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月底登場,能成「史上最永續」?
▋2050年減碳五成太保守,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擬推新目標
▋失去25%冰量、108座冰川,美國阿拉斯加冰原恐永久消失
▋全球五成皆已消失!日本闖四關,能逆勢創造藍碳盛世?
▋歐盟2035排碳車輛禁令,可能遭歐洲議會最大黨逆轉
巴黎奧運月底登場,能成「史上最永續」?
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在法國巴黎舉行,各國並簽訂《巴黎協議》,目標是將全球暖化程度限制在工業化水準前2°C以下,理想狀況下要控制到1.5°C以內。在該協議簽訂9年後,這個城市將成為奧運東道主,並誓言成為史上最永續的奧運會。
但曾經有一篇登在《自然》(Nature)的研究論文,提出模型來評估奧運會的永續程度,發現沒有任何一個能達到最高級別。巴黎奧運能扭轉局面嗎?
巴黎奧運官方表示,自2012年倫敦奧運以來,奧運平均碳排為350萬噸,但此次巴黎奧運組織委員會的目標,是控制在175萬噸以內。怎麼辦到?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首先,是減少新蓋場館。巴黎奧運有95%場館是沿用舊有設施,即便是新建場館,如位在巴黎北邊郊區聖但尼(Saint-Denis)的水上中心,也嚴格遵循永續原則興建。而選手居住的奧運村,在奧運結束後,也將成為社會住宅。
使用原有設施的好處是,這些體育館都已經和巴黎公共交通網路連結,不論是觀賽觀眾,或是選手、團隊,均可利用大眾運輸抵達,減少碳排。
此外,巴黎奧運也大幅運用風力、太陽能發電,甚至在部份場館安裝太陽能板,並增加場內蔬食餐點,進一步減少碳排。
然而,有環團批評,就算巴黎奧運做了再多對環境有益的事,其贊助商卻是聲名狼藉的高排碳者。巴黎奧運環保卓越主管葛萊農(Georgina Grenon)表示,「一切都會很完美嗎?我們不能這樣說。但我們也非常努力,想要達到最好成果。」
2050年減碳五成太保守,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擬推新目標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東道主亞塞拜然,即將在11月活動開始前,提升其減碳目標。COP29執行長、亞塞拜然能源部副部長索爾塔諾夫(Elnur Soltanov)表示,「希望至少在COP29以前能宣布一部份目標,向所有與會國發出信號,希望大家一同加入減碳行列。」
《路透社》指出,身為產油國,亞塞拜然能源幾乎全部來自化石燃料,儘管政府想要擴大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佔比,但減碳目標卻被批評不夠積極,2030、2050年減碳只分別比1990年少30%、50%,遠低於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IPCC)2050年排碳量要淨零,以控制全球升溫在1.5°C以內。
在近期至比利時出席一項活動時,索爾塔諾夫並未具體說明該國新目標,但表示目標會和防止全球暖化升溫1.5°C的目標一致,並反映去年COP29峰會中談判達成的協議,而且也不只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將對漏油、天然氣基礎設施中所洩漏到大氣的甲烷進行控管。
失去25%冰量、108座冰川,美國阿拉斯加冰原恐永久消失
7月份才剛開始,全球各地屢創氣溫新高。7月初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位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南部的朱諾冰原(Juneau Icefield)正以史上最快速度融化,可能會使其以比預期更快速度永久消失。
主持該研究的英國紐卡索大學高級講師戴薇絲(Bethan Davies)指出,隨著朱諾高原冰川持續變薄,冰層退縮到更低水準,加上空氣變得更暖,這種過程可能會阻止未來冰川再生。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顯示,2010年至2020年間,冰原體積縮減速度,足足是1979年至2010的兩倍。
更駭人的事實是,和1770年紀錄相比,朱諾冰原已經失去1/4冰量,而且有108座冰川已經完全消失。科學家們警告,化石燃料排放驅動全球氣溫升高,正在侵蝕各地冰川、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到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
全球五成皆已消失!日本闖四關,能逆勢創造藍碳盛世?
受到人類經濟活動影響,日本附近海藻種類快速減少,漁民也無法捕捉到曾經升長在海藻床中的鮑魚、螺類、魚類。即便不少環團想要在沿海種植海草,進而增加海中軟體動物種類,卻仍顯勢單力薄,但最近情況出現翻轉,原因就是日本各界開始注重「藍碳」。
「藍碳」這個詞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09年創造,指的是沿海棲息地,如紅樹林、海草床吸收、儲存的二氧化碳。這些高效率的生態系統,只佔海底面積0.5%,卻貢獻超過50%海洋碳封存量,甚至比熱帶雨林能更能封存碳。
不幸的是,科學家估計,地球上50%的藍碳生態系統已經消失,而且衰退趨勢尚未逆轉,日本也是一樣。但隨著日本喊出要在2050年淨零,愈來愈多人對保護、恢復日本沿海這些棲息地有興趣。而日本政府也在今年提交給聯合國的碳排清單中,率全球之先納入海藻所吸附的碳排。
該報告指出,從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藍碳生態系統封存日本年碳排量的0.03%,讓原本就已發現藍碳潛力的日本政府,動作更積極發展藍碳,原因是不只可減碳,更對漁民生計、保護海岸線、提供海洋文化價值有幫助。
即便如此,藍碳發展在日本還有四關要過,包括如何證明藍碳封存的碳量、高昂的實施與監測成本、避免漂綠指控,還有極端氣候下,這些生態系統怎麼在海平面上升、風暴加劇、熱浪等因素下存活。
歐盟2035排碳車輛禁令,可能遭歐洲議會最大黨逆轉
歐盟原本預計在2035年將全面淘汰二氧化碳排放汽車,但在6月歐洲議會選舉拿下26%席次、成為最大黨的歐洲人民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主張,修訂新車、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規則,允許在2035年以後使用替代零碳排燃料。
換言之,這可能允許汽車製造商開發、繼續銷售經過認證的二氧化碳中性燃料新型內燃機車。如果這份草案持續推進,對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推動綠色議程將是一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