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氫成本、技術遇瓶頸,全球出現計畫取消潮
▋日本新任經濟大臣鬆口:重啟核電站至關重要
▋美國氣候難民該往哪躲?最新調查指出這三州
▋COP29拍板明年撥款氣候衝擊最深的小國,為何他們仍不滿意?
▋法國展開數十年最大鋰礦開採,想擺脫對中國依賴
綠氫成本、技術遇瓶頸,全球出現計畫取消潮
對氣候友善的綠氫,曾經是綠能當中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但其高昂的成本一直是不利因素。彭博社指出,過去幾個月以來,一些原本打算開發該燃料的開發商陸續取消項目或縮減投資計畫,像是澳洲能源企業Origin Energy,10月3日就宣布取消在澳洲東部工業區生產氫能的計畫。
該公司執行長卡拉布里亞(Frank Calabria)表示,氫能市場顯然比預期要慢,而且成本投入甚多,但技術進步卻不如預期,「代表我們無法看到能夠對該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策的現實途徑。」
不只是澳洲的Origin Energy,就連挪威另一家企業Nel ASA也表示,位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Hy Solar Energy取消一筆1GW氫能設備訂單,該設施若開發順利,可望成為美國最大的氫能項目。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顧問公司Liebreich Associates執行長利比奇(Michael Liebreich)表示,除了上市公司取消氫能項目外,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在未公開情況下取消更多項目。但他認為,這反而是健康的情況,因為各界才能把時間、資金、人才集中在可行的項目上,而非是遙不可及的技術上。
然而,國際能源總署數據顯示,潔淨氫能的生產量預計在2024年增加超過40%,達到100萬噸,但這只佔全球氫能需求的1%。國際能源總署發現,若要供給足夠氫能,還有約300至400萬噸產能項目需要做出最終投資決策。
日本新任經濟大臣鬆口:重啟核電站至關重要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10月初宣示就職後,各界關注他的能源政策。競選自民黨總裁時,他曾力主全力淘汰核能,也是九位候選人中反核立場最鮮明的第一位,但路透社指出,他選上首相後,停止對「零核能」的呼籲,轉而提倡使用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並加強節能措施。
日本新任經濟大臣武藤容治則表示,將最大限度利用再生能源,也會儘量安全重啟核電。特別是在更多數據中心、半導體工廠興建完成後,電力需求將成長,「確保能源供應無虞,是日本經濟成長的最重要部份。」
去年日本電力供應中,太陽能、風能、水力佔1/4,其餘大部份油煤炭、液化天然氣提供,而核能約佔總發電量9%。目前日本運行中的核能反應爐有11座,約為福島核災前的1/5,但去年,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煤炭一共花費日本12.4兆日圓(約合新台幣2兆7000億元),佔總進口額11%,而且在通膨下,帶動日本生活成本上升,成為石破茂政府不得不解決的棘手難題。
而東京電力也打算重啟全球最大的柏崎刈羽核電站,但尚未得到所在地新潟縣批准。武藤容治表示,東京電力尚未解決當地所有社區的安全問題,但為了平衡供應電力、管理電價、減少碳排,重啟核電站至關重要。
美國氣候難民該往哪躲?最新調查指出這三州
颶風海倫(Helene)9月底橫掃美國東南部,引起人們格外關注:美國氣候韌性最強與最弱的州各在哪裡?科學團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針對美國本土48個州排名,顯示受氣候危機影響最嚴重的州,位在美國南部,特別是沿海地區。而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則是最安全的州,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倖免氣候變遷影響。
該份調查也顯示,美國有七個州會面臨極端高溫、乾旱、洪水、野火等氣候變遷風險,分別是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北卡羅萊納州、俄勒岡州、德州、華盛頓州、加州。這些州的氣候變遷風險指數,也比平均值更高。
面對各種危機,氣候難民該往哪裡去?該調查建議,想要躲避氣候變遷的人,應該避開美國東南部、加州,並前往東北部,那裡有氣候變遷風險指數最低的三個州,分別是佛蒙特州、新罕布夏州、麻州。
COP29拍板明年撥款氣候衝擊最深的小國,為何他們仍不滿意?
即將在11月舉行的聯合國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將就損失與損害基金進行細節討論,而這也是各個對氣候變遷責任最小,但受傷最慘重的小國引頸期盼。9月底在亞塞拜然舉辦的COP29預備會議中,損失與損害基金委員會正式聘請阿拉伯非洲經濟發展銀行(BADEA)總裁特別代表迪昂(Ibrahima Cheikh Diong)擔任該基金執行董事,預計在2025年將首度分發資金給小國。
事實上,損失與損害基金的設立歷經漫長奮鬥,不少小型島國、非洲國家和氣候倡議者過去30年一直關注此議題,終於在2022年埃及的COP27奠定基礎,各國達成協議,成立基金幫助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抵銷因氣候變遷引發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而小型島國、非洲國家等遭受氣候危機衝擊最大的小國,去年在杜拜的COP28取得勝利,會議一開始不久就做出歷史性決定,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一直到COP28結束時,該基金共獲得超過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26億元)的捐款承諾,但仍遠遠不夠,不少富裕國家對進一步捐款保持緘默。
損失與損害基金委員會的14個發展中國家表示,到2030年為止,每年仍需要額外的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2220億元),但《歐洲新聞》指出,這個數字可能仍低於實際需求,因為根據估計,2030年發展中國家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年度損失和損害可能達到約4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兆8888億元),而且數字還會持續成長。
法國展開數十年最大鋰礦開採,想擺脫對中國依賴
電動車熱潮下,各國也開始重視鋰礦開採。而法國阿列省(Allier)近期也打算展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鋰礦開採計畫,卻引發當地激烈爭論,不少人憂心可能帶來大量水汙染、能源消耗,也不希望採礦和加工過程使用的化學物品汙染環境。甚至還有些人認為,該計畫根本沒有必要,原因是法國礦業公司Imerys計畫到2028年以前,每年仍會提供足夠鋰礦生產電池,供應66萬輛電動車所需。
為了減少碳排,歐盟計畫2035年將禁止銷售新燃油汽車,並說服民眾轉向電動車,而該決策也讓歐盟更重視鋰礦,試圖在歐洲開採,不再完全倚賴中國。為此,各大企業正在德國、奧地利、葡萄牙等國推進新礦開採計畫,而葡萄牙是其中產量較為顯著的產地。
然而,整個歐洲大陸對鋰礦開採反對聲浪並不小,抗議聲音最大的是塞爾維亞。今年夏天,該國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通過新項目,向歐盟供應鋰礦。而在此反對潮下,開採鋰礦的步調是否受影響,備受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