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策略

沈榮津:跟上精準製造趨勢 全力衝刺5+2產業創新

經濟部長上任週年 暢談台灣產業升級戰略
沈榮津:跟上精準製造趨勢 全力衝刺5+2產業創新
| 攝影 蘇義傑

去年全台815大跳電,致使前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而接任的沈榮津,至今年9月,剛好執掌經濟部滿週年。 

沈榮津從台北工專畢業,幾乎一輩子都在經濟部服務,由最基層的工業局科員起步,逐步歷練工業局長、中部辦公室主任及加工出口區處長,最後當上了經濟部長。

近40年的資歷,從工業局的電子資訊組出身,後來到中辦及加工區又接觸到了工業區及機械業,因而,當蔡政府推動「5+2」產業,他就成「智慧機械」的重要推手。

由於前任部長李世光,是因為全台大跳電而下台。因此沈榮津對於電力政策尤其關心,而面對外界質疑「非核家園」的可行性和成本代價,他的立場不鬆動,仍堅持核一、二、三廠陸續除役,核四不啟用。

另外,對於總統蔡英文念茲在茲的5+2政策,沈榮津亦能提出不少成功案例。擔任經長滿週年,他對於提升台灣競爭力有哪些願景?以下是專訪精華:

四大重點 促台灣產業升級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就職週年來,部長在提升台灣產業升級方面,主力政策是什麼? 

沈榮津答(以下簡稱答):目前經濟部施政著眼於四大重點:能源轉型、產業轉型、促進投資、區域經濟整合。尤其在能源轉型,最重要的是做好穩定供電,改善空汙,提供合理電價,創造能源產業。

至於產業轉型,我們著眼於輔導產業全面導入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最後讓企業能賺錢、員工能加薪。

在製造業方面,我認為,做好精準生產及精準行銷已是大趨勢。而服務業則朝向發展創新服務及新的商業模式。

而為達到智慧升級目的,當然得化解產業當前的困境。首先在人才培育,我們協助成立AI人工智慧學校,同時為促進投資,也成立了客製化服務單一窗口——投資台灣事務所,專人專案負責所有投資計畫申請程序,並主動解決五缺問題,協助廠商在最短時間取得設廠許可。

部會動起來 解決產業五缺 

問:關於解決五缺,怎麼做?有何初步成效? 

答:面對五缺,我們秉持誠實面對,務實擬定策略及踏實解決問題的態度。甚至已經納入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的「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督導進度。其中,缺水、缺電和缺地,由經濟部主導,而缺工、缺人才則分別正由勞動部和國發會戮力執行。

其中,能源的目標是在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20%、燃煤發電30%、燃氣發電50%的配比。

再生能源方面,希望2025年時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能達到20GW,其中,地面型部分,很多人擔心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設置太陽能板,這我們都知道,而依規劃,得備齊2.5萬公頃才夠,然而目前其實已盤點出2.1萬公頃土地。

另外,屋頂型方面,若在民宅頂樓設置太陽能板,得避免擾民、釐清違章建築等爭議,因此,我們率先在台中、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縣等五縣市先行示範,學得經驗值。

風力發電則以離岸風電為重心之一,依計劃,2025年總裝置容量要達5.8GW。

綜合而論,目前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到去年底已累計達5276MW,其中太陽光電成長最快,2017年比起2015年PV成長近一倍,平均成長率46%最高。

不過,即便一切如期,外界還是想問,以核養綠行得通嗎?電力穩定且足夠嗎?發電造成的空汙問題怎麼解?電價會不會因此飆高?

表面上,核電似乎穩定,成本又低,但許多人都忽略了,核電代價最大的是核電廠建置後的隱形成本。

首先,核廢(燃)料要往哪裡放?在台灣,是沒有地方願意提供核廢料儲放地點的。另外,核電除役成本不斷增加,2011年估算,大約3353億元,如今已大幅增至4728億元,再加上目前除役方式懸而未決,所以實際除役成本仍然未知。最重要的是,台灣地狹人稠,根本無法承擔核災風險的。

其實我們努力穩定供電,今年的備轉容量率可維持在6%以上,不會有缺電問題,再加上數座新建機組陸續加入發電行列,預期2025年備用容量率將達16.3%,備轉容量率11.3%。

而缺水與土地,我們也都努力解決中。例如水的部分,總計每日需增加519萬噸的水源,方法包括開源——新建人工湖、水庫更新;及節流——自來水減漏,從原來的15.3%降至10%、工業用水回收利用,從原先七成提高至八成等。

5+2產業 注入成長新動能 

問:現階段,5+2產業被視為國家主推的旗艦產業,可否分享目前較具成效的項目? 

答:所謂的5+2產業創新計畫,是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的「新經濟發展模式」,透過「連結未來、連結全球、連結在地」三大策略,激發產業創新風氣與能量。其中,涵蓋了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生技醫藥、綠能科技產業、國防、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等七(5+2)大面向。

智慧機械方面,已建置全國產九種零組件混線生產試營運場域,提供快速打樣及試作量產。例如全球最大鋅合金水龍頭零組件生產商——橋樁,由於整合自動化設備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生產執行系統(MES)等,產品換線時間由五天縮減為一天。

整體台灣機械業產值,因為升級得宜,2017年已達1.1兆元,成為第三個兆元產業。

至於「亞洲•矽谷」是針對多元服務情境,推動產業基於資通訊製造能量,結合物聯網、雲端、大數據等技術。例如目前國內車廠(如中華汽車等)投入AI自駕車技術研發與運行,而日本車廠規劃與台灣工研院及NV合作,在台成立自駕車研發中心。

綠能科技方面,則是運用台灣於2025年離岸風場5.5GW的市場規模,推動業者與國際離岸風電大廠合作,在台建立產業供應鏈。例如:建立風力機塔架、水下基礎、葉片等。預估2025年離岸風電累計就業人次達兩萬人,製造業產值達1218億元。

而國防產業,主要是透過國機(艦)國造的自主開發,帶動民間技術升級及產業轉型,同時協助整合產業聚落及建立完整供應鏈體系。現則促成漢翔公司與國內80家業者如駐龍、晟田等簽署委託製造合約,發包機體零組件與模具等約6000項、14億元。

透過AI智慧 達到精準製造  

問:政府希望推動的不只是「智慧製造」還有「精準製造」,什麼是精準製造呢? 

答:精準生產是指從顧客端的需求出發。一知道缺貨了,馬上提醒工廠生產。就是需要的時候再生產,不要太提早生產,也不要太晚生產。這跟醫生開刀時要精準醫療一樣。透過人工智慧的系統,能讓菜鳥醫師變成擁有十年醫師的經驗。

其實智慧化以後,就能達到精準生產。以後行銷也要邁向精準行銷,兩個連起來。例如你使用蘋果手機,你所有的消費行為模式就都在蘋果的掌控中,在App store中,蘋果會知道你喜歡什麼;在操作硬體時,蘋果也知道你常用哪些功能,就知道你對硬體與軟體有什麼偏好,就能精準設計、行銷。

精準,是大趨勢。產業一定要跟上。

問:中美貿易戰下,很多在大陸的台商受到衝擊,這是台商回流的機會嗎? 

答:的確是有些企業私下說想回來。例如我曾碰到一位台商,他的產品約1∕10外銷到美國,他就想是否把這1∕10產能移回台灣?

這的確是給台灣再一次的機會,讓一些產業回流。經濟部必須幫助他們解決五缺,並協助他們升級轉型,有秩序地引回來。

但若有一些中小企業一下子無法升級轉型,或嫌台灣成本太高了,這時候也可以有秩序的協助他們轉往東南亞國家,在東南亞打造產業聚落,政府也可出面與這些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權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