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美國職業調查網站CareerCast發布的「2017前200大工作排行」,結果令人意外,不是大家熟悉的律師或醫生,第一名是數學系出身的統計師(statistician)。
近年大學講求產學合作與實務應用,不少學生和家長因擔心未來出路,選填志願時偏好電機、資訊、企管等熱門科系。但一直以來默默耕耘的基礎學群,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系,雖在應用面著墨不多,研究所升學率及就業前景,卻與熱門科系不相上下。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以數理化三大學科來說,無論是工學院或資訊學院,都是必修課的常見名單。理工科系的基礎是數理化,產業發展也來自數理化。
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陳淑慧分析,數理化學群幫學生培養邏輯思辨能力與基礎學科能力;這些能力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內功,內功扎實,要學拳、學劍、學刀,都很容易上手。現在資訊發達,若有扎實內功再加上學習態度,便容易發出更大的威力。
隨著趨勢變化,數理化學群也有愈來愈多的跨領域課程。
東吳大學理學院院長汪曼穎舉例,應用科技領域需求大,大家常聽到的永續能源、智慧機械、ICT與雲端領域等,都需要相關人才。化學系可結合生物科系跨入「檢驗與品保」領域,或是結合物理系提供「材料科學」的訓練;數學系可結合心理系解決「網路聲量與行為分析」的人才需求。
各領域基礎一把抓 釐清問題根源
通曉各領域基礎,是數理化學群的一大優勢。因為懂得原理,模擬情境、建立模型、發展研究都會更趨近現實。近來「全民coding」話題火熱,清華大學物理系牟中瑜教授認為,這是好現象,但程式設計就像英文、德文,是跟電腦溝通的基本語言。資訊科系教學生寫程式,但若不懂物理定律、方程式、流體力學等,製作的動畫就會不自然。要有基礎物理知識,才能讓作品趨近真實。
當學生進入業界,碰到問題時,有數理化背景的人往往能釐清源頭問題。牟中瑜觀察,這也是企業求才條件第一雖是相關專業,第二卻是數理背景的原因。
「注重基礎理論,再加上訓練扎實,基礎、扎實,才有辦法多元發展。」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系主任張宜武指出,數量化時代造就數學、統計、計算極大的發展空間。政大應數學系也跟上這股趨勢,與統計系、資訊管理系、資訊科學系合開「巨量資料分析學程」,培育兼具統計分析與資訊管理的跨領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