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學校永續案例

「地表最強清道夫」助減碳!耕莘專校用黑水虻玩轉循環經濟 

黑水虻成蟲。耕莘專校提供

|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呼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以「在地關懷」「健康促進」「產業鏈結」及「永續環境」為方向,落實社會責任的努力與決心,其中關於循環經濟六級產業之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獲教育部連續四期的USR計畫支持,致力於循環利用、減少碳排與地方創生。

賴清德總統上台後,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誓言對抗溫室氣體,也重新設定「台灣2050淨零路徑」,企圖於2030年減少28%的碳排放。綜觀淨零路徑的「十二項關鍵戰略」,大體來講,可歸納成兩大方向,即減少碳排和增加碳匯(carbon sink)。

地球運轉了45億年,一直都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其中,自然碳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植物行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葡萄糖,累積在枝葉根莖,供其他動物取食利用,將「碳」匯集在生態系中,是廣為人知的「綠碳」。此外,海洋透過:溶解泵、生物泵、碳酸鹽泵等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帶入海洋內,是目前最大的自然碳匯,我們稱之為「藍碳」。動植物死後,體內的碳埋在土壤內,供微生物繁殖或轉化為煤炭、石油等,我們稱爲黃碳。

淨零兩大路徑:增加碳匯、減少碳排

自然碳匯,包括綠碳、藍碳、黃碳,形成一個很大的「碳」匯集緩衝區,使碳循環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循環利用,是地球能達到碳平衡的重要因子。所以,增加碳匯和減少碳排,是淨零路徑的兩大幫手,雙管齊下,才能加速淨零目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種樹造林,是常見的增加碳匯方法。報載,今年(2025)2月7日,全國首例,台積電和臺中市政府合作造林,估計30年內,可以創造1000餘噸的碳匯。2022年全國碳排總量28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扣除自然碳匯21 MtCO2e,淨排放量為264 MtCO2e。相較之下,種樹造林所創造出的碳匯,可謂杯水車薪。

耕莘專校USR計畫:黑水虻循環經濟

耕莘專校第四期USR計畫納入黑水虻循環經濟,黑水虻是僅次於蜜蜂對人類最有益處的昆蟲。黑水虻以腐爛的動植物為食(例如廚餘、酒糟、豆渣、汙泥等),長大後的蟲體具有豐富的營養可以作為飼料,蟲體脂肪可以提煉生質柴油,蟲糞則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科學研究顯示,利用黑水虻處理廚餘,可以把廚餘的營養,轉化為蟲體的蛋白質、脂肪、幾丁質,相較於堆肥法,可以減少70%的碳排放。另有研究顯示,比較黑水虻和堆肥法處理廚餘,黑水虻處理法,甲烷(CH4)排放量減少600倍,氧化亞氮(N2O)排放量減少1,200倍。

圖/利用黑水虻處理廚餘,可以減少70%的碳排放。取自莘欣產學聯盟臉書

黑水虻不只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增加碳匯,處理廢棄物後長大的蟲體,可以作為飼料,蟲糞作為肥料,將「碳」匯集在動植物體內,形成碳循環。因此,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綠、藍、黃碳外,還有一種兼具減碳和增匯的自然力量,有著「地表最強清道夫」之稱的黑水虻,可以說是自然碳匯中,一閃而過的黑影,可暫稱之為「蟲碳」。如何利用黑水虻,協助達到「2050低碳淨零」的理想,應是台灣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取食廢棄物長大後的蟲體,又可以被其他動物取食,形成棒打老虎雞吃蟲的生態循環,將「碳」鎖在生態系中,形成自然碳匯,其功能宛如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兩相比較,黑水虻的碳捕捉效率,又比植物更高。此外,黑水虻體內具有抗菌肽,可以將有機廢棄物中的病原體滅菌,減少公共衛生傳播風險。

養蟲的旋轉圓盤自動化飼養器,得22國發明專利

台灣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石正人,歷經十餘年的研究,開發旋轉圓盤式自動化飼養機器。此自動化飼養機器,利用重力原理,將飼養盤依蟲體實際生長曲線,由小到大依序堆疊起來,形成圓錐形構造,可以大量減少所需的人力與空間。小蟲自上方投入後,隨著飼養盤旋轉,逐層往下掉落,同時達到降溫和通風的目的。採用模組化裝配,可依據每日需要處理的有機廢棄物量,彈性裝配,因地制宜,達到就地處理、就源處理、即時處理、節能減碳等目標。目前已經獲得22國發明專利。

圖/可彈性組合的模組化AI自動化黑水虻飼養系統。耕莘專校提供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已連續執行四期(107~116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成果深獲各界肯定,尤其以「農棄物再利用」循環經濟USR計畫,發展「從產地到美麗」、「從泥巴到嘴巴」、「從酒精到現金」以及「從廚餘到黑金(黑水虻)」,藉此促進地方循環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民與社區多元收入,實踐地方創生「產官學跨域共創商機」的合作典範,也為高齡社會創造青年返鄉發展的契機。

延伸閱讀:告別煩人蒼蠅!這家農場廢棄物變綠金,讓鄉下旅遊不掃興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