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偉哲市長帶領市府輔導原民品牌推動ESG展現獨特的文化價值與永續意義。左起: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主委、黃偉哲市長、嘉南藥理大學張翊峰校長。臺南市政府提供
「Tabe 札哈木樂原」為臺南市政府輔導及培育之原住民族品牌,以札哈木公園為據點,開拓原住民族產品通路。多年投入輔導資源,不僅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也為原住民創業者提供完整的培育和行銷支援,期望能活絡地方觀光經濟,同時達成原住民族文化永續傳承的目標。
原住民族傳統的生活智慧中,本就包含了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概念,這與ESG中的環境保護理念有著深層的呼應。透過嘉南藥理大學輔導品牌業者碳管理專業知識養成及培育,可以用科學化的方式,具體展現並量化這種傳統智慧的現代價值。
此外,原住民族在食材選用、工藝創作等方面,往往採用就地取材的方式,這種做法本身就具有低碳的特質。例如「瑪卡亞咖啡」使用的在地食材和傳統加工方式,不僅保留了文化特色,也自然形成了低碳的生產模式。而文創類品牌如「Nay工藝坊」、「原味台南文創坊」等,在進行傳統工藝創作時,多採用天然材料與手工製作。這些傳統工藝技術本身就是低耗能、低碳排的製作方式。
「Tabe 札哈木樂原」選址於安平,不只是考量商業效益,更重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這種文化場域的營造,可以透過ESG管理發展出更具永續性的營運模式。例如在空間設計、能源使用等方面導入永續概念,既能展現文化特色,又能實踐環境友善。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ESG對企業來說,是一個企業須全面盤點且長期執行的程序,需要企業盤點資源並設想營運過程中還會面臨哪些外部風險,建立對策後與上下游供應鏈密切合作溝通,ESG策略成為企業基礎的必修課,臺南市政府率全國之先推出商業服務業「ESG概念店」輔導計畫,引領業者朝向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邁進。
傳統生態知識系統(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TEK)是臺灣原住民族群珍貴的文化資產,透過世代累積與傳承,形成了獨特的環境智慧體系。從「Tabe 札哈木樂原」的實踐經驗來看,這套知識系統展現出強大的當代價值。TEK的核心精神在於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根據Berkes (1993)的研究,這種知識體系包含了生態觀察、生活實踐與文化信仰,是世代相傳的智慧結晶。特別在臺灣的原住民族文化中,這種知識往往透過口述傳統、祭儀活動和日常生活實踐來傳承,展現出極強的在地特色。例如,食品類商家運用傳統食材知識,不僅掌握食材的特性和採集時序,更懂得永續利用的智慧。文創類品牌則在工藝創作中,展現對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從採集、處理到製作,都蘊含著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這些傳統知識在現代永續發展中展現出重要價值。根據Huntington (2000)的觀察,TEK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遷調適等議題上,提供了獨特的在地觀點和解決方案。而Maffi (2005)則強調,維護這些知識系統對於保護文化多樣性具有關鍵作用。
在實務推動上,「Tabe 札哈木樂原」展現了如何將TEK轉化為現代產業價值。透過系統化的紀錄與創新應用,這些傳統智慧得以在現代社會中創造新的經濟和文化價值。例如,將傳統工藝技術發展為文創產品,或是將傳統飲食智慧轉化為特色餐飲。
這種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不僅保存了珍貴的文化資產,更為永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正如Gadgil等人(1993)所指出,原住民的生態智慧對於當代環境保護具有重要啟示。在臺灣的脈絡下,這些智慧更與在地文化和生態環境緊密相連。
「Tabe 札哈木樂原」品牌在ESG推動方向與預期效益上,其中「環境面」著重於原物料永續管理、包裝減量與循環,以及能源管理優化。「社會面」強調文化傳承與創新,透過人才培育及社區參與,建立原住民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結。「治理面」則聚焦於產品品質管理、誠信經營,以及風險管理制度,在輔導過程中開設「服務業運用數位工具,推動ESG以落實雙軸轉型」及「企業ESG永續課程之產品製程地圖」課程增進業者專業知能,加強品牌業者在ESG推動面向上,依行業別個別輔導製程地圖製作,作為後續產品碳足跡計算及減碳方式參考。
延伸閱讀:如何提升供應鏈碳管理?資策會與富士通攜手建立碳數據平台
針對「Tabe 札哈木樂原」品牌之碳盤查執行,對商家進行基礎培訓後,傳授碳排放相關知識,並建立統一的數據收集機制,考量到商家規模小建議採用簡化版的紀錄表單,降低執行門檻。依據不同商家類型分類管理。
食品類商家應著重於烹飪設備、冷藏設備的能源使用記錄,以及原物料運輸碳排的計算;文創類商家則需注重工作室的能源使用,以及材料採購與製作過程的碳排記錄。在數據收集方面,從最主要的排放源開始進行:範疇一包含烹飪設備、發電設備等固定源,以及運輸車輛等移動源;範疇二主要是外購電力的使用;範疇三則包括原物料生產、運輸及廢棄物處理等。每月定期收集水電費單、瓦斯費單等基礎數據,並記錄主要設備的使用時數。
調查過程採用標準化的記錄方式,透過水電費單、設備使用時數等基礎數據進行統計,並建立定期的查核機制確保數據準確性。其中,應用範疇涵蓋商品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從原物料取得、生產製造到配送銷售。在食品類商家主要應用於食材供應鏈、製程能源使用及產品保存配送;文創類商家則著重於原料採購、工藝製作過程及成品展售環節。

透過完整的範疇界定,協助商家掌握碳排放熱點,進而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依照食品類和文創類的不同特性,分別建立客製化的碳足跡盤查表單,考量商家規模小的特性,採用簡化版的紀錄方式進行追蹤管理。
針對食品類品牌業者碳足跡製程地圖
山家風味烤肉、卡碩美食坊、PULIMAN食創坊、AKIRA原品生活、紅色香椒手作工坊、瑪卡亞咖啡、ibu高山愛玉等食品類商家的碳足跡製程規劃,如下圖所示,主要從原物料、生產製造到儲存配送三大階段進行追蹤。
在原物料階段,包含農產品種植或採收過程中的土地使用變化、農業用水、肥料使用及農業機具的能源消耗,以及原料運輸過程的燃料消耗和原料保存的冷藏設備耗能。生產製造階段則涵蓋前處理過程的清洗用水、烘乾設備耗能,主要製程中的烹煮或烘焙設備耗能、製程用水,以及空調照明等基礎設施的能源使用。包裝階段則包括包裝材料的碳排放和包裝設備的用電。在儲存配送階段,主要考量成品保存時的恆溫或冷藏設備耗能,以及運輸配送過程中的車輛燃料消耗和配送包材的使用。


文創類商家碳足跡製程地圖
Nay工藝坊、原味台南文創坊、陶晚晚、雄哥文創工作室、qatjatjipi阿加吉比工作室等文創類商家的碳足跡製程規劃,如下圖所示,同樣從原物料、生產製造到儲存配送三個階段追蹤。
原料階段主要關注原料生產的間接碳排放、運輸過程的能源消耗,以及原料保存階段的倉儲空間照明和空調用電。生產製造階段包含前處理時的材料裁切設備用電、染色處理用水,主要製程中的手工藝製作工具耗能、輔助設備用電,以及工作空間的空調照明用電。包裝階段則包括包裝材料的碳排和輔助設備的用電。在儲存配送階段,主要考量成品保存時的倉儲空間照明和空調用電,以及運輸配送過程中的車輛燃料消耗和配送包材的使用情況。


碳盤查與碳足跡製程地圖的建立,因商家規模小且資源有限的特性,採用簡化而有效的執行方式。食品類與文創類商家分別建立符合其營運特性的減碳路徑,從設備能源管理、原物料供應到包裝配送等各個環節,逐步實現減碳目標。
「Tabe 札哈木樂原」作為臺南市原住民族文創產業的重要發展項目,在推動ESG及碳管理專案時展現出獨特的文化價值與永續意義。透過系統性的規劃,將傳統生態知識系統(TEK)與現代永續管理理念結合,不僅保存了原住民族群的智慧,更創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永續商業模式。
在ESG規劃方面,計畫特別注重環境保護、文化傳承與治理制度的平衡發展。透過原物料永續管理、包裝減量循環、能源使用優化等具體措施,展現環境面的承諾;通過人才培育、社區參與和文化創新,強化社會面的連結;並以產品品質管理、誠信經營等機制,建立完善的治理架構,讓原住民族傳統智慧融入現代永續經營理念,創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環保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