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儼然成為台灣產業界的管理新顯學!過去一年,台灣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開始從觀望轉向積極。
今年的CSR成績,更從去年的不及格大幅提升!
然而,比起歐美等先進國家,台灣的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仍處於學步階段,設有CSR專責部門或人員的不到兩成,願意公布CSR報告的也只有5.3%。
現在,連經濟影響力日趨強大的中國,也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從節能、環保開始,啟動企業永續發展的動力。
台灣企業如果想在全球化浪潮下站穩腳步,就必須從單純的「獲利導向」,轉向「公益導向」,創造企業更深層的品牌價值!
4月11日下午2點,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與100多位全國各地的分店長,在教室裡,仔細聽著講台上的輔大企管系講師楊百川講述企業倫理的具體作法,周俊吉時而低頭抄寫筆記。
不談業績、只講企業倫理的課程,在信義月會已行之有年。
再把鏡頭移到友達光電竹科總部的階梯教室,4月中旬,友達採購與環保部門召集了300多位上下游的供應商,宣導歐盟的RoHS(歐盟電子電機設備危害物質禁用指令)的產品與製程環保要求,「我們不談採購,只教育供應商,未來的環保趨勢,」友達總經理陳炫彬強調。
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風潮,開始從歐美國家,席捲台灣產業界,成為管理新顯學。
《遠見》雜誌促進台灣企業與國際CSR潮流接軌。今年《遠見》第二屆CSR調查,引起更多的企業關注,獲選企業增加到了13名。
台灣CSR成績 平均從不及格到68.2分
國內上市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平均分數,從去年的58.2分,提升到68.2分,大幅增加了10分。
調查顯示,台灣上市企業對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有從觀望轉趨積極的趨勢。27.6%的上市企業在2005年有發布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資訊,較前一年度增加了9.4%。
其中,企業環境報告書是企業最常揭露的履行CSR資訊(占11.4%),其次為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占8.8%)。
放眼北歐的瑞典,幾乎所有的中大型企業都設置了CSR部門,或設立企業社會責任經理(CSR Manager)職務。但是在台灣,只有19.4%的企業設立了企業社會責任專責人員或部門。
「相較之下,台灣企業對於CSR的重視度仍不足,」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強調。
有趣觀察是,紡織業由於國際布局甚深,大部分的業者都設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專職人員。
以成衣廠聚陽實業為例,早期聚陽是由一位副總經理負責督導企業社會責任業務,「只有一位人資部門員工兼任實際工作,」聚陽副總經理羅志一坦承。
但為了因應2004年底全球紡織品取消配額的衝擊,聚陽於2004年7月,開始於總經理室設置了CSR專責單位,「並且在台灣、大陸、菲律賓、印尼、柬埔寨與薩爾瓦多廠,每個廠區設立一位CSR專員,」羅志一強調。
近七成企業重視供應商CSR
做好企業社會責任,絕非只是公司內部的事情,更應去管理上下游供應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本調查顯示,69.8%的公司在選擇供應商時,會考量供應商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較去年成長了16.2%。
就連美國冰淇淋業者Ben & Jerry,都很重視上下游供應商是否已經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早期Ben & Jerry有採購OREO餅乾做為原料,有一天這一家冰淇淋業者居然登報跟社會大眾抱歉,「只因為Ben & Jerry董事長發現OREO也有生產香菸,」合作金庫董事長陳冲指出。
相對於歐美企業從原物料的採購,就開始要求符合環保等企業社會責任,台灣業者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台灣企業在製程改善做的很多,但在管理供應商卻做的很少,」黃正忠觀察。
國際化迫使台商重視CSR
剖析台灣企業開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主因,在於「台灣企業要國際化與大型化,逼得你不得不做CSR,」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歐嘉瑞強調,做不好CSR,就拿不到訂單。
早期,台灣製造產業以衛星工廠為主,而客戶大都是工廠,不必直接面對到消費者,「除非是中心廠有要求CSR,否則不太會去做,」歐嘉瑞說。
但是最近幾年,台灣產業開始轉型為品牌商、服務業之後,業者必須直接面對消費者,CSR的壓力開始變大,也就逐漸重視企業的社會參與。
而台灣電子代工業所倚賴的大客戶戴爾(DELL)、IBM與惠普(HP),更於2004年10月一起發布了電子業企業社會責任行為規範,要求代工廠善盡CSR。
愈來愈多的國際組織開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各項評鑑指標(如:SA8000等),也更加速企業必須符合國際潮流。
在聯合國所推動企業改善環境績效的全球盟約(Global Compact),大陸已經有近20家企業加入協定,「而台灣沒有一家加入全球盟約,」黃正忠擔憂地指出。
就連中國大陸官方也開始要求境內的公司,必須逐步達成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
3月28日,北京星光熠熠。可口可樂、豐田汽車、通用汽車(GM)、西門子(SIEMENS)、英國石油(BP)、殼牌(Shell)等全球前200大企業的中國區CEO,齊聚北京嘉里中心飯店。
400多位跨國企業領袖熱絡地討論除了獲利,企業要如何善盡社會責任,及金融業如何加強對於社會責任投資(SRI)等議題。
「2006年1月,大陸官方就把CSR列入公司法中,還找了105家跨國企業宣誓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黃正忠強調。
財務管理與透明度 5.3%願意獨立出版CSR報告
然而,在全球企業界掀起企業社會責任的浪潮之際,台灣上市企業在公布企業社會責任資訊的作法上,仍嫌不足與被動。
調查顯示,僅有5.3%的企業願意獨立出版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報告,66.7%的企業選擇結合年報,來公開相關資訊。更有11.6%企業只願意公布財務資料,其他的社會責任績效暫不公布。
就連中華徵信總經理張大成也坦承,去年他想要推動中華徵信出版公司治理年報,卻遭到眾多同事的反對,「何必自曝其短,」最後只好把公司治理年報修改成業務簡介。
相較之下,房仲業龍頭信義房屋,除了將企業社會責任業務獨立成為「文化公益事業部」之外,更於去年推出台灣服務業第一本的《信義公益年報》。
財務資訊即時揭露最受重視
而在問及哪些企業社會責任最重要的時候,企業普遍認為財務資訊即時透明揭露,是最重要的企業社會責任(95.8%),其次為維護員工權益(87.5%)與做好環保工作(74%)。
但是,卻只三成左右的企業會把提升社會公共環境(33.1%)與要求供應商做好社會責任(29.6%),當成重要的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企業只把CSR當成公司內部的事情,都是利己,極少有利他行為,」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胡為善指出,大部分的台灣企業消極地認為,只要做好財務、環保與勞資關係等政府有明文規定的事項,就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很少對外做到社會參與。」
既然,財務透明度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之首,但卻有31.3%的企業尚未在公司的網站上公布完整的財務資料。依產業別分析,可發現,高達46.3%的傳產業者,沒有在公司網站公布財務資訊的比例最高,而金融業最低(7.7%)。
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公司營運資料,都可以在公共資料庫與圖書館查得到。「台灣業者太被動了,你要資料,我才給你,」張大成指出。
目前,金融業是透過網站揭露財務資訊做得最完善。玉山金控在購併高企銀時,在董事長黃永仁的堅持下,在兩家銀行合併的當天,同步把所有的公司營運資料更新在網站上,「這可是全球第一個同步揭露資訊的案例。」
勞資關係與員工福利 七成企業職訓費不到營收0.5%
而在員工福利的具體做法方面,高達90.4%的企業均有提供員工旅遊補助,其次為81.7%企業有勞健保以外的團保與健康檢查補助。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2.5%企業提供托兒安親服務,21.5%有幼嬰哺乳設備,「這的確會影響到一部分的婦女再就業的權益,」中央大學教授李誠表示。
早在1970年代,美國3M總部就開始推行「雞湯計畫」(chicken soup program),在各分公司設立專屬的護士,負責帶員工的小孩去看病。
3M的貼心安親服務,肇因於曾發生一位女性法務主管,因小孩發燒,請假回家帶小孩看病,導致公司損失數百萬美元的合約,「3M董事長寧願花錢雇用護士,來解決女性員工的安親問題,」李誠說。
調查顯示,有提供員工子女教育補助的企業,僅占52.7%。永光化學總經理陳偉望表示,早在20年前,永光化學就開始實施員工子女學費全額補貼,直到最近幾年,由於公司規模擴大,才修改成大學補助金額1萬5000元、高中5000元。
甚至於連過世員工的家庭,永光仍照顧子女到20歲成年前。
企業教育費用投資偏低
雖然,大部分的企業家都經常抱怨缺人才,但調查顯示他們大多寧願從其他公司挖角,而不願意花錢培養員工。
根據《遠見》調查顯示,雖然有93.2%的公司表示,經常舉辦員工在職訓練與終身學習活動;但是,有72.3%企業,每年花在員工身上的教育訓練費用,還不到年營收千分之五。
「企業主普遍存在『怕花太多錢,更怕員工學了就跑』的心態,」政大商學院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召集人黃秉德指出。
在企業不願意投資員工的教育訓練的狀況下,友達光電卻在2001年成立了友達學院,由總經理陳炫彬擔任校長,設立理學院、工學院等七個學院,並且設置24小時開放的「友達書城」,提供員工隨時借閱書籍。
去年,友達就開設四萬小時課程,上課人次超過3萬3000人。
最近,友達更將教育訓練的範疇,延伸到生產線的作業員。4月13日上午,忙於整合廣輝併購案的友達總經理陳炫彬,特地撥出半天的時間,南下與中部五所大專院校校長簽約,幫缺乏進修機會的作業員量身訂做課程。
「企業可以協助員工擁有平等的進修權利,」陳炫彬表示,做二休二的作業員,往往必須在就學與就業間抉擇,企業就應該跳出來,幫他們解決進修的問題。
優退是解決裁員的主要方式
面對產業外移的現象,究竟台灣上市企業採取何種措施,來降低被資遣的員工的生計衝擊?
調查顯示,過去三年內,高達34.2%的上市企業(105家)曾裁員或關閉生產線(營運據點)。在企業裁員時,大部分公司都選擇優退優離(27.1%)補償員工,其次為轉任集團的其他事業部門(16.1%)。
1980年代,美國底特律汽車業,遭受到日本汽車業者的挑戰,美國車廠面臨到的裁員危機,必須把生產線全面自動化。業者與工會積極協商,把將被資遣的員工,送去上電腦設計課程,減少裁員的衝擊。
社會參與88.5%有社會公益捐款
分析國內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七大構面,「社會參與」是最弱項。
調查顯示,28.3%企業有成立基金會,88.5%的公司去年有進行公益的捐款,較前一年成長了20.2%。
不過,在公益捐款金額方面,58%的公司,公益捐款金額還不到營收的萬分之五。深究企業公益捐款的用途,高達56%公司的公益捐款投入慈善活動,接下來為賑災(34.4%)、藝文活動(32.1%)。最少投入的公益活動就是環保與生態教育(僅有18.5%)。
「做慈善容易上報,教育推廣與環保就很難得到媒體青睞,」中原大學教授胡為善分析。
「企業社會責任的出發點不要為了出名,否則會變調,」永光化學副總經理蔡瑞安強調。
十多年來,永光都在做「燒冷灶」式的公益活動,協助工廠所在的桃園縣小學,開設品格教育與贊助教具等。「這些大概媒體也不太會有興趣報導,但卻是最重要的公益項目,」蔡瑞安苦笑地說。
追逐鎂光燈的即興式公益活動,對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太大的助益。「許多企業都認為捐了錢,就是善盡企業公民的責任了,」利群會社執行長陳詩寧分析,台灣企業缺乏企劃與追蹤社會公益活動的能力,大部分公司在捐款之後,鮮少會去追蹤執行的成效。
環境政策90.3% 企業推行辦公室環保
日益嚴重的環保議題,已經成為企業所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
然而,大部分台灣企業的環保工作,仍局限於辦公室的減廢與資源回收,以及推動節能省水。懂得從產品設計的源頭,就考量環保的仍為少數。
「台灣企業決定做環保,不少都是從節省成本的利己觀點出發,」輔大企管系講師楊百川指出,如果歐盟的RoHS沒有規定的項目,台商不見得會花錢去做環保。
甚至於還有一家國內IT業者,前幾年要轉型為品牌大廠,立即把工廠的環保人員裁撤掉,遭到環保團體的抗議後,才又重新設置環保專職人員。
最近幾年,台達電子在董事長鄭崇華的推動下,從廠房的節能,提升到產品設計導入環保概念,「每個廠區都有專人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台達電子執行長海英俊指出,公司還訂出了每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計畫。
銀行不重視貸款企業的環保
而這次的調查也顯示出,金融業不重視貸款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績效。
只有28.6%的金融業者,在審核企業貸款的過程中,會把環保與社會公益等非財務績效列入考量。
「銀行的貸款審核表格中,根本就沒有環保、公益的CSR項目,」負責推廣CSR的經濟部投資處徐燿浤無奈地表示,有一次他拿了企業社會責任的評鑑系統資料,給一位銀行授信業務的朋友參考,赫然發現銀行根本就不把環保等項目列入授信的考量。
證基會董事長丁克華指出,銀行審核企業貸款,「只會看企業的還款能力與勞資關係,不會去考慮環保與社會公益的績效,」環保做不好,也只會影響公司的一部分營運績效,但是罷工這樣的勞資糾紛卻有可能弄垮公司。
最近一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開始要求全球銀行業在進行5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貸款案時,必須把貸款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列入審核考量,全球已有41家銀行加入協定,「台灣沒有一家銀行加入,」陳冲憂慮地說。
公平義取天下財,最難。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往往是這個產業的領頭羊,CSR與公司的營運績效呈正向循環。「做好CSR,最後都會回饋到企業本身,提高品牌價值,」中華徵信總經理張大成指出。
「企業在營運的過程中,就應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而非事後捐錢彌補,」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強調,CSR的觀念應內化成企業文化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