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銀行即將上路,公共自行車YouBike也有望搶搭熱潮。據了解,台北市政府與YouBike董事長劉麗珠已有共識,一旦碳權交易制度上路,未來民眾騎乘YouBike,有望以新機制獲得綠金,藉此推廣節能減碳,並提升民眾使用意願。直接給現金,也是討論方向。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8月初正式成立,跟隨全球的腳步邁入「碳權換綠金」的時代,截至今年初,全球已經有25個碳市場正在運行中,覆蓋全球55%的GDP、1/3的人口量,與17%的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現行規劃,碳交所營業項目將分為三項,分別是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及教育訓練,外界最關注的碳權交易辦法,預估10月前後公告,有望在明年上半年上路,而國外碳權交易,最快有望在年底掛牌。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雙城論壇秘密考察,上海已走在前頭
台北與上海日前舉辦雙城論壇,市府人員除了主論壇、市政參訪與簽署三項合作備忘錄外,還避開媒體,低調走訪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目的就是考察對岸的交易市場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與公共自行車做結合。
現階段,對岸設計了一套「碳普惠」制度,就是針對中小型企業、家庭與個人設計,鼓勵大眾降低自身的碳排量,累積量化紀錄後,給予相對獎勵。
以中國當地現實生活為例,民眾必須先購買中國銀聯低碳主題卡,如果乘坐地鐵、公車、共享單車,甚至支付電動車的充電費,都可以獲得減排量與減碳積分,累積在主題卡內,經認證後就可以轉換為兌換符號,最後再拿著兌換符號,通過交易變現、政策支持與商業獎勵,來實現其價值。
上海去年12月提出工作方案正式上路已來,獲得民眾很大迴響,交易所透露,目前中國銀行已結合23家銀行發行了27款低碳銀行卡,截至8月底為止,發卡量已超過100萬張,也顯示對岸在永續發展上,確實有不少地方領先台灣。
台灣技術可行,就差臨門一腳
「或許民眾都沒發現,悠遊卡裡頭其實都有紀錄大家的減碳紀錄,」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民眾不論使用哪種公共運具,其實都能計算距離,轉換成每個人減碳紀錄。
看到大陸發展,謝銘鴻認為台灣有跟上的必要,因為最起碼是一個趨勢,也能鼓勵每個人多乘坐減碳的運輸工具,現階段北市已有共識,未來碳權制度一上路,就會馬上推動。
YouBike騎乘變現,就等碳權銀行上路
YouBike董事長劉麗珠指出,現行許多國家都有類似做法,就是把騎車的減碳量記錄在碳權帳戶APP裡頭,透過政府成立的銀行,將這些碳權賣出,想要購買碳權的企業,就跟碳權銀行購買碳權,這些金額回饋給騎車的民眾,目前一切都可行,技術上也沒問題,就是要等台灣碳權銀行的成立。
由於YouBike並未採用電動車,因此計價方式很可能比照英國的作法,採用租借一次就算2.5公里、164克來計算,若未來採用電動車輛,就能計算出精確的里程數,減碳量計算也會更精準,屆時再考慮如何改變規則。
劉麗珠也認為,未來最好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直接變現給,畢竟大眾運輸現行已有不少優惠,包括前30分鐘免費、各縣市月票也有優惠措施,直接給現金是最實際的做法。
世界各國碳權交易制度紛紛上路,台灣在各方面有一定差距,政府更應該加快腳步,鼓勵企業、全民投入累積碳權賺綠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