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COP30主辦地巴西貝倫,均能看見台灣企業積極參與的身影。示意圖。Flickr by Cop30 Brasil Amazônia
面對全球氣候行動從承諾走向落實,台灣企業今年在COP30集體展現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從金融機構、壽險業到科技與學研單位,紛紛以各自專業,回應能源轉型、健康韌性、生物多樣性與數位永續等新興挑戰。
今年 COP30 不只是各國談判的外交現場,也是各國企業展示永續發展的舞台。今年即便主辦地巴西貝倫,距離台灣飛行時數超過36小時,長途跋涉的辛苦,沒有阻擋台灣企業參與的決心。在COP簽約國談判的藍區與一般企業、民眾可以參加的綠區,均有台灣企業積極參與的身影、從氣候金融、原鄉健康、自然資本到數位永續,展現多元的跨域行動力。
國泰金三度進入藍區,提亞太氣候金融三大關鍵解方

國泰金控今年第五次參與COP,連續參與三場重要會議。今年除了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連線演講,盼與各界同創造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外,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温珍瀚也帶隊出席,與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及世界氣候基金會共同主辦亞太氣候金融會議,聚焦三項核心挑戰:如何吸引更多資金流向亞太、協助中小企業克服轉型難題,以及在金融體系中納入自然資本思維。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温珍瀚在論壇上以「半導體大國的電力與氣候壓力」為題,分析 AI 帶來的電力需求暴增。他指出,「政策若缺乏穩定性,私部門就難以投入長期資金」,呼籲各國政府以更明確的路徑支持能源轉型。他也提到,中小企業是亞洲供應鏈的骨幹,卻普遍缺乏永續技術與資金。國泰金因此推動整合型服務,從碳盤查、節能技術到綠色金融方案,協助企業建立低碳競爭力。
在自然金融方面,温珍瀚強調生物多樣性已成全球金融風險之一。國泰金正嘗試將綠色貸款與森林復育、濕地保護等指標連結,並與台大實驗林合作推動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為未來的自然資本市場奠定科學基礎。
原住民受氣候衝擊恐壽命少9年!南山示警氣候變遷致醫療不平等

南山人壽則以台灣金融業最高層級的代表身分出席COP30,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率領永續健康團隊參與,向國際社群展示台灣在森林保護、原住民文化及健康韌性上的長期投入。今年大會以熱帶雨林保育與自然韌性為主軸,南山則將「健康系統」帶入討論核心,希望讓全球看見健康與氣候治理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山人壽延續過去兩年的倡議方向,推出強化版「五大健康帳戶」架構,從個人、生活、企業、社會到環境五個層面,引導民眾與組織提前儲備健康資本,以面對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疾病風險與醫療壓力。尹崇堯特別提醒,失智症已成為許多國家面臨的長期挑戰,而氣候變遷讓高齡族群的健康風險更顯脆弱,因此建構具韌性的醫療體系刻不容緩。
尹崇堯在論壇上也引用國際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熱帶雨林消失面積高達670 萬公頃,不僅推升溫室氣體,也改變動物棲地,使病毒與病媒蚊更容易進入人類生活圈。以巴西近期爆發的奧羅普切熱(Oropouche Fever)為例,就是森林破壞後新興疾病風險提升的縮影。
回到台灣,尹崇堯指出,全台近六成土地為森林,長期由原住民以部落治理方式共同維護,這些族群也是氣候衝擊下最脆弱的一環。根據統計,山地原住民平均壽命比全國平均少近9年,醫療資源不足與交通距離皆是造成差距的原因。為縮小落差,南山人壽啟動「原鄉關懷列車」,結合醫院、衛生所與在地NGO,推動義診、健康檢查、遠距醫療與健康教育,並在災害發生時動員遍布全台的服務網,提供最即時的協助。
玉山金推低碳轉型,攜手中小企業迎接挑戰

台灣另一家積極參與的金融業者包括玉山金控,由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帶隊,在重要的周邊會議發表演說,主題為「建立韌性:應對氣候挑戰的整體金融方法」,分享如何善用金融的力量,強化氣候韌性與低碳轉型的實踐。
張綸宇表示,玉山金控公布「低碳轉型計劃」,希望2050年前能落實淨零排放,採用分級架構評估企業的轉型成熟度,搭配金融工具協助高排放產業逐步改善。此模式希望兼顧減碳需求與產業升級,提供供應鏈與中小企業更務實的轉型路徑。玉山金也將持續與多方合作,在減緩與調適兩方面投入更多行動,尋求在風險升高的時代中創造新的永續價值。
台灣金融業踴躍參加COP會議,讓世界看到台灣解決氣候議題的決心!
《遠見》聚焦巴西貝倫・全解讀COP30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森林門戶城市貝倫登場,預計將吸引全球五萬人共襄盛舉。
今年將帶來哪些突破性承諾與行動?透過《ESG遠見》即時報導和深入分析,帶您掌握COP30的重點討論與決策動向!>>看更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