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暨CSR歷屆報導

雄心與良心——企業的公民成績單

2005年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
雄心與良心——企業的公民成績單
|

84.9%的台灣企業認為,注重員工權益是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91.8%的企業定期提供員工健康檢查;68.3%的企業去年有公益捐款;19.7%的企業捐款做環保;45.2%的企業已設置獨立董監,落實公司治理;26.4%自行成立基金會……台灣企業的體質正在改變,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基因正在已經誕生。

為了讓企業品德管理延伸到更廣大的社會影響層面,《遠見》雜誌繼去年「國內上市上櫃企業對品德重視度大調查」後,今年特別針對國內700多家上市企業,進行國內媒體首次舉辦的「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以瞭解台灣企業對此的認知和落實程度,未來亦將持續進行。

84.9% 重視員工照顧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回收的352份問卷顯示,國內超過八成的上市企業把重視「股東權益」和「員工權益」當作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而且將誠實納稅(77.8%)和遵循企業倫理規範(76.7%),當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主要表現。

國內企業普遍將焦點放在追求獲利與照顧員工的責任上,與197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 (Milton Friedman)主張「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不謀而合,但顯然與當今國際社會的認知有些差距。

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江明修就認為,台灣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仍局限在組織內部的股東和員工,對組織外部的企業社會責任,還有待加強。

「台塑集團各事業體這麼賺錢,難道還對不起股東和社會大眾嗎?這樣還會沒盡到社會責任嗎?」一位台塑高階主管,在電話上婉拒參與《遠見》雜誌的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現在很多人被誤導,以為企業只追求利益是不道德的,其實倫理與賺錢並非對立,兩者長期目標是一致的,」長年推動群我倫理的經濟學家孫震認為,並非做善事才是對社會有貢獻,企業將社會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在公平基礎上創造大家的利益,產生的貢獻更大。

68.3% 捐款做慈善 

雖然此次調查發現,在企業心目中,社區關係和諧(34.9%)遠遠不如公司治理(68.5%)和財務揭露(66.8%)來得重要,但國內68.3%的上市企業去年曾捐款贊助社會公益(如慈善、學術、教育、文化、藝術等),也有19.7%去年曾協助公益團體推展環保運動。

如何參與公益,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策略之一。管理學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指出,企業若能正確地進行慈善行為,將可提升競爭優勢。

像富邦金控與富邦文教基金會近幾年分別提供台大管理學院「英文MBA學程」、政大商學院「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班(International MBA)」高額獎學金,除了培養人才,也為富邦集團網羅優秀人才預先鋪路。

「商人做公益不過是『將本求利』,讓社會更美好、員工更健康,消費者購買力增加,長期來說,企業也才能賺錢,」智邦科技執行長黃安捷直言企業投入公益的動機。

以環保和教育做為公益訴求的匯豐銀行(HSBC),從2003年起每年固定捐款贊助關渡自然公園營運,還委託台北野鳥協會教導學校師生認識濕地,預計到2008年止還要投入新台幣4000萬元。

不過,匯豐銀行公共事務處副總裁章純如強調,企業投入社會公益僅是狹隘的CSR,像匯豐在內部成立跨部門的多元化委員會(Diversity Committee),保障殘障、原住民等少數族群員工的權益,每年定期在網站公布CSR Report,更是一種CSR的實踐。

26.4% 成立基金會 

《遠見》雜誌調查顯示,國內26.4%上市企業已成立基金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長期觀察國內基金會發展的江明修認為,「通常設立基金會的企業,是較能永續經營的企業。」

根據美國一項針對四十八家大型企業的研究顯示,這些企業平均每年捐獻430萬美元,其中四分之三的企業成立基金會做為執行機構。

江明修表示,台灣企業基金會的經營模式不像國外大多只給錢(由其他非營利機構拿案子來申請贊助),而是給錢、花錢(自己出錢舉辦公益活動)和募款(向政府、社會大眾要錢贊助)三者兼具,有時甚至與民間基金會爭奪資源,「台灣企業基金會一半預算來自向政府和社會大眾募款,基金會執行長也以募款多寡做為績效指標,募款後再用自身名義捐出去,合法性值得討論。」

像去年中視的公益捐款金額4000萬元,其實是民眾捐款給「中視愛心基金會」後,再由中視捐給需要幫助的人,以中視名義捐出的金額只有100萬元。 

統一超商長期利用廣大通路做為募款平台,匯聚社會愛心,平均三個月可以募到新台幣1800萬元。

「一個企業的力量有限,但可以拋磚引玉,讓大家共襄盛舉,」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發現,台灣民眾不相信慈善機關,而寧可信任企業,「因此,我們負責找出可信賴的對象去運用這筆基金。」

江明修也發現,有些國內企業設立基金會的目的不只是避稅而已,還會把基金會當作自家股票的倉庫,以鞏固家族股權。

去年萬海航運公益捐款金額高達新台幣5.5億元,占去年企業營收比重1.2%,不過全數捐給萬海慈善基金會,其中八成是股票。

30.4% 要求員工參與社區活動 

除了捐款,調查指出,去年有30.4%的上市企業要求員工參與社區活動。

江明修指出,歐美有些大型企業會給員工幾十天的公益假期,不但有助於吸引人才或留才,也成為企業健康指標之一,不過這種風氣在台灣才剛起步。

像台灣拜耳(Bayer)前年起委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規劃國內首見的「生態工作假期(ECO Working Holiday)」,鼓勵同仁利用假期擔任志工,到台東利嘉林道建置小規模人工溼地,協助當地污水處理,一方面保護當地生態,一方面也可享受另類的自然休閒。

69.8% 沒有工會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在照顧員工和福利制度上,國內上市企業最常見的作法,是提供定期員工健康檢查(91.8%)和提供團保或勞保外的人身保險(76.4%),只有不到8.8%的企業提供員工托兒安親服務。

在影響勞工工作權益上,去年國內上市企業有38.1%引進外勞,29.3%採取優退、優離,9.1%凍結人事,5.7%實施裁員。然而,將近三成六的上市企業表示,曾對被資遣的員工提供職業介紹服務,或代向政府機關申請相關協助,如職訓、輔導轉業等。

在歐美先進國家,是否成立工會,是企業重視勞動人權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遠見》雜誌調查卻發現,目前台灣高達69.8%的上市企業沒有設立工會。

尤其科學園區裡的高科技廠商,包括國際一流大廠台積、聯電,都沒有工會組織。「工作太忙,福利又好,員工根本無暇去搞工會,」一位勞委會官員解釋。

不過,台灣的工會不發達,讓習慣勞資和諧的台商到了海外,簡直吃盡苦頭。

在中南美洲設廠的年興紡織高階經理人,忍不住向經濟部官員抱怨:「國外的工會居然有派系之分,問題比想像中棘手,台商只能被動因應。」

像台達電在台灣未設工會,但在泰國廠(即泰達電)卻有工會組織。董事長鄭崇華對此表示,公司並未反對設立工會,只是台灣地區員工並無意願自組工會。他曾好奇問過一家外商企業為何也沒有工會?對方回答:「因為公司對員工很好,甚至高過工會的要求。」

82.9% 嚴禁員工收回扣 

企業為了自我約束,調查發現,高達89.7%的上市企業明文訂定員工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或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近82.9%會明文規定員工不得接受回扣。

53.6%的上市企業表示,在選擇上、下游的供應商時,會考量對方是否已履行企業之社會責任;不過,在供應商的管理一環,卻是最不受國內上市企業重視的社會責任項目(只有21.6%)。

「目前全球供應鏈管理還是以價格為主要考量,已將CSR列入供應商採購準則的企業,不到一成。台灣企業指的可能只是考量對方有無誠信而已,」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解讀。 

45.2% 設獨立董監事 強化治理 

從去年讓三萬投資人血本無歸的博達案爆發後,接連發生數起上市企業舞弊醜聞,再度引發國人對公司治理的高度重視。《遠見》雜誌調查發現,目前已有45.2%的上市企業設置外部獨立董監事,目前尚未設置者,有61.5%表示未來三年內會設立。

「雖然設立獨立董監事,不見得一定能發揮防弊功能,但已是國際潮流,」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薛明玲說。

目前台灣大哥大已有兩位外部獨立董事和一位獨立監察人,未來還計畫再添一席獨立董事。「許多老闆不敢推公司治理是怕失控,其實只要交給有能力的人就不用怕,」台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說,以往台灣大給人感覺是個比較封閉的公司,不過現在包括董事長蔡明忠自己,都愈來愈能接受公司治理的觀念,不把公司當家族事業來經營,而是以整體股東利益作考量。

18.2% 曾發布CSR相關報告 

調查指出,國內只有18.2%的上市企業曾經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或永續發展報告書,公布履行社會責任的資訊。未來,有六成七的企業傾向結合公司年報、五成有意在公司網站或股東大會上,揭露其履行社會責任相關資訊。

目前,已有76.9%的上市企業,將完整的財報資料公布在企業網站上;只有17.6%已發行環境議題報告書,或在公司網站定期公布具體的環保績效。

調查過程中發現,多數國內上市企業對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Report)或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Sustainability Report)並不太清楚,有意願單獨出版的不到5%。上市企業對定期揭露財務資訊的意願最高(因證交所規定),環境資訊次之,至於與勞工、消費者、供應商和社區公益有關的社會績效資訊,則大多零星出現在企業年報中。

目前已定期出版環境年報或安環報告的企業,包括台積、聯電、台電、中油、中美和、統一超商、國瑞汽車和福特六和汽車等,像中油計畫今年對外發表永續發展報告書,率先揭露CSR整體資訊。

「台達電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應是目前最符合國際要求的版本,可以拿去國外評比,」協助多家企業依照國際通用GRI綱領撰寫CSR報告的黃正忠指出。

CSR Report已是國際投資人必然檢視的企業成績單之一。不過,不同於國外企業總是大方地公布在網站上,國內企業即使有,也不願對外公開。

像全球最大製鞋代工龍頭寶成工業,在NIKE等品牌大廠要求下,很早就設立CSR專責部門,原本經濟部有意以寶成做為推動CSR的標竿企業,但因寶成太過低調而作罷。

不過,愈來愈多企業體認到,為善不欲人知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企業必須懂得包裝自己,讓資訊愈來愈透明。

「台達電過去對資訊(企業社會責任)揭露並不多,因為不想作秀,但是現在如果被《遠見》肯定,也不要害羞,」董事長鄭崇華靦腆地笑著說。

21.1% 設置CSR專人部門 

「Transparency(透明度)和accountability(信任度)是一體兩面,資訊揭露對企業形象和凝聚員工向心力,有很大的幫助,」政大教授江明修強調。

《遠見》雜誌調查發現,國內上市企業已有21.1%設置CSR專責人員或部門,尚未設置的企業有54.3%未來打算跟進。

高達91.7%的上市企業有意願更深入瞭解CSR的內容,87.9%計畫將企業社會責任列為長遠發展策略。

「不只台灣,全球都還在起步的摸索階段,大家都在尋找有商業價值的CSR個案,」黃正忠引頸期盼地說,歐美CSR風潮要歸功於大型企業的示範作用,台灣現在也正需要願意帶頭的領導企業出現。

調查方式說明

「2005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由《遠見》雜誌與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合作進行,調查對象為國內705家上市企業,調查時間為2005年3月25日~4月15日,回收有效問卷352份,回收率50%,其中前兩百大上市企業回收有效問卷146份,回收率達73%。

本調查採用的20項企業社會責任(CSR)指標,主要參照「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及其他國際間通用準則,就企業是否重視股東權益、勞動人權、供應商管理、消費者權益、環境保護、社區參與及資訊披露等項目,進行問卷填答。

(經費來源:《遠見》雜誌,調查執行:林宜諄,委託年代電視台民意調查中心發放及回收問卷)

調查後記

此次調查過程中,不少企業打電話來詢問「到底什麼是CSR」?也有企業反映填答困難,因為可能需要財務、人事、製造與公共事務跨部門的攜手合作,才能完成問卷。更有企業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婉拒調查。整體來說,國內企業對CSR相關資訊揭露和認知,仍有待建立。不過,我們也要恭喜辛苦完成問卷的企業,至少踏出了第一步。

隨著調查結果出爐,《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並非就此劃下句點,因為今年只是個起點。我們非常期待,透過持續觀察企業對CSR的認知和發展,能協助國內企業及早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