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綠色食品怎麼選?丹麥率先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丹麥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開發及管理「食品氣候標籤」,助消費者辨識綠色食品,也避免漂綠嫌疑。圖取自Gustavo Fring

|

環境友善的產品,成為年輕世代消費首選。不過,商品若沒有標註碳足跡等資訊,要如何判斷?為此,丹麥政府開發全球第一個「食品氣候標籤」。 

  • 全球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有超過三成來自糧食系統
  • 丹麥政府斥資120萬歐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由政府統一管理,透明公開食品碳足跡
  • 自2021年起,丹麥政府將「碳排放」納入國民飲食指南,作為2030年減碳70%計畫的一部分

專門研究氣候變遷的組織《Carbon Brief》報導曾指出,「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有33%來自糧食系統。」雖然要滿足全球將近80億人口的飲食需求,是基本且重要的任務,但同時也讓氣候付出沉重的代價。 

2021年《Nature Food》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統計,2015年全球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有34%來自糧食系統。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的報告,也不約而同地指出,「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有21~37%是來自糧食系統。」

丹麥開發「食品氣候標籤」,助消費者辨識「綠色食品」

丹麥食品、農業與漁業部長Rasmus Prehn表示規劃「食品氣候標籤」,是為了解決丹麥人想要選購更多對環境友善的食品,但往往無從得知哪些是低碳食品。 

丹麥飲食文化組織統計,大約有60%的丹麥人希望可以選購「綠色商品」、吃到對環境更友善的食物。但難以分辨哪些產品是真正對環境友善、永續的選擇,成為消費最大的困難。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清楚辨別,今年4月丹麥政府宣佈投資900萬丹麥克朗(約120萬歐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 

也就是説,由政府統一管理食品氣候標籤,希望透過該系統,透明公開碳足跡,更減少消費者在選購低碳食品上的困難。 

丹麥也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的國家。丹麥政府認為,環保等相關標準必須由政府統一制定和管理,才能確實避免「漂綠」(greenwashing)嫌疑。 

目前丹麥政府已成立專案小組規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預計在2022年底前會進一步推動。 

2021年更新國民飲食指南,納入「低碳」食物 

然而,這並非丹麥首次制訂與環境永續議題相關的政策。早在2021年,丹麥就將「碳排放」納入國民飲食指南,不難看出丹麥在綠色轉型上的決心。 

這份國民飲食指南,是丹麥政府2030年減碳70%計畫的一部分。在最新指南中,建議丹麥人多吃植物性食物,包含豆類、鷹嘴豆和蔬菜、少吃肉類。原先建議每週攝取肉類的500克,減少至350克。 

圖/2021年丹麥政府將「碳排放」納入國民飲食指南,鼓勵民眾多吃豆類、蔬菜等低碳食物。圖取自Pixabay by Mittmac

主要牲畜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其中,又有66%的溫室氣體是來自肉類和奶製品飼養的牛隻。且丹麥能源署的數據顯示,當地個人消費所製造大約7噸的碳排中,有2噸就來自食品業和飲料。 

因此,丹麥政府為了達到2030減碳70%的目標,不僅在國民飲食指南放入碳排,鼓勵民眾多吃對身體健康且低碳的食物。據氣候委員會估計,如果6-64歲的丹麥人都遵循這份最新飲食指南,大約可以減少31-54%的碳足跡。 

據此,丹麥今年近一步開發、推行食品氣候標籤,幫助消費者在選擇低碳食品上更方便,不容易被混淆。這也是台灣未來值得借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