斯特(Piers Foster)在採訪中表達,他理解古特瑞斯用更聳動的措辭,試圖激發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重視。

這並非聯合國首次藉由創造新詞彙,向大眾傳達氣候變遷的迫切與風險。2021年,古特瑞斯就曾使用「人類生存紅色警報」(code red for humanity)的詞語,來彰顯 IPCC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AR6)的急迫。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土地氣候動態學教授索尼雅(Sonia I. Seneviratne),認同這類誇張的詞彙有助於具體描繪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

儘管如此,人們對於個人、企業或國家可以做些什麼,仍一知半解。極端氣候將成為未來10年的日常寫照,科學家們建議各國應當改變政策法律、建立相應的基礎措施,個人也可從生活中的大小決策實踐永續。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