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守住1.5°C!COP30倒數計時,全球NDC3.0進度陷膠著

隨著COP30準備登場,各國陸續揭露新版NDC 3.0,然而地緣政治卻使得「減碳競賽」步履艱難。取自COP30官網

|

全球正進入《巴黎協定》後最關鍵的「五年倒數期」,各國陸續揭露新版NDC 3.0,為2035年減碳目標定調。然而,川普退出氣候聯盟、美中角力、歐盟內部分歧與地緣風險升高,使這場全球「減碳競賽」步履艱難,人類是否還能在最後五年守住1.5°C?

COP30即將在11月10日登場,依規定,各國必須在會前提交最新的NDCs「國家自定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俗稱NDC3.0的減碳目標。但根據COP30主辦單位、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最新統計,截至10月30日,只有67個國家完成繳交,只占締約國三分之一。整體進度明顯慢於前兩輪,反映出在地緣政治緊張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下,各國減碳雄心正面臨反挫

「國家自定貢獻」是《巴黎協定》最核心的行動機制。根據協定第4條第2項,各締約國必須擬定、提交並持續更新減碳與調適計畫,並以具體行動落實目標。簡而言之,NDC是各國對全球氣候目標的「自願承諾」,但內容必須具備可衡量、可追蹤與可比較的標準。

NDC設計精神在於「循序提升雄心」。每五年,各國都需提交新版計畫,且新版本必須展現進步,反映「最高可行雄心」,藉此讓全球減碳力道持續提升。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然而,自從川普上台退出巴黎協定後,「地緣政治尤其是美國政策不確定性,讓許多國家觀望,」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直言,美中競合與川普重返政壇的影響,使氣候議題再度被戰略考量牽動,「雖然歐洲走得最快,但被整體氛圍拖緩。雖然繳交國家很多,但真正關鍵仍在全球前20大排放國,它們占全球八成排放量。」

林子倫進一步說明,雖然政治變數增多,但企業減碳已是必然趨勢,「這波延宕不會讓方向逆轉,只是進度放緩。」他強調,未來幾年中國與美國的減排走勢,將決定全球能否守住升溫1.5°C的關鍵。

NDC是什麼?揭開《巴黎協定》核心減碳機制

2023年完成首次「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顯示,即使各國在2020年繳出的NDC 2.0全數落實,本世紀仍可能升溫達2.5°C,因此COP30前提交的NDC 3.0被視為「最後五年窗口」。新版NDC除能源與工業部門外,也納入森林、農業、甲烷削減與氣候調適等行動,嘗試讓氣候治理與經濟發展並進。

NDC 3.0是《巴黎協定》以來第三輪的行動計畫,將作為COP30後全球集體行動的依據,用以檢視人類能否把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然而,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估算,依目前排放趨勢推算,2030年後全球剩餘的1.5°C碳預算僅約70億噸CO₂,僅相當於人類兩年的排放量。各國新版承諾能否填補這道缺口,將是COP30最受矚目的焦點。

圖/NDC 3.0將作為COP30後全球集體行動的依據,以檢視人類是否能把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示意圖。unsplash by lgtts

NDC 3.0揭開全球減碳實力榜,拜登計畫川普會執行嗎?

在已提交的NDC 3.0名單中,主要排放國的動向格外受矚。主辦國巴西於2024年11月率先繳交,美國、英國、日本、澳洲、俄羅斯等隨後陸續公布新版計畫;然而,歐盟與中國至今尚未正式送交,為全球盤點投下不確定變數。

美國在拜登卸任前完成新版NDC,設定2035年較2005年減排61~66%,並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計畫強調聯邦、州與原住民族政府的協作,推動甲烷削減與公平轉型,同時呼應COP28「逐步淘汰未裝設碳捕捉的燃煤電力」決議,展現對能源轉型的持續承諾。但這個計畫川普政府是否會執行引人懷疑。

英國則提出最具雄心的目標之一——2035年相較1990年減排至少81%。政府啟動「Clean Power 2030」行動,力拚2030年達成全境潔淨電力供應,並透過綠能投資、家庭節能補助與成立國家能源公司等措施推動轉型,強調「氣候穩定是全球穩定的前提」。

日本採兩階段目標,2035年減排60%、2040年減排73%,以《地球暖化對策計畫》為執行藍圖,推動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氫能應用並進。

2026年將與太平洋國家共同主辦COP31的澳洲則以「快速去碳化」為核心,推動產業革命,設定2035年相較2005年減碳62~70%,並採「排放預算制」執行,涵蓋各部門與氣體類別。澳洲政府強調,這不僅是氣候承諾,更是經濟轉型藍圖,可帶動潔淨能源投資、創造出口產業與提升國際競爭力。面對極端天氣與乾旱威脅,澳洲同時推動《國家調適計畫》,結合原住民族的環境智慧,打造兼具減碳與韌性的未來。

俄羅斯則延續一貫的「國情導向」策略,目標2035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準的65~67%,並強調森林碳匯的貢獻。外界普遍認為其政策以「維穩」為優先,對全球氣候努力的助益有限。

歐中遲交NCD3.0添變數,中國減量影響巨大

相較其他主要國家,歐盟與中國至今尚未正式提交NDC 3.0,引發各界關注。歐盟目前僅以「意向聲明」預告,將於COP30前繳交正式文件,暫定2035年較1990年減排66~72%。但內部對「碳移除技術」比例與各部門分攤責任仍存爭議,導致進度延宕。這些分歧反映出歐盟在維持減碳領導地位與兼顧產業競爭力之間的拉鋸

中國則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宣布新的減碳目標,承諾2035年相較排放峰值下降7~10%。雖然外界批評其「力度不足」,但這是中國首次提出具體數值目標,象徵其正從「碳中和願景」邁向「數據化治理」的新階段。氣候團體350.org副主任賽博形容此舉「既令人失望、又具變革性」,指出中國正透過清潔科技重新塑造經濟競爭力。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分析,若依此路徑推進,中國到2035年可望減少約28~37%的排放量。身為全球最大排放國,中國目前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三分之一,其行動對全球能否守住1.5°C目標將具有決定性影響。

林子倫分析,歐中兩大經濟體的態度將直接影響NDC 3.0的整體雄心與全球信心,「若中國能在2030年前提早達峰,並在2035年前展現明顯下降,將對全球形成關鍵支撐;反觀歐盟內部爭議不斷,使其原本可領導世界的角色顯得搖擺。」

圖/歐盟與中國至今尚未正式提交NDC 3.0,歐中兩大經濟體將直接影響NDC 3.0的整體雄心與全球信心。unsplash by takeshi2

台灣目標2035年減碳38±2%,NDC3.0鎖定人本與在地治理

台灣雖非《巴黎協定》締約國,但仍自願比照國際規範推進第三版NDC。環境部於9月公布草案,設定2035年減碳38±2%的目標,預計在10月底由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審議通過,並於COP30前正式公告。

相較於NDC 2.0,台灣新版NDC除強化能源與產業轉型策略外,更突顯「人本導向」與「在地治理」兩大核心。新增的六大議題包括:淨零綠生活、社區驅動、公正轉型、綠領人才培育、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以及人權與性別平權保障。

在「公正轉型」方面,政府將設立「綠色成長基金」,並制定勞動轉型與弱勢族群支持指引,確保減碳過程兼顧社會公平;「社區驅動」則鼓勵地方以能源自給、循環經濟及民間參與,共創在地化的淨零模式。

此外,政府也計畫在2030年前培育8萬名「綠領人才」,並透過碳定價、租稅誘因與補助機制,推動企業落實減碳技術應用,涵蓋儲能、碳捕存與氫能等關鍵領域,逐步建構完整的淨零政策路徑。

NCD3.0 已繳交的國家名單

截至10月31日,目前已有67個國家繳交,名單如下(10月31日更新):

編號國家繳交時間
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24/11/06
2巴西2024/11/13
3美國2024/12/19
4烏拉圭2024/12/30
5瑞士2024/11/14
6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2025/01/30
7紐西蘭2025/01/31
8安道爾2025/02/05
9聖露西亞2025/02/06
10厄瓜多2025/02/06
11辛巴威2025/02/10
12新加坡2025/02/10
13馬紹爾群島2025/02/10
14加拿大2025/02/12
15日本2025/02/18
16蒙特內哥羅2025/02/21
17馬爾地夫2025/02/27
18古巴2025/02/27
19肯亞2025/04/30
20摩爾多瓦共和國2025/05/06
21尼泊爾2025/05/19
22貝里斯2025/06/14
23挪威2025/06/26
24摩納哥2025/07/16
25紐埃2025/07/17
26柬埔寨2025/08/08
27索羅門群島2025/08/13
28巴貝多2025/08/30
29索馬利亞2025/09/08
30列支敦斯登2025/09/10
31塞爾維亞2025/09/12
32安哥拉2025/09/13
33教廷2025/09/16
34澳洲2025/09/18
35尼加拉瓜2025/09/19
36奈及利亞2025/09/22
37牙買加2025/09/22
38史瓦帝尼2025/09/22
39東加2025/09/23
40智利2025/09/23
41萬那杜2025/09/24
42巴基斯坦2025/09/24
43蒙古2025/09/24
44密克羅尼西亞2025/09/24
45賴比瑞亞2025/09/24
46斯里蘭卡2025/09/25
47哥倫比亞2025/09/25
48吐瓦魯2025/09/26
49衣索比亞2025/09/26
50俄羅斯聯邦2025/09/29
51模里西斯2025/09/29
52玻利維亞2025/09/29
53孟加拉2025/09/29
54塞席爾2025/09/30
55聖多美和普林西比2025/09/30
56巴拿馬2025/09/30
57摩洛哥2025/09/30
58黎巴嫩2025/09/30
59冰島2025/09/30
60吉爾吉斯(吉爾吉斯共和國)2025/10/02
61南非2025/10/24
62馬來西亞2025/10/24
63印尼(印度尼西亞)2025/10/27
64尚比亞2025/10/28
65茅利塔尼亞2025/10/28
66汶萊2025/10/28
67象牙海岸2025/10/29
資料來源:UNFCCC 製表:黃泓瑜

《遠見》聚焦巴西貝倫・全解讀COP30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即將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森林門戶城市貝倫登場,預計將吸引全球五萬人共襄盛舉。
今年將帶來哪些突破性承諾與行動?透過《ESG遠見》即時報導和深入分析,帶您掌握COP30的重點討論與決策動向!>>看更多報導

延伸閱讀:ESG每週必讀》COP30撐得住巴黎協定承諾?控溫1.5°C成最大考驗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