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調查

從鯨豚救援到地方創生,成大獲在地肯定,日本大學更慕名前來取經

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成大鯨豚中心成為台灣鯨豚資料庫與教學重鎮,獲得多國組織高度重視。黃菁慧攝

|

從鯨豚救援、地方創生,到創新教學、國際交流,成功大學將社會責任融入教育現場與在地脈絡,展現深耕地方的決心與高教實踐的無限可能,堪稱台灣大學USR推動的典範。

2025《遠見》USR獎百家爭鳴,在全台67校大專院校215件參賽方案中,國立成功大學再度穩坐龍頭,以入圍8項評比、全數獲獎的傲人之姿拿下大滿貫,一舉榮獲雙首獎、5楷模獎、1績優獎的耀眼成績! 

《遠見》USR首度新增的「永續課程組」,就由成大「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拿下首獎,以跨學院78名老師與跨行政單位共推必修學程的龐大資源,並整合在地商家120多名業師來共同教學,設計出成大校園與大台南地區迭代更新的大小尋根路線,讓學子透過走入文化場域追本溯源而產生認同感,未來可以更自主的以社會關懷和責任視角為專業職志加分。 

「『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方案,則在成大沒有海洋系、獸醫系等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早在1992年就投入鯨豚救援與解剖工作,並分別於2009與2022年成立「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成為全台唯一同時擁有研究及教育展示場域的鯨豚救援組織,讓台灣在鯨豚保育、海洋環境及維護海域食物鏈生態等國際議題上,擁有能見度與研究建樹,因而榮獲「生態共好組」桂冠。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93年如一日,致力推動社會責任 

得知學校一次囊括8項大獎,成大校長沈孟儒即便開心,仍謙遜地說:「我想是因為成大做USR已經93年了。」原來成大創立之初,創校校長就強調高教從不只是傳授知識的殿堂,而是推動台灣前進的公共資產,自然應履行社會責任。因此,成大長年致力走出象牙塔連結社會,成立一級跨域研究中心與補助計畫,並以升遷與升等考評來鼓勵師生積極投入。 

經過調查,成大2800多項相關SDGs的課程專案中,1300多名執行教師內,有300多位成就感十足,充滿正向回饋,這對學生而言無疑是終生受用的身教學習。 

以「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為例,專案負責人、成大副校長陳玉女自學校2015年推行人文十年計畫之際,便決心打破壁壘分明的九大學院,領先全台開設獨樹一格的全校實體必修課,藉最初規劃的12條路線,以校內「大學城」象徵18歲新生一語雙關的成大人之路;到範圍遍布大台南的「府城」路徑,由老師帶領學生探索百工百業;以及將在地文化串連國際的「熱蘭遮城」動線,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修課選擇。 

圖/成大的USR方案「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黃菁慧攝

商家尋求加入,國外也前來取經 

然而,由於此課程路線相當多元,又是大一必修課,需動員大量的師生和行政資源,更得連結地方企業或店家,工程龐大。陳玉女坦言創課初期,來自於學生、在地店家、老師之間的磨合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培育老師教學備課及帶團方面,前製作業複雜度不小。 

後來在陳玉女協同文學院協商奔走下,與在地商家共創課程,並聆聽學生想法來優化,漸漸衍生出一條條升級版的文化路線。 

此外,在師培方面,成大也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劇本,讓參與老師先接受培訓、飽讀文獻,並實際踩點和拍攝教學影片,同時還如同旅行社般,細膩地踩線、演練,終於一一消除疑慮,而大受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原屬夕陽產業的商家,在經由加入的專案運作後,找出了百年家業的新出路,更有未參加商家前來請求加入計畫。 

風行草偃的不只在地店家,全台亦有30多所學校盼複製成大專案,以開設相關學程。 

日本的早稻田大學與多所高中,甚至還慕名而來向成大取經,希望能設計海外交流的專屬路線。後來連台南市政府各局處與樂齡大學,都期待成大推出客製化之旅。 

「『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方案,則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回首過去30年,處理過390多起600餘隻鯨豚擱淺事件的中心主任、成大生科系教授王浩文不諱言:「過程艱辛,但總要有人接棒做該做的事。」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志工進行鯨豚救援實作的演練畫面。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提供
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志工進行鯨豚救援實作的演練畫面。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提供

非相關科系,仍打造出鯨豚專業團隊 

該團隊皆非直接相關科系,在面對保育動物法規、動保與政商立場等敏感議題,長年都背負著沉重壓力,運作之初,還因經費、人力與經驗匱乏,只能尋求居民或上網召募志工協助。為救活鯨豚連五日只睡六小時,一度累到無法起身,但團隊上下依舊在能力、資源都有限的情況下,趕往第一線搶救。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隨著林務局補助成立具復健醫療設備的「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以及成員先後遠赴美國受訓,學習收容鯨豚等專業技能,團隊終於從初期大多的死亡處理達成今日幫助數隻鯨豚重返大海的輝煌紀錄。 

未曾停下保育腳步的王浩文,亦讓每隻離世的鯨豚都發揮生命最大價值,包括2004年於台南市爆炸而震驚國際的抹香鯨,每每他都迅速連同獸醫解剖、採集器官,憑科學證據的精神調查重組出可能死因,以利國家保育政策,能藉由最具規模、系統的研究數據來永續發展,並不惜以浩大工程製作骨骼標本,讓台灣鯨豚典藏資料庫的教學展示基地,得到多國相關組織的高度重視,密集展開課程與人才的跨國交流。 

圖/王浩文浩大工程製作骨骼標本,讓台灣教學展示基地受到國際重視。黃菁慧攝

誠如一生鑽研寄生蟲而與鯨豚團隊結緣的成大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辛致煒表示,日本多所學校與成大交換學程,相互推動青年朝種子教師之路邁進。而鯨報20專案也是以鯨豚文化為主題的深度路線。 

為協助學生親臨鯨豚曾擱淺的海域,團隊還與相同理念的電動機車Gogoro合作,未來亦不排除與共享汽車聯手,讓國際生也能共乘參與。 

另外,團隊也將AR、AI與3D立體建模等科技融入教學,讓校園歷史景點「榕園」上出現一隻遨游的AR鯨魚,盼讓學生從目睹、碰觸標本的驚嘆,因復原技術而接連發出活用的讚嘆,深刻感受海洋保育工作與科學傳承的刻不容緩,讓台灣學術人才的影響力能穩站巨人肩膀,為生態共好貢獻永續量能。  

國立成功大學
校長:沈孟儒  
2025得獎方案:
▊大學永續報告書組楷模獎  
▊永續課程組首獎∣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  
▊產業共創組楷模獎∣產學大聯盟「以氫代碳」幫助台灣邁向碳中和
▊福祉共生組楷模獎∣全民科技防疫:AI智慧偵測登革熱防疫預警系統  
▊福祉共生組楷模獎∣共創樂智友善社區-成大屏東縣好厝邊  
▊生態共好組首獎∣「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  
▊生態共好組楷模獎∣成功遙感治碳-嘉義AI淨零  
▊在地共融組績優獎∣相伴2026:互為主體、互利共好、底蘊再創  
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符合SDGs:
4優質教育、6潔淨水資源、11永續城鄉、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14海洋生態  
「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符合SDGs:
4優質教育、14海洋生態、17全球夥伴關係  

延伸閱讀:《遠見》USR獎競爭激烈!215件報名創新高,40校抱回67項大獎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