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獨家專訪/企業ESG要加速擴散,大師喬治.塞拉分:組織內部「這點」需一致

喬治.塞拉分巡迴全球宣揚ESG理念,讓各大組織得以透過新思潮的淬鍊,加速轉型。攝影/Russ Campbell

| 攝影 蘇義傑

全球ESG研究權威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將於8月29日出版新書《目的與獲利》(Purpose & Profit)。出版前夕,他接受《遠見雜誌》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越洋專訪,暢談ESG最新思潮。以下是訪談精華摘要: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你的新書書名為《目的與獲利》。過去台灣企業界比較少用「目的」。目的是什麼?企業該怎麼創造?

塞拉分答(以下簡稱答):企業發展ESG的目的,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卻也是最撲朔迷離的。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目的」。

首先,目的不是你可能在總部的牆上看到的文字,也不是在會議期間做出的聲明,目的是組織內部員工心中有關於工作意義和影響的信念。

企業目的有許多內涵,包括一致性的員工信念、組織試圖追求的方向、員工是否被授權幫助企業為該目的做出貢獻,以及該目的的明確細節等等。不過我認為,最關鍵的是,企業如何在組織內部維持全體一致的動能,因為現實中經常發生的是,管理層可能會說一套,但實際做出來又是另一套。

組織要建立這種一致性的信念,才能塑造出一種強烈的感受,從管理階層到中階主管,甚至是組織中的每一份子,這種擴散力量才能幫助公司建立更強健的企業文化。

優化企業文化,創造一致性動機

問:為什麼一致的信念和共同的價值如此重要?

答:很多傑出企業都很重視企業文化,文化的作用是在員工之間創造一致性,也創造一種強烈的工作動機。當企業面臨競爭時,企業文化所發揮的引導作用就如同天空中的北極星之於旅人,告訴組織中的成員什麼是優先事項,而且應該往哪個方向才能達成。

問:有沒有塑造目的的成功例子?

答:企業必須透過組織文化創造其目的性,不管在任何地區、文化,或是供應鏈型態,都是必須的,而這樣的企業,東西方都有,我覺得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寧德時代都是好的例子。像特斯拉就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加速過渡到可持續性的能源。寧德時代也類似,它的主要任務是降低電池的成本,但目標同樣是追求能源的永續發展。

問:對於還沒有明確企業目的的公司,要怎麼開始建立?

答: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許多公司經常可見到一種錯誤,就是在沒有正確理解組織競爭地位的情況下,試圖從外部給組織強加一個目的,並採用一個實際上不適合公司的企業目的。

要理解企業宗旨,你需要回頭來思考組織試圖努力的方向、組織的競爭地位、戰略是什麼?是什麼讓員工在早晨醒來時,感受到強烈的使命感,並試圖去達成?這就是目的如何誘導組織實踐的方式。不同公司在不同的環境中運作,他們面臨的環境和挑戰各異,所以公司的目的應該反映各自的獨特情況。

業務執行、長期戰略須保持平衡

問:你會給企業什麼建議,以形塑企業的目的?

答:企業必須先反思以下問題:我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什麼?為客戶或消費者存在的目的為何?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我們正在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問問自己,如果我們能擴大業務和生產服務,如何真正對社會產生更積極的影響,建立一種促進達成相關目標的機制。

問:通常落實ESG需要長遠布局,但CEO也背負獲利的短期壓力。如何兼顧獲利與長期發展?

答:這的確是管理階層巨大的挑戰。一方面要在短期內展現績效,證明自己的能力,但真正重要的是你的長期承諾,你要把企業帶向何處?

與ESG相關的諸多項目,在初期可能需要大量投資,也會影響到獲利。但我們看到許多例子,能抵擋住短期的壓力,公司就能翻轉獲益,因為他們建立更好的聲譽,變成更好的組織、更有長期性的競爭力,甚至可以進一步做長遠的布局規畫和投資。

所以,我要提醒CEO們,短期利益實際上會導致對長期競爭力的損害,尤其是當企業面臨衰退壓力時。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我認為,關鍵並不在時間長短,而是CEO必須致力於降低兩者之間的矛盾,並在短期業務執行和長期戰略計畫間保持平衡。

微軟協助客戶創新,帶動自身成長

問:在你的研究中,有沒有看到兼顧短期獲益和企業長遠發展的範例?

答:我認為微軟(Microsoft)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創造了極高價值,他們的產品影響到非常多使用者。

然而進入21世紀,微軟面臨到很大的挑戰,很多人覺得他們太依賴視窗系統(Windows)的獲利,公司出現衰退危機,所以大家開始質疑微軟的前景,認為公司的方向不明,未來的發展堪憂,但實際上微軟的客戶仍然不斷增加,利潤也在提升。

所以他們嘗試轉型,並創造新的收入。帶領微軟轉型成長的關鍵人物,正是現任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其展現出的遠大目標令人印象深刻。他自問: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公司目標?他認為,領導者不該只想著如何賣出更多現有的產品,而應該思考怎麼樣才能使客戶透過企業所銷售的產品,達到他們追求的目標,解決他們的問題?

一旦領導者能夠採取這種長期利益導向的觀點,之後提出的各項行動,像是微軟推動的雲端運算,就會成為更直接的商業機會。

我要強調,微軟的執行長沒有執著於如何賣出更多的微軟產品,而是轉向協助客戶參與數位轉型的浪潮,這樣的態度導致微軟的創新和新一波的成長。

左起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塞拉分、《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及《遠見雜誌》副總主筆張彥文。蘇義傑攝
圖/左起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塞拉分、《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及《遠見雜誌》副總主筆張彥文。蘇義傑攝

亞洲企業推動ESG,須強化溝通力

問:亞洲企業也開始重視 ESG,和歐美企業相比,你對亞洲企業有什麼觀察?

答: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我跟亞洲企業有相當多的接觸,包括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等國,很多都是大型跨國企業。我認為,許多亞洲企業在ESG的表現十分傑出,卻並未得到國際的充分認可。

為什麼?主要看我們採取什麼指標來衡量企業的長期價值,如果是採用傳統的價值標準像是策略、原則、執行等層面,許多歷史悠久的亞洲企業可能會得分偏低。

但如果換個角度,這些公司之所以存在多年而不墜,是因為他們在某些面向表現傑出。例如為客戶創造特殊的價值、或為員工創造了一個富有成效的工作環境等。舉例來說,我曾經去韓國參訪汽車製造商,我發現他們正在發生驚人的創新,嘗試生產價格合理、安全,而且還具備出色性能的汽車。

另外,像印度的阿達尼集團(Adani),這家公司從進出口貿易起家,逐步轉型為全世界最大的再生能源公司之一。包括台灣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投入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等領域。當然,我相信這些企業仍然有成長改善的空間,但我認為這些亞洲企業在投入ESG面向上的努力,值得國際間更多的注目和肯定。

問:那麼亞洲企業如何改善ESG的國際形象?

答:溝通很重要,現今對企業的要求是提升透明度,並且積極對外說明他們對社會能夠產生的正向影響力及價值。

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投入ESG相關研究多年,也在商學院任教,發現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問題,就是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如何衡量企業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發現這些影響,因此很難理解哪些類型的影響比其他的影響更重要,我們也就很難對世界各地的企業進行正確的描述和評估。

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想要進入一個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企業工作,但他無法掌握相關訊息時,就會錯失機會,對於企業利害關係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足夠的訊息來評價企業,同樣會讓人無所適從。

組織扁平化,有助吸納更多人才

問:能否說明對外溝通的實際作法?

答:我有三項建議。第一,找到有影響力的成果,並且積極對外溝通企業推動ESG的影響力,不只說明你的意圖,而是要有一個堅實的框架來溝通。

第二,企業必須將這些具有影響力的成果當做優先事項,並思考如何利用這樣的競爭優勢,擴大產品和服務的規模,及讓人人都能負擔得起。這些都是ESG架構中,衡量企業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第三,企業應該更深入地照顧員工,讓組織更扁平,減少層級。現在許多知識型的組織,都在致力於組織的扁平化,不但可以吸引更多人才,還能夠讓員工主動成為公司的形象大使,這是對外溝通時,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問:你的新書《目的與獲利》(Purpose and Profit),你最喜歡哪個章節?

答:這本書是我致力於ESG相關研究及與諸多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會的匯整,整個醞釀長達12年,要我挑選其中一個最喜愛的章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就好像你問我最愛哪一個孩子一樣。不過如果一定要選,我想會是最後一章,這章談到個人是否與組織契合,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章節,對我個人也意義重大。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而且你的選擇可以創造社會的改變。就像我常常問我的學生,對他們來說,什麼是更重要的?是你目前工作與你人生目標的契合度,還是未來的發展?

這種思惟可以讓人更自在地選擇生涯道路,如果你考慮的不是一開始工作的情況,而是日後發展,就不會受困於選擇。你可以改變組織,也可以離開。你可著眼於整個發展軌跡,不必擔心眼前的情況。又或許你寧可選擇契合度低,但能發揮影響力的地方,在日後促成改變。

《目的與獲利》一書,作者/喬治.塞拉分,天下文化8月29日出版
圖/《目的與獲利》一書,作者/喬治.塞拉分,天下文化8月29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