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內永續領導品牌CSRone永續智庫在政大國企中心,舉辦第八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永續智庫年度報告也指出,全球碳市場共識敲定,但仍有超過八成的臺灣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在開幕典禮中,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提到為加速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目標,經濟部已從產業、商業模式等方面協助企業降低對石化能源的依賴,未來也將積極開發地熱、潮汐等再生能源。
她也強調,「永續轉型是為一場馬拉松式的挑戰,希望未來以大企業領頭方式,帶領中小企業走向淨零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CSRone所發布的年度報告中指出,據臺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所公布的2021年「第7屆公司治理評鑑」優秀企業名單中,上市公司前5%的45家企業,皆已全數出版永續報告書。
但營收百大企業仍有9家未出版分別是,至上、GIS-KY(業成)、TPK-KY(宸鴻)、益登、新普、樺漢、巨大、華立、威健。
治理階層的永續之責:六大祕訣讓董事內化永續治理
政大名譽教授與會計系兼任教授周玲臺分享,6大祕訣讓董事內化永續治理。首先,是使用COSO-ERM模型作為重新發展永續發展的目標,更細部內容,包含目標設定、事件指認、風險評估、風險回應等指標。
第二點,根據永續的4大面向重估企業長期與短期的策略。其中,包含環境、經濟、社會、機構面向。她也強調,透過這四大面向,主要是幫助企業能以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待企業的永續發展目標。
第三點,則是鼓勵董事會會議討論公開透明。她也強調,董事會的人事決策的關鍵人物,因此討論需要公開透明,董事會的組成更需具備多元性。
關於透明性這點,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 CEO恩登(Eelco van der Enden)同樣也非常強調,企業方、董事會的討論和相關報告書都需要公開透明,並且讓利害關係人了解相關的資訊。
此外,董事會的組成,也和接下來的第四點息息相關。也就是,確立機制已將最優秀的人才納入董事會。周玲臺也強調,「領導階層需具備SDG DNA」第五點,則是採取平衡計分卡,來監督企業表現。最後,建立永續思維的公司品格。
周玲臺也強調,治理階層的永續責任,正是要以「內化永續治理」的方式,來形塑公司治理。恩登指出,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並不是紙上談兵。
台達電、中鼎集團的淨零之路
台達電子企業永續發展部經理許惠卿分享,台達電在企業達成淨零之路,不僅將企業的公務車都汰換成電動車之外,也積極響應RE100,以及提供多項誘因給員工達到永續環保的目標。先前,旗下基金會前往英格蘭參加COP26。
台達電達成碳中和的路徑所採用的策略,主要就是全公司響應RE100。台達電都使用再生電力,像是在頂樓加裝太陽能板、購買陸上風機等,以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除了在營業據點、廠區做到節能與儲能之外,台達也生產更節能、更環保的產品,且將企業辦公場所打造成綠建築。並透過內部各部門執行碳定價,並為公司帶來相關基金。
如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強調,「企業除了經營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如何回饋社會」。
CTCI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先是介紹身為全球百大國際級統包工程集團的中鼎,主要提供電力、環境、交通、高科技等領域統包工程服務。中鼎目前也是全台第一家取得BSI循環經濟、碳中和證書的企業。
曾負責板南等捷運線的中鼎集團,過去在綠色工程上耕耘許多,近年更努力推行「淨零」的目標,並攜手工研院,實踐淨零排放。除了將中鼎第二總部大樓打造為智能綠建築,以更有效節能外,也提升碳盤查能力、溫室氣體管理計畫與分析等,包含以電動車替代、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中鼎不僅在設計、採購、建造等積極達到永續的目標,也積極幫助業主範疇減碳,其中包含像是製程節能技術、電機節能技術、空污防治、廢水處理等環節。
何麗嫺也分享,中鼎的每個部門,會在每月提出5個可行的減碳、永續行動。就是希望企業的創新不只讓工程更綠色,也更加智能。她也補充說明,綠色工程的重點發展策略,包含綠色技術、綠色承攬,以及綠色投資。
淨零、減碳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接著,BSI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強調未來會積極談到價值鏈(value chain),而不是供應鏈。
他提到,減少碳排是近年來企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而蘋果也不例外,在歷年來在製造手機上的碳排越來越少。他提到我們正在面臨的綠色工業革命,除了企業對減碳淨零的重視外,各國政府機關也是。
對於碳中和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蒲樹盛說明目前台灣一年的排碳達3億噸,雖在全球佔比不高,但人均碳排則達每年12噸,是高人均碳排。
交通運輸的碳排占了大約20%,包含汽機車、公車等,未來換成電動、氫能車也就能逐步減碳。其次,第二大碳排來源正是建築,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企業和城市打造越來越多的綠建築,並使用低碳建材。
未來哪些議題,將成為企業在執行減碳上的挑戰?
蒲樹盛說明,第一,企業未來進行融資,「碳」將成為挑戰之一。第二,企業人才對於盤查、相關國際標準等的知識,也都將成為挑戰。但同時挑戰也帶來機會,其中包含,新再生能源技術、重建品牌等也都會成為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