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SG永續轉型成為顯學,許多華而不實、消費ESG的語彙,在公民團體、相關單位的覺醒之下,出現反思的熱潮。「漂綠」該解,能解嗎?
「本集團承諾,將全力接軌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本公司採用最純淨的再生材質做為包材,一年將減碳XX噸……」「本校為全台第一座零碳校園……」。
以上的字眼,你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甚至比比皆是?是的,隨著ESG永續轉型已成顯學,甚至是普世價值,如是的「綠色永續」企業宣誓,可謂風行草偃,成了所有機構大外宣的共同語言。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漂綠」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近年來,隨著一般社會大眾對ESG的認知深化和覺察後,許多華而不實、粗製濫造、消費ESG的語彙,在公民團體、相關單位覺醒下開始反思。於是,「漂綠」一時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例如,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標榜低碳排製程,在市場上營造出綠色形象進而大受歡迎。孰料卻在2021年於美國掛牌上市後,被爆出刻意隱藏生產過程中的耗水量及運輸汙染。經投資人起訴後,於2024年2月,雙方以925萬美元達成和解。
偏偏被掀起遮羞布,露出漂綠真面目的不只Oatly。早在2022年9月,綠色和平荷蘭分部就委託哈佛大學進行調查,分析歐洲12家最大汽車製造商、5家化石燃料生產商和5家航空公司,在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和Twitter)上發布的2325條po文和圖像。
結果發現,這些貼文常提及贊助體育賽事或慈善事業,而非談論公司販賣的商品。許多汽車廣告寧可大篇幅稱自己有多環保,只有20%是在宣傳自家產品。更有67%的公司,都奮力為自家業務塗上「綠色創新」的色彩。
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指出,根據研究,目前歐盟流通的230個永續標章中,有53.3%的環境友善承諾內容,是模糊、具誤導性或不透明度,更有40%缺乏證據支持。
總之,目前各機構慣用「宣綠」的話術,可分為「環境面」,包括對環產生正面影響、無影響,或相對於同業,對環境負面影響較低;「社會面」,包括尊重人權,例如禁止使用童工、公平待遇與機會,像是「多元包容承諾」;還有「道德面」,即道德承諾,例如「追求動物福利原則」。
就連全球ESG最高會議殿堂、COP(聯合國氣候大會)都有漂綠的嫌疑。以COP26來說,瑞典氣候少女童貝里就在大會中表示:「這不再是一場氣候峰會,更像一場北方國家的『漂綠節』!」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為何「漂綠」會大行其道?企業又為何忍不住要「漂綠」?
最主要是,ESG已從各機構的「普世價值」變成「全民義務」,從「公關議題」變成「生存議題」,從接單生產的「形象條件」變成「必然條件」及「競爭條件」,使得機構和企業不得不以「宣綠」,來爭取投資人或客戶關注。甚至未來在碳有價化、社會責任貨幣化(如SORI)後,「綠色揭露」猶如「產能揭露」一般,成為外界評估公司價值的必要環節。
但偏偏ESG是個急速萌芽的概念,縱有共識,其典範、學說和遊戲規也都還在「亂」速迭代與翻覆中,在觀念的迭代速度永遠跟不上國際規則迭代時,法令不健全,就無法讓企業營造出完善的ESG法遵概念,致使不少機構的ESG的宣傳,還停留在「公關與慈善議題」的原始層面。
再加上,在ESG的長成中,又缺乏相對應的制衡、稽核、檢驗、認證的方法學及機構來配套,難怪會讓機構利用空窗期,各自表述,甚至自吹自擂。尤其許多範疇二、三的認定,連精準的數據蒐集都難如登天了,更遑論之後資料的驗證。
正因為如此,坊間各種光怪陸離的「漂綠」心法孕育而生。
首先是「蹭綠」,也就是機構把永續關鍵數字「藏樹於林」,即籌組產業聯盟,將該揭露的數字,以揉麵團的方式含糊帶過,讓外界難以萃取出單一公司的永續績效。
二為「顯綠」,與前述方法相反的是,以放大產品、服務中某個特點,用「見樹不見林」的方式,以「瑜」掩「瑕」,間接蓋牌其他破壞環境的行為。
三為「轉綠」,把不永續的癥結,推給、嫁禍於消費者。也就是,千錯萬錯,都是消費者自己的錯。
四為「貼綠」,也就是在產品、服務加上「綠色」「環境友善」「生物友善」等字樣,卻沒真正檢驗其合理合標性,即透過無法認證的模式,來誤導消費者購買。
五是「洗綠」,亦即頻繁更動減碳、永續目標,類似「財測調整」的模式,以順利達標,或是喊出根本無法達成的目標,再來修正。
六為「誇綠」,以浮誇的手法浮報了實質的永續進度。相對的,還有一項叫「唬綠」,也就是乾脆不主動公開揭露相關永續證明,只保守達到最低門檻標準,以明哲保身。
延伸閱讀:假碳權迫害原住民自治權,達美航空遭控「漂綠」面臨官司
台灣防堵漂綠戰,法令應加速健全化
你或許狐疑,漂綠是機構的個別行為,會對整體ESG造成什麼影響?
對此,全球顧問公司「行為洞察團隊」曾針對2400名受試者,設計漂綠廣告實驗。受試者分別觀看三則代表不同虛構能源公司的廣告,結果證實廣告有效,尤其是對關心環境的受眾。也就是說,在似是而非又不易被反駁的漂綠資訊下,一般人難以判斷訊息正確性,於是讓偽君子大行其道。
而偽君子一多,就跟逃漏稅一樣,會讓機構相互之間產生不公平的競爭,最後劣幣驅逐良幣,甚至會影響到投資人的判斷,造成市場混亂。
舉例而言,如曾被納入MSCI ESG世界指數中的德國汽車大廠福斯,就在2015年,發生廣為世人流傳的造假柴油車廢氣排放檢驗報告,導致事件爆發後,公司形象重創,股價下挫31%,甚至一度腰斬。
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已將「漂綠」視為明令禁止的行為。歐洲議會在2024年3月12日就有鑒於「漂綠」的猖獗,而初步表決通過歐洲聯盟「綠色聲明指令」草案。該草案要求提供更具體的產品資訊規定,例如:需提供經科學實證的數據資料為基礎,且產品標示的環保標章,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事前許可,違者將喪失參與公共採購標案資格或被處罰鍰。
而在台灣,環保署已公告納管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排放源,被納管的產業必須逐一鑑別排放源、計算碳排放量,並於盤查報告書揭露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交由第三方查驗機構查證後,公開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據了解,環保署同步採行兩大策略。審核減量額度(或稱碳權)必須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MRV)的原則,同時具備外加性、保守性、永久性,避免產生危害及重複計算等五大原則,以避免碳權額度被拿來抵減時,減損原先相關管制規定預計達到的減量成效。
關於碳權交易,環保署已委託金管會,指定由台灣證交所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辦理。
後續環保署將明訂子法規範交易程序、對象及限制,也會依照上述原則審慎評估、選擇未來可以交易的碳權標的。
然而,除了法令得快速健全化,以及「建立驗證方法學」「成立公正的第三方稽核檢驗機構」外,企業本身亦要養成揭露永續發展策略進度並形成報告,並回頭檢視永續進程、掌握永續發展趨勢,進而拿揑好「綠色揭露」的精準和合理性。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認為,在投資ESG成份股時:「除了聽,還要看!」小心「偏誤」,畢竟ESG雖是必要指標卻非唯一指標,EPS等基本面狀況仍得評估。
總之,在ESG的發展進程中,需要跌撞養成的概念和制度仍然很多,「漂綠」不是唯一原罪,卻是與一般民眾最息息相關的負面元素,需要設法扼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