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山明水秀的高雄美濃,龍肚國小的學生數不到兩百位,但他們的營養午餐卻很特別。從 2005 年開始,龍肚國小在校外租了塊四分地、由老師帶著學生以有機方式種植稻米及蔬菜,收成後再做成營養午餐。孩子們把這些友善種植的經驗回家分享給務農的長輩,也更能感受食物的得來不易,不知不覺中,知識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農業也悄悄產生質變。
無獨有偶,位於新竹縣北埔的南埔村,是新竹縣北埔國中食農教育的場域,學生們在這裡種植蔬菜,並親力進行田間管理,播種、除草、採收,樣樣自己來。收成的蔬菜,除了成為營養午餐上的佳餚,也提供給社區老人共食的食材之一。
北埔國中與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並非個案,而是如點點繁星在台灣島上遍地開花。從政府單位如農委會、各地農業局,到民間單位如主婦聯盟、樹教育基金會、各地《食通信》等等,對於農業的反思近年來已經成為一股新的社會思潮。農村凋零、農產過剩、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汙染,以及人與土地的連結等等問題,產生新的討論與動能,進一步帶動台灣農業開啟新篇章的可能性。
青年返鄉 用青春與知識注入活水
19世紀末,德國青年經歷一場「漂鳥運動」,學習候鳥精神,漫遊於自然中學習生活的真理、在自然中歷練生活的能力。而21世紀初的 2006 年,台灣農業也展開了一場「漂鳥計畫」,透過吸引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生產,成為台灣新農業的始動。
於是,一開始社會還會對類似「博士生放棄高薪回鄉務農」這類標題感到聳動,但接連的「醫生務農」、「科技新貴務農」等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青年投入農業的案例愈來愈多,成了這個世代的新常態,而這些青年帶著良好的教育水平、跨產業的知識與經驗,在政府有計畫的輔導之下漸漸茁壯。
農委會自2013年開始投入「百大青農」計畫,透過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資源,為青農解決農地、設施興建、經營資金、技術提升、加工研發、行銷等問題,也提供五年零利率專案貸款等協助,以第一屆百大青農成果來看,累計動員超過5,660專家輔導人次、設施設備補助超過2,480萬元、協助申請專案農貸超過1億3,900萬元、導入新品種或技術超過180項次、協助產品或故事設計超過260件、導入資訊或自動化系統超過30項、補助創新加值經營企劃執行超過400萬等資源。讓百大青農擴大規模超過500公頃、產品通過驗證超過240項、加工研發超過100項、通路拓展超過350項,整體產值平均提升61%。
若以地方為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從2012年起開辦「型農培訓班」,與各區改良場、農會等策略聯盟,結合生產技術以及軟實力的培訓,成功塑造「型農大聯盟」,不僅重塑農夫的職業形象為有理想、策略又能兼顧生活品質的型農,也改變農業產銷模式,提升農業價值。
不只生產 更要生態
退休的臺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曾在2010年論述:「台灣農業是加護病房式的農業,持續使用農藥、化肥,已經讓台灣農地快死透了,只剩下這兩者在維持住表象的生命。」但是這提醒並未在社會上引起廣大迴響。直到2011年開始,台灣掀起一股風起雲湧的食安風暴,從2011年起雲劑含塑化劑、2013年毒澱粉、胖達人人工香精麵包、大統混油,以及2014年的劣質豬油等事件,影響擴及民眾自身健康安全,「有機農業」、「友善耕作」這才逐漸大聲起來。
歷經多年討論,終於在2018年5月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除了明確定義有機農產品及其驗證,也將促進國內有機農業永續成長,並兼顧產業輔導、產品管理,以及與他國的雙邊有機同等互認。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台灣農業未來將「不只有生產,更要保存生態多樣性。」
不過,據農委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有機耕作面積7,778公頃、友善耕作面積1,423公頃,加總為9,201公頃,僅占全國耕作面積的1.1%,代表即使呼聲大,慣行農法仍是佔了大宗。
如何持續增加台灣有機農業的比例,輔導農民轉型?
農業大縣雲林以「教育」著手。雲林縣政府自2012起開辦有機暨設施專班,歷經6年培育,結訓學員達915人,畢業後從事有機栽種並取得驗證的學生會再培訓為有機農業種子教師,透過農場診斷給予新學員建議,減少新手不得其門而入的困境。而高雄市政府則是投入大量的資源在輔導能量上,從2012年起辦理「高雄安全農業城市產銷履歷驗證及推廣計畫」,輔導農民取得產銷履歷驗證,推動至今通過驗證的農戶數有了近九倍的成長,2018年達到了971戶 ,並蟬聯五年全國產銷履歷驗證通過戶全國第一。
在民間,主婦聯盟更早在1993年便從米和葡萄的「共同購買」開始,直接向農友訂購農產品,並訂定「自主管理辦法」及相關規範,從堆肥教作開始,陪伴農友一步步轉作友善耕作,讓土地及環境得以永續發展。
生產專區 冷鏈中心助外銷
每當香蕉出現盛產情形,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台灣香蕉這麼好,怎麼不賣到國外?」台灣的香蕉在1960年代的確是外銷霸主,曾經在日本市占率高達八成,但如今台灣香蕉在日本的市占率僅剩1%,完全不敵菲律賓的93%。
台灣具有優質農產品的研發技術,像是著名的香蕉研究所就是優質種苗的研發所,但品種優良不夠,還需要依賴成熟的採收、集貨、冷鏈、運輸技術,才能將品質一致的農產品送往國外銷售。為了根本上解決此問題,農委會在2018年宣布,在五年內將斥資10億元,在北中南東打造「農業冷鏈物流中心」,透過完善的採後處理,讓農產品能夠穩定外銷品質,並解決國內產銷失衡問題。
加工升級帶動品牌價值
台灣知名的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發跡於南投,與中南部農民們以契作方式,每年約生產300公頃面積的土鳳梨,透過品牌行銷、包裝加值的方式,讓一顆鳳梨酥在日本可以賣到85元高價:近年也研發出「蜜豐糖蛋糕」,特地前往台南玉井找農民契作甘蔗,委託生技公司以「薄膜透析萃取」的技術製糖,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其他如香蕉乖乖、各種融入在地元素的精釀啤酒等,由於青年農民的加入,品牌概念漸漸在農業中發酵。這些新的跨界組合不僅在台灣各地蔓延,形成新的文創商品,甚至也擁有比生鮮農產更具有外銷的競爭力。加工突破了小農經濟的限制,透過新的合作經濟鏈,農業力量才能不斷茁壯。
用教育打造下一輪食農盛世
農業、土地、食物,並非僅止與一個國家的GDP相關,也絕非只是政府的「國安問題」─這是一場跟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革命,而一場革命,不能沒有人民的參與。
長期以來台灣多數人對農業抱持著冷淡的態度,因為整個社會往往僅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發展當作是新的趨勢,卻忘記土地上發生的每一個改變時,農業淪為超市上的一個標籤、一個價格,產業怎麼可能有機會興盛?
「食農教育」指的是「食育」和「農育」的結合,源自日本:「食育」講的是正確飲食觀念,「農育」則是身體力行的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兩者並行,讓人加深與食物的連結,進一步強化人與土地的連結。
在台灣,推動食農的團體正遍地開花。像是台灣各地推出的食材情報誌─食通信,透過貼身採訪生產者,將生產者的故事與讀者產生連結,並透過食材的寄送邀請讀者品嘗滋味,最後再以社群活動讓生產者與讀者間建立實際的連結;或是水保局與禾樸文旅合作推出「好食曆」、「低碳里程」等桌遊,透過桌遊的遊戲設計,讓玩家在過程中體驗從前農村照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模式,輕鬆學習節氣與作物的相關性,以及反思集中飼養、大量製造會產生的氣候破壞,並鼓勵玩家選擇在地、當季、友善種植的食材。
台灣農業的未來在哪裡?又何去何從?
台灣的農業未來在每個人的心裡、在知識裡,當心中有對於土地的關懷與認識,則每個人開始尊重農業的專業與尊嚴,進一步便能帶回更多願意返回土地的務農青年;有了青春與知識的土地,便會滋長出優良的作物,以專業方式經營農業市場,漸漸汰換老舊的耕作方式,並以加工及外銷為農產品加值。
台灣農業的未來,在每個人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