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活動正使地球氣候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而這變化正對全球的關鍵基礎設施、生物多樣性、經濟成長,乃至於人類的安全健康而言,構成重大風險。對此,各國政府不僅宣布自身國家達成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目標,同時也提出多元的因應措施,以實現淨零目標。
加速邁向淨零的道路上不單靠市場力量
關於因應措施方面,包括課徵碳稅或碳費、發展綠色低碳商品、擴大投資或實施補貼,甚至亦針對永續農業、再生能源、節能建築、電動車、自然碳匯等領域,進行技術升級。由此刻見,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僅靠市場力量並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應有責任發揮其領導功能。
然而我們發現美國拜登總統於第一任期結束前,積極地展現透過政府力量來降低對地球的汙染。換言之,讓美國政府以身作則,利用其規模與採購能力推動潔淨、健康與具韌性之運營來應對氣候危機。接下來針對美國的案例進行介紹。
拜登簽署行政令最終要達成的5項目標
《聯邦永續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及就業機會行政命令》係於2021年12月8日由美國拜登總統完成簽署的第140657號行政命令,該命令中提到,聯邦政府作為美國最大之土地擁有者、能源消費者與雇主,有義務從我們開始使用低碳的建築、採購、電力、交通等其他設施,來促進私營部門對潔淨能源產業與製造業的投資,讓政府帶頭藉由創造高薪就業機會、發展關聯產業並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方式來解決氣候風險。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而該命令最終希望達成之5項目標分別是:
- 2030年實現聯邦設施100%使用零碳電力(CFE),其中至少一半將由本地供應的潔淨能源滿足全時零碳電力(24/7 CFE)之目標。
- 2027年實現採購100%零排放輕型汽車,2035年實現採購100%零排放汽車(ZEV)。
- 聯邦建築於2032年達成減少50%排放,2045年實現淨零排放。
- 聯邦採購於2050年前實現淨零,透過「清潔採購倡議」帶動使用低碳產品與材料。
- 聯邦整體運作2030年減排65%,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美國政府如何行動,促進潔淨能源經濟發展?
雖然拜登總統已針對不同階段要達成之任務有明確的目標,但實際上將會採取哪些行動來實現呢?
首先,2030年實現使用100%零碳電力,其中50%為全時零碳電力的部分,聯邦政府將與公用事業公司、開發商、技術公司、金融家和其他機構合作,以達到2030年讓聯邦所有營運所需之電力來源是使用具有環境效益資源所產生之電力,例如:太陽光電或風力發電。
其中50%使用全時無碳電力的意思為,聯邦政府的即時電力需求將透過每小時、每天之潔淨能源來滿足,並且用電與發電事實將於同一個電網發生。如此一來,美國政府預期該措施有機會讓美國在2030年新增10GW之清潔能源,同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其次,關於採購100%零排放汽機車之目標,美國聯邦政府將與其國內車輛、電池與充電設備製造商與安裝廠商合作,致力於將車隊轉變為全球最大的零排放汽車車隊。此舉將加速美國供應零排放汽車與電動汽車電池之產業量能。
第三,針對實現零碳建築,聯邦政府將於建設或翻修既有不動產與新建築的工作期間,提升水資源與能源使用效率、減少廢物、實現系統電氣化等,以強化聯邦設施的宜居性。
根據美國官方資料指出,若徹底開始執行相關行動,聯邦政府將對其30萬棟建築物、60萬輛汽車與卡車組成之車隊以及 6,500億美元的商品與服務之採購模式有所改變,而每年在氣候友善方面的支出約為數十億美元,這也讓我們發現到政府是如此多物品的大買家,當他們開始關注某件事或鼓勵某件事時,其影響力將擴散至私部門,對於企業的行為改變可能是自願性而非強制性的。
政府為淨零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但台灣如何做?
綜合上述,可發現到其實政府為市場需求之重要驅動力,而透過政府機構身體力行的開始使用再生能源、節能、採購低碳含量商品,以及公務員通勤時搭乘大眾運輸等,相信這些行動之於頒布數以萬計的政策方案,對實現國家氣候目標是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若以美國的案例反觀台灣,縱然我國自1999年起已全面推動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要求全國所有公務機關與公營事業應優先採購環保產品,關於綠色採購範圍仍以辦公室紙製文具、印表機碳粉匣、電腦設備等,像是近年來國際上所重視的綠電使用、零碳建築或電動車等項目卻沒有列入綠色採購項目中;而在管理面上政府機構之承辦人僅需至行政院環境部「綠色生活資訊網」完成申報作業,缺乏較為系統性的效益評估規範,再加上台灣是以鼓勵性質的方式在推動該政策。
因此建議,台灣須將政府機關所預估需達成之績效納入「2050淨零排放路徑」項下12項關鍵戰略的總目標,並藉此制定出完善的橫向整合機制及具體指標,例如電動車、淨零建築、再生能源設置之推動數量及配套措施;接著再配合國際趨勢與時俱進地調整政府綠色採購法規內容,以期鼓勵國內更多企業投入綠色產業,進而引領民眾選擇綠色消費,實踐淨零綠生活之願景。
延伸閱讀:美國綠氫10億補助限3年內新增潔淨能源,核電業爭取納入
文:邱祈榮、陳冠婷;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