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達電連續18年參與COP,今年則以「AI for Green」為主題。黃泓瑜攝
COP30目前正在巴西貝倫登場,這場被稱為「自然COP」的氣候大會以「氣候調適」為核心,聚焦人類如何在極端氣候中與自然共存。今年,台達基金會以「AI for Green」為主題,連續第18年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並於官方藍區舉辦兩場周邊會議,分享人工智慧如何成為推動氣候行動與自然保育的新引擎。
台達11日舉辦記者會,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在台灣連線,與遠在巴西的副執行長陳楊文及能源與氣候資深專員李倫對談,第一手分享COP30現場最新進展與觀察。
陳楊文指出,本屆COP30由亞馬遜河畔城市貝倫主辦,會場設計融入熱帶雨林意象,象徵地球生物多樣性的起源與人類命運的連結。大會吸引來自190個國家、超過6萬名代表與會,充分展現國際社會對自然與氣候議題的高度重視。
用AI為地球尋找永續解方
「AI不僅是算力革命,更能轉化為永續解方。」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指出,今年台達以「AI for Green」為核心,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氣候調適與自然保育,從珊瑚復育到綠建築設計,展現AI為永續行動帶來的新契機。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近年來,AI的能耗與碳排問題備受關注,台達因此倡議「Green AI」概念,主張在發展算力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責任。為此,台達不僅加入「永續AI聯盟」(Coalition for Sustainable AI),更與《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mpact)合作發布《Greening Intelligence》報告,推動提升AI能源效率與減碳策略,讓AI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成為推動氣候行動與環境永續的新引擎。
台達基金會能源與氣候資深專員李倫表示,全球正關注「永續AI」三大方向:其一是 「Green AI」讓AI運算更節能、降低資料中心與製造業碳排;其二是「AI for Green」運用AI推動自然生態保育,如珊瑚與森林復育;其三是「AI for Climate」結合資通訊來推動氣候行動與環境保護的新動能。

給大自然一個機會!AI協助珊瑚復育
在COP30的「氣候智慧海洋解方」論壇上,台達與法國巴黎銀行、國際珊瑚礁學會及全球海洋觀測伙伴關係等國際組織共同探討AI如何協助海洋復育。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指出,過去辨識珊瑚需潛水採樣與DNA檢測,如今透過AI影像辨識與醫療級Micro CT掃描即可即時分類監測,大幅提升效率與準確度。
AI技術也被導入珊瑚培育。台達開發機械手臂模擬高溫環境,進行耐熱珊瑚試驗,並以AI模型追蹤生長曲線與共生藻變化,建立「數位珊瑚資料庫」,為全球海洋生態復原提供長期依據。

「如果我們給大自然一個機會,它還是會回來。」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引用珍古德博士的話指出,雖氣候變遷使25個生態系統瀕危,但只要人類降低碳排,透過努力,海洋仍有重生機會。
台達復育策略採「生態系思維」,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合作開發START方法學,確保行動具體、可衡量、可追蹤,避免漂綠,也同時研究「STAR-Uni」新機制,嘗試量化自然正效益(Nature Positive),推動生物多樣性成果交易化,建立正向投資與自然復原的永續市場。
不過,張楊乾也指出,相關制度仍處初期階段,需第三方、買方與賣方共同參與驗證。他強調,復育不應作為開發後的補償,而應在既有生態價值上持續提升,讓自然資本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新力量。
「LEED AI 助教」提供綠建築教育
除了海洋復育,台達也將AI應用擴展到建築減碳領域,推動智慧科技融入綠色建築教育與實踐。今年,台達受邀參加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主導、全球建築與營建聯盟(GlobalABC)及冷卻聯盟(Cool Coalition)共同主辦的「建築與冷卻主題館」,與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國際規範委員會(ICC)等國際伙伴攜手,探討以創新工具實現綠建築。
在這場分享中,台達首次發表自主研發的「LEED AI助教系統」(LEED AI Teaching Assistant)。該系統由台達研究院開發,整合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第五版本最新規範,能即時回應使用者提問。
系統並可根據不同角色,如建築師、政策官員或學生,提供客製化學習建議與解釋,協助使用者快速掌握綠建築核心能力,展現AI在教育與永續推動上的新應用。
連續18年參與COP,成為永續解方提供者

自2007年首次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以來,台達已連續18年深耕國際氣候議題,累計舉辦32場周邊會議與論壇。從早期提倡能源效率、綠建築、打造微電網,以及導入內部碳定價政策,台達已從「倡議者」轉型為「解方提供者」。
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回顧,2015年在巴黎COP21是企業氣候行動的轉捩點,創辦人鄭崇華親率團隊提出完整藍圖。十年後,台達不僅加入RE100與SBTi承諾,也協助供應鏈落實範疇一至三減碳。「這是一段企業自我進化的歷程,面對AI浪潮,我們希望把算力轉為綠力,讓科技成為氣候行動的助力。」她說。
陳楊文補充,今年主辦國巴西與聯合國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氣候學院」,協助南方國家發展AI氣候應用,與台達「讓科技下沉到教育與社群」的理念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