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準備收攤的老店,我都會講:『你們不能倒,因為你們的品牌不是你們家的,是公共資產,不要以為你們能做50年、100年,是自己厲害,有沒有想過,這是多少人、幾代人支持你,才有的成績?』」
先前與台北商業大學合辦「夜市大學」,並在該校擔任客座教授的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總是這樣鼓舞老牌店家。他一直主張,「好店,有活下去的責任!」
只是,當前困境該如何解?《遠見》走訪了十幾位企管、餐飲、觀光專家與商圈理事長,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要活,得從政府政策、通路型式、人力傳承、營運工具、財務規劃……,統統革命起。
1. 政策革命〉商業扶植與管理更靈活
由於這波歇業潮不少是受政策所累,因此政策改革很受期待。
例如交通部鑑於陸客減少,衝擊觀光,祭出針對評鑑優等以上的觀光遊樂業,可減免房屋稅、地價稅五年,但其實業者更希望看到吸引「非陸客」的外國旅客政策。
一位觀光業者指出,除積極擴大東南亞國家免簽,也可思考輔導建立穆斯林飲食認證機制?是否也該學學泰國,利用高CP值的服務(如醫療或醫美)及南台灣的太陽,把攬客觸角伸向北歐?
而且退休軍公教年金上路後影響國旅,立德飯店董事長林樹波建議,何不發給旅遊券,刺激他們消費?
2. 思惟革命〉與環境為友 找出雙贏
林定國表示,台灣人愈來愈重視居住品質,許多店家因此面臨比過去更大的挑戰,要更重視改善噪音、環保、交通。不少商家均面臨樓上住戶抗議,更有不少夜市因為「鄰避效應」而沒落,包括寧夏夜市都曾歷經險被居民要求退出騎樓的艱困時代。
曾有一度,政府計劃將寧夏夜市地下化,林定國驚覺行不通,因為攤商幾乎都是做吃的,地下化後,用餐空間受限,可能還得禁用明火,而排煙也會是個大問題。
他更指出,政府往往事情都做一半,把現有攤商地下化後,卻放任許多新攤商在地下商場的地面入口擺攤,誰還會走到地下買吃的?「我不要步入士林市場和龍山寺的後塵!」林定國說。
寧夏夜市最後轉向市府申請封路,把攤販從兩旁的騎樓移到路中間,不但順利地規避了打擾鄰居的缺點,也保留了露天設攤的「夜市本色」。
然而,在食安事件頻繁下,夜市的食材、環境清潔成為眾矢之的,一度讓許多顧客望之卻步,為此林定國推動攤商公告食材履歷和卡路里,更率全台灣夜市之先,使用地下油脂節流器,藉著媒體報導,塑造出「最環保、最食安」的夜市,化危機為轉機。
3. 創新革命〉產品結合潮流 創造新生命
面對經營難題,改變既有經營模式與思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近來許多商圈由於店面退租,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娃娃機進駐,許多人都將「娃娃機現象」視為商圈的沉淪,但在逢甲夜市內的逢甲歡樂星,卻看見娃娃機不同的價值。
負責招商、營運的操盤手,逢甲歡樂星經理馮彬城表示,很多店家都認為娃娃機排擠了原店家的生存,但事實上,娃娃機能吸引人氣,何不借力使力,讓他變成商品的櫥窗?
憑著這個概念,有別於許多商家都拚命地想趕走娃娃機,馮彬城反而在商場入口處擺了數十台,還把這些娃娃機外觀塗裝成卡通列車,吸引過路客打卡,更絕的是,許多娃娃機內擺放的是逢甲店家寄賣的商品,等於將機台變成了ShowRoom。這一招果奏效,引來許多粉絲打卡,為逢甲夜市挽回人氣。「說穿了這就是經營介面的革命。」林定國表示,面臨時代的挑戰,往往經營介面一改變,就能迎刃而解。沒人接班,就從家族經營變為企業經營,實體通路業績不好,就改以線上線下同步銷售,人工難請,何不改採自動點菜機因應,而無力開分店、去化庫存,或許特賣會是個解套通路。
所謂路是人走出來的,未必所有的難題都無解,借鏡同業成功經驗、拋開慣性思惟,誰說永續經營不可能?
>>馬上看【誰fire了台灣老闆】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