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韌性電網拚淨零!台電董座:2035年降低0.3公斤電力碳排

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正式召開,會議聚焦於「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之調適策略。取自總統府官網

|

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正式召開,會議聚焦於賴清德政府為因應氣候變遷所提出的「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之調適策略。特別是在電力供應方面,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台灣極端高溫不斷突破,加上AI與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用電需求持續攀升,同時必須兼顧淨零轉型的目標。面對此一挑戰,台灣電力未來應如何轉型,建構永續且穩定的「綠色電網」系統?

在氣候變遷對策會議的首次會議上,總統賴清德致詞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人類現在所經歷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越來越多暴雨、風災夾雜而至。……突如起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全球氣候變遷像是慢性疾病。持續加強因應極端氣候調適機制,強化國家永續發展韌性。」

為因應氣候變遷,環境部已規劃《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明確指出台灣短期(2021-2040年)溫升控制目標為1.5度,中期(2041-2060年)則為2度。若未能達成減碳目標,長期全球溫度恐上升3至4度。然而,只要能積極推動淨零排放,便有望將溫升控制在1.5度以內。

圖/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年~115年)。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長彭啓明專題報告內容指出,台灣在未來推動重點是防災、淨零、調適三位一體整合「韌性永續國土」政策。目前台灣在防災方面已經打好基礎,例如颱風預測靠福衛七號、獵風者衛星能更精準監測颱風動態,以及地震警報系統等。但在淨零、調適行動需要更加積極,需要透過轉型降低風險。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因此,在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上,以全球暖化導致高溫氣候衝擊為例,短期作為採反應式、漸進式調適行動,涵蓋高溫預警、保護與照顧、企業營運策略等。在中長期調適,則需要在國土計畫、建築法令、觀光健康產業,以及基礎設施韌性採轉型式調適。

2035年每度電碳排降低0.3公斤,能源轉型淨零

環境部於今年6月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指出,2022年碳排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4%,但在能源部門碳排與2005年基準年相比卻增加6.25%,為增加最多排放來源。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在會中報告指出,為了達到加速減碳目標,推動綠能發展,包括太陽光電裝置量從2016年125萬瓩,在2024年增至1,330萬瓩,8年成長10倍。甚至在離岸風電方面,2023年已經建置225萬瓩,在亞洲民主國家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在2016年至2023年間火力發電以「增氣減煤」政策行動下,除了讓空汙排放量從10.7萬噸降低65%至3.7萬噸,也讓電力排碳係數從2016年原先每度電碳排0.530公斤,在2023年降低至0.494公斤。然而,在整體發電量卻增加10%。

圖/電力排碳係數從2016年每度電碳排0.530公斤,在2023年降低至0.494公斤。環境部提供

未來在電力轉型路徑規劃,2024年至2035年以「電力韌性、減碳」為發展策略,目標要將每度電碳排降低0.3公斤。2035年則以「電氣化社會、淨零」為目標,透過提升電力交易市場規模與效率,以及強化分散式智慧電網來打造台灣全面電氣化,並且新能源、淨零、碳捕捉、氫氣技術研發,從燃氣橋接替代燃煤到燃氣轉型淨零,讓去碳能源加速研發及擴大應用,朝向電力淨零目標發展。

強化電網韌性,建立分散式智慧電網

台灣電網過去採用「大電網模式」,造成發電廠集中、輸電距離長、能量損耗大,且易受攻擊,導致供電不穩。 尤其都會區用電需求高,變電所設置困難,造成供電不均。大型電網易受故障影響,造成大範圍停電,例如2021年513、517大停電與2022年303全台大停電。

為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台電於2022年啟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在未來10年投入5,000億元,將傳統南北串聯電網轉型為分散式、強固化的智慧電網。透過增加重要樞紐變電所、電廠直供園區輸電線路、建置再生能源升壓站等措施,使電源與電網、區域電力供需達到平衡,提升供電穩定性,並降低大規模停電的風險。

曾文生說明,由於北部電源在全台比較缺乏,經常都要透過中南部電廠來輸送電力,導致「南電北送」情況。另外,北部電源多數集中在西邊,北東電網相對較少電廠,且隨著核一、核二退役,以及基隆協和電廠轉型,發電量縮減一半,北東電網僅靠花蓮和平電廠主要提供電力,造成供需嚴重失衡。

圖/基隆協和電廠轉型。取自台電官網

他接著指出,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影響,台灣雷擊強度及電量大幅提升,導致既有的電塔避雷設備開始不堪負荷。此外,颱風侵襲導致電塔倒塌,進一步加劇了和平至冬山、深美地區電網的脆弱性。為此,政府已規劃增加北東地區電源,將發電容量從現行的363萬瓩提升至470萬瓩,以縮小區域供需缺口,強化供電穩定性。

此外,因應高敏感地區用電需求成長、設備老化等風險,台電積極推動配電端強化工程。透過加速汰換老舊設備、擴充供電容量、廣設儲能設備,以及將變電所遷入室內等措施,提升電網韌性。同時,建置完善的故障隔離機制,以迅速隔離事故點,防止故障擴大。

曾文生在結論指出,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事件,減緩與調適刻不容緩。透過碳定價機制激勵民間減排,加速發展低碳能源,完善電力交易市場以因應電氣化趨勢,皆為當前重要政策目標。政府與民間應攜手合作,實現淨零排放。

延伸閱讀:核一廠除役新進展!力拚今年取出第一束燃料棒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