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投資

日本影響力投資規模破3兆!不只投資日本,還前進海外

日本影響力投資在投什麼?怎麼投?

日本影響力投資市場正呈現爆發性成長。示意圖。by shutterstock

|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社會創新與投資基金會(SIIF)發布,並由GSG Impact JAPAN 擔任國家合作伙伴監督與指導的《日本影響力投資的現狀與挑戰 2024 財年調查報告》,日本影響力投資市場正呈現爆發性成長。

2024年整體市場規模已達約17.3兆日圓(約台幣3.5兆元),較2023年大幅成長150%。此成長來自既有機構的加碼投資,以及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與人壽保險公司的積極參與。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影響力資金正逐步走向國際市場。從投資資產的地理分布來看,有54%的影響力資產投資於日本國內,46%則布局於海外,顯示日本機構在在地與全球皆積極參與。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投資主題:國內聚焦氣候,海外重視醫療

在投資主題方面,多數機構於日本國內主要聚焦於「氣候變遷緩解」領域(69%),而在海外則以「健康/醫療保健」(65%)為主。若從資產管理規模(AUM)來看,「氣候變遷緩解」仍是日本國內(75%)與海外(48%)投資的主要方向。

然而,在「基礎設施/都市發展」領域則出現顯著差異:日本僅占2%,海外則高達26%。此外,「中小企業支援」方面,海外配置比例達43%,而日本僅有6%,顯示國際市場對中小企業扶植的高度重視。

圖/各投資主題下,日本國內與海外的投資比例比較。取自《日本影響力投資的現狀與挑戰 2024 財年調查報告》

投資工具:私募股權、債權與債券為主

在投資工具的選擇上,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海外,受訪機構均以私募股權為首選(日本:58%,海外:64%)。次要選擇則顯示出明顯差異:日本國內偏好債權(31%),而海外則偏好債券(41%)。

若以資產管理規模計算,日本國內在債權上的投資比例最高、達72%,其次為債券的15%。而海外資產則以債券為主,占53%,債權則為37%。

此一差異顯示:在私募股權之外,日本在國內市場更傾向於直接貸款或其他形式的債權投資,而在海外市場則偏好透過債券形式參與。

逾半數機構2021年後投入,政策助力與市場機會推升規模

本次調查涵蓋59家機構,總資產管理規模達17.3兆日圓,參與機構包括資產管理公司、創投、私募股權、退休基金、保險公司、政府營運開發機構與金融機構等。其中,逾半數機構是在2021年之後才開始涉足影響力投資,這股新興趨勢的快速興起,背後主要動力來自政策引導與市場機會的雙重驅動。

政策推動是日本影響力投資快速成長的強力後盾。由金融廳成立的「影響力聯盟」快速擴展,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吸引339家企業與組織加入。此外,政府也修訂相關指導方針,明確指出日本政府退休基金(GPIF)參與影響力投資不再被視為「考慮無關因素」,大幅降低公部門參與門檻,也為民間市場帶來信心。

圖/政策推動是日本影響力投資成長的後盾。示意圖。unsplash by Vlad Deep

全球影響力投資蓬勃發展,台灣應加大力道趕上

2024年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預期將達約235兆日圓(約1.571兆美元),日本雖僅占全球約7.4%,但其成長幅度與政策前瞻性已使其成為亞洲的重要指標國家。

反觀台灣,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政策引導或投資市場啟動機制,與鄰國日本的積極布局形成鮮明對比。當全球影響力投資蓬勃發展,台灣何時能迎頭趕上?令人期待,也令人心急。

延伸閱讀:別只看ESG,影響力投資更是未來?9年後規模將超過兩家輝達市值!

文:林淑玲;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