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結束後,全球逾130個國家喊出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卻引發另種現象「綠色通膨」,或稱「氣候通膨」。它會造成哪些衝擊?
- 綠色通膨(Greenflation):全球推動綠色經濟、節能減碳政策時,造成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推升原物料與終端價格,導致通膨
- 走向綠色經濟的速度愈快、愈緊急,短期成本也愈高
俄烏戰爭下突顯歐洲及全球能源議題,再加上升息等影響使得各國通貨膨脹率來到40年來的最高點,促使各國不得不面對能源政策的轉型與改變。
《彭博》報導指出,在能源轉型的爭論上,一直存在「我們需要綠色或乾淨能源,來因應氣候變遷,而家庭和企業也會從較低的能源價格從中獲益,」這樣的主導論點。
當然,不管是乾淨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愈多,同時滿足能源需求,家庭、企業勢必能從較低的電價獲益。然而,較少被提到的是在轉型的過渡期,恐面臨「綠色通膨」。
什麼是「綠色通膨」?
今年初,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提到「轉型是必要的」,但她同時也警告,這可能連帶導致通貨膨脹。
身為經濟學家的施納貝爾認為,「綠色通膨是非常真實的,而且它不是暫時的,有可能情況會變得更糟。」
愈來愈引發擔憂的「綠色通膨」(greenflation),指的是在全球政府推動綠色經濟、實施節能減碳的政策,並以新的綠色經濟服務與產品取代舊有模式時,推升了原物料(例如金屬)等價格,也迫使企業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甚至是轉嫁給上下游供應鏈與消費者。環環相扣之下,就整體推升了物價,引發全面性的通膨。
國際金融研究所(IIF,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就指出,全球推動綠色經濟、節能減碳,一來是要增加對綠色能源的需求。二來是要把環保標準提高,減少對礦山、冶煉廠等投資,不僅造成供應減少之外,更導致原物料、金屬以及農作物等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同場加映:物價上漲沒完,氣候通膨又來了!全球為「綠犀牛」埋單
面對「綠色通膨」來襲,首當其衝的正是能源產業
對此,施納貝爾呼籲面對綠色通膨,各國央行需要有所應對。在今年3月底,她發表關於「貨幣政策與氣候變遷」的演講中,她解釋我們正面臨能源通膨的新時代,在這之中有三個截然不同,但彼此相關的衝擊。
第一個衝擊,是和「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損失有關。隨著極端氣候事件、天災等頻傳,也衝擊著相關的經濟活動與糧食等價格。舉例來說,部分地區的異常乾旱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外,也對努力維持生計的人們造成沉重的負擔。
第二個衝擊,即「化石通膨」(fossilflation),是最近歐元區通膨強勁上升的主因。今年2月,能源佔歐元區整體通膨率的50%以上,主要反映油、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上漲。
在過去幾十年以來,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還未大幅降低。以2019年來說,石油、天然氣仍佔歐元區能源使用總量的85%。
第三個衝擊則是「綠色通膨」。隨著愈來愈多公司透過調整生產流程,來減少碳排放。但大多數綠色科技和技術需要大量的金屬和礦物,如銅、鋰和鈷。尤其是在這段能源的過渡時期。
像是,電動車使用的礦物質是傳統汽車產品的6倍多。離岸風電廠需要的銅是燃氣發電廠的7倍以上。無論選擇哪條減碳的道路,在未來可預見的是綠色科技對金屬和礦物仍有龐大需求。
然而,隨著需求的增加,在短期和中期的供應上勢必也將會受到限制。最後,施納貝爾也強調,當愈快速地、愈緊急地走向綠色經濟,在短期內的成本也就會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