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中鋼攜手供應鏈減碳,低碳轉型助攻2050碳中和目標

中鋼推動低碳轉型,其2年輔導21間廠家節電共數百萬度,成果斐然。取自中鋼

|

台灣鋼鐵業龍頭中鋼推動低碳轉型,制訂計劃力拚2050年達到碳中和,並扮演領頭羊角色引導產業鏈減碳,其「1+N碳管理示範團隊」2年共輔導21家廠商每年合計節電數百萬度,成果斐然。

中鋼早於2005年即建立公司排碳量的組織型盤查能力,並在2007年成立「節能減碳技術輔導團」,透過垂直整合、橫向聯繫的方式,帶頭推動集團子公司和中下游客戶之節能技術服務工作。

獲選示範團隊,成立碳管理輔導團

因符合經濟部產發署提出「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計畫1+N碳管理示範團隊」資格,第一時間即報名並獲選為示範團隊一員,並於2023年初成立碳管理輔導團,展開多方面的培訓與輔導活動。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中鋼生產部門副總經理周文賢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中鋼「1+N碳管理示範團隊」2023年輔導11家下游客戶,每年共節電377.6萬度及減碳潛力1956.5公噸;2024年再輔導10家客戶,每年節電307.8萬度及減碳潛力1560.1公噸。

「先從節能省成本入手,提高客戶參與輔導意願。」周文賢說,輔導客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客戶考量減碳成本或可能非屬應繳碳費對象,但中鋼透過手把手提供客戶碳盤查教學,並協助節能診斷幫客戶省錢,成功增加客戶執行意願。

周文賢回憶輔導客戶過程指出,有次中鋼團隊在客戶工廠聽到奇怪聲音,但客戶的工廠人員可能因長期處於該環境,無人聽出異聲,中鋼團隊認為「可能有漏氣」,果然檢查出空壓機產出的壓縮空氣有洩漏。

意外幫客戶節電,減碳變更有感

中鋼意外替客戶「聽音診斷」,幫助客戶能將管路直徑0.4公分的孔洞修補起來,每年節省約3萬度電力,將近新台幣10萬元電費,也讓減碳變得更「有感」。

此外,中鋼也發展變壓吸附技術從製程副產燃氣中捕捉一氧化碳CO,再利用工研院觸媒轉化技術驗證合成的甲醇可供石化業者使用,推動「鋼化聯產」的跨產業碳資源整合之新合作模式。

周文賢說明,許多化學製程需要用到CO,而中鋼冶金製程伴生高爐氣、轉爐氣等副產燃氣,這些高溫燃氣富含CO,中鋼不僅用於汽電共生自產電力,也透過捕捉燃氣中的CO來合成化學品,達到鋼鐵、石化產業共同減碳效益。

目前中鋼分階段推動鋼化聯產,第一階段為建立「實驗室及先導工場技術」,中鋼投資2億元建立年捕碳量4900噸的「先導工場」,實際從製程副產氣中捕捉CO。中鋼燃氣捕碳先導工場2022年底落成,至今已連續運轉超過千小時。

另為了維護廠區生態,中鋼也委託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規劃廠區生態調查,並由研究團隊提供後續環境友善措施,維持生態平衡,達到生物多樣性零淨損失(NNL)。

圖/中鋼與工研院合作,推動「鋼化聯產」,以達到減碳效益。取自工研院

執行廠區生態調查,了解物種變化

周文賢說,中鋼自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間,每季執行廠區生態調查,調查內容包含陸域動物及植物,截至2024年9月中山大學已完成8次生態調查。未來將每3至5年執行一次完整性的廠區生態調查,以了解廠區物種變化。

根據中鋼賞鳥社自1987年至2019年鳥類調查記錄,及中鋼歷年所記載植物植栽種類,累積記錄147科416種動植物,其中包含特有種9種、紅皮書物種極危6種、瀕危5種、易危12種、接近威脅6種,均為鳥類及植物。

此外,中鋼也通過環境部嚴謹審查,於2024年4月2日取得國內第1張冷軋塗鍍鋼品類第2類環保標章。這項研發契機源於日本2023年取消鍍鋅材料使用鉻酸處理的規定。對中鋼而言,既是挑戰,也是難得機會。

周文賢說,中鋼研發與生產部門從零出發組成專案團隊,2021年成功開發「熱浸鍍鋅鐵合金無鉻鈍化皮膜鋼」技術;最終,中鋼在日本新規上路前順利完成配方研發、鋼捲量產與客戶認證,如今銷往日本訂單每年達3000多噸。

展望未來,周文賢說,「淨零多困難,機會就有多大。」減碳已由環保議題變成經濟議題。中鋼於2021年成立「中鋼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並制定短、中、長期的2050年碳中和多元路徑規劃,以2050年達碳中和為努力目標。

中鋼短期減碳路徑為「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與「增加再生能源使用」,目標2025年較基準年2018年減碳7%。中期採取「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氫取代煤」、「鋼化聯產」及「增用廢鋼」等減碳路徑,將煉鐵高爐轉變成低碳高爐。

長程規劃設備電力化、無碳燃料,從能源端達成零碳,將傳統碳基還原製程改為氫能還原,並以碳捕捉封存(CCS)作為最後一哩路手段,達成碳中和目標。

圖/中鋼鋼化聯產先導工場。張智傑攝

延伸閱讀:中鋼面對碳費壓力,低碳煉鋼轉型與股價表現備受檢驗

本文轉載自2025.09.29「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