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想放颱風假?科學家解謎:為何近年颱風愈來愈少?

台灣夏季為颱風好發期,為什麼近年颱風愈來愈少?。圖取自dailysabah

|

第9號「蘇拉」颱風重新升級為強颱,氣象專家預估第11號颱風「海葵」強度也不容小覷,且不排除有「藤原效應」互相影響的可能性,蘇拉颱風中心雖沒有登陸,但仍會帶來風雨。不過,往年台灣夏季為颱風好發期,為什麼近年颱風愈來愈少?

為什麼我需要知道?

  1. 往年7至9月是台灣颱風活躍時期,2022年創下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的紀錄
  2. 台灣降雨集中在夏季,當颱風降雨不足時,中南部枯水期恐面臨缺水
  3. 全球暖化加劇,不利於颱/颶風或熱帶氣旋形成,數量較上世紀減少13%
  4. 颱風即使變少,但確實形成的颱風卻會從變暖的大氣、海洋吸收更多能量,強度也會愈增加

曾幾何時,台灣每年的7至9月,往往都是颱風最活躍的時期,許多上班族期待在颱風來臨時放個颱風假的愜意,颱風往往也能帶來豐沛的水量、消消盛夏的暑氣,在以不傳出災情的前提下,颱風每年都是替水庫補給水資源的重要幫手。

然而,整個2022年至今不僅沒有任何颱風向台灣襲來,更創下了史上最晚依然沒有發布任何颱風警報的紀錄──上一次單年最晚首次發布颱風警報的日期為2010年8月30日的南修颱風,2022年確定會破這個紀錄。

圖/西北太平洋每年颱風平均生成數量為25.4個。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自1958年有完整紀錄以來至2021年為止,整個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最多的一年為1964年,共有37個颱風生成,較氣候平均值25.4個(1991至2020年平均)多了11.6個;最少的一年為2010年,只有14個颱風生成,比氣候平均值少了11.4個。

而2022年8月底時,生成的西北太平洋颱風也僅有11個,若以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也很有可能再寫下單年生成颱風最少的紀錄。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2001年7個颱風侵台最多,1964年沒有半個侵台颱風 

圖/1964年並沒有半個颱風侵台。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此外,若以侵台颱風來看,自1958年來,以2001年有7個侵台颱風為最多,當年的桃芝颱風和納莉颱風都帶來重大災情,甚至造成台北捷運因洪水而淹沒的事件,兩個颱風共造成300餘人死亡和失蹤。

而1964年,當年沒有任何颱風侵台,是為颱風最少的一年,但有趣的是,該年卻是上述颱風生成個數最多的一年,也就是西北太平洋颱風共有37個,卻沒有任何一個侵台。

圖/1964年共有37個颱風生成,卻沒有半個侵台,儼然有防護罩保護。圖取自1964颱風路線圖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有颱風中心登陸台灣,已經是2019年8月24日的事,當時輕度颱風白鹿快速地掠過恆春半島,造成一名騎車騎士因倒塌路樹壓倒而死亡,另有9人受傷、11萬戶停電。不過在此之後,就沒有任何颱風再登陸本島了。

颱風是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科學上,係指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的強風;颱風的生成,都發生於熱帶海面,當氣溫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至空中,在大氣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在氣壓的變換和地球的自轉影響下,北半球的颱風會成為一個逆時針旋轉的氣旋,只要水氣充足和溫度足夠,就會演變為颱風。

但是,為什麼颱風會愈來愈少?

圖/2001年造成台灣重大災情的納莉颱風。圖截自衛星雲圖

在人造衛星出現的時代以前,人們幾乎不可能知道颱風是否形成於大海上,除非有一艘船不幸地直接面臨它。近1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拼湊歷史紀錄,確保能更清楚的了解氣候危機和如何面對這些風暴。

然而,《Nature》研究發現,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颱風發生頻率,在過去一個世紀裡有非常明顯的下降,科學家表示,「隨著20世紀以來的全球暖化,每年颱風、颶風和熱帶暴風或熱帶氣旋,數量較上個世紀下降了13%。」科學家們在世界上的大多數海洋都發現了這個狀況。

研究發現,熱帶氣旋的形成,需要一連串幾乎都吻合的條件才能讓雷暴極群雲系發展成颱風,多年來,科學家們愈來愈相信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在導致這些條件變得更加罕見,但當它們達到標準時,威力往往特別強大。

雖然這個研究發現了颱風的頻率正在下降,但並不意味著颱風的威脅開始減少,事實上是,雖然未來颱風的生成可能會愈來愈少,但威脅勢必會更加強烈。

全球暖化成了颱風減少的主要關鍵因素

圖/太空人在地球上空所觀測到的颶風。圖取自Astro_Alex

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所導致的影響,是眾多潛在條件都不利於颱風形成「但即使颱風變少,那些確實形成的颱風正從變暖的大氣和海洋中吸收更多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它們愈來愈強烈的關鍵。」

隨著地球迅速變暖、平均氣溫不斷升高,極端氣候將變得更為災難性,而且更難以預測,專家強調,「地球的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人類是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和始作俑者,因此了解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極端狀況非常重要。」

暖化不利於颱風形成的主因,在於大氣環流擾動降低的結果,而環流減弱降低了連鎖反應,自然不利於颱風形成。

而關於聖嬰現象的影響,中央氣象局表示,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對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總數、侵台颱風總數影響均不大,主要是對颱風生成位置的影響。

太平洋高壓較弱,颱風走向往北偏

圖/颱風雖然可能會造成重大災情,卻是水源重要的補給方式。圖取自baltics

《Voanews》還揭露,在過去3年裡,台灣和菲律賓(Philippines)的颱風數量皆未達到歷史的平均水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太平洋中部的水溫升高,而太平洋中部又主要是熱帶低壓形成的地方;此外,由於北方太平洋高壓較弱的影響,颱風主要都往北移動,和傳統容易往西游移的颱風有很大的不同。

許多科學家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溫度上升,歸咎於自然條件和人為氣候變化的共同作用,人為原因包括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在過去的研究裡,人們都知道颱風普遍形成的海洋溫度至少要高於26度,但目前卻沒有一個研究能證實究竟高到幾度後,會讓颱風的形成達到一個臨界值,因為這必須仰賴大量的觀察和長時間的數據才能定調。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全球暖化的問題確實累積了更多不利於颱風發展的條件,而能形成的颱風又會特別強烈。

為什麼颱風對台灣特別重要?

圖/台灣的雨量主要都集中於梅雨季和颱風季。圖截自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表示,台灣地形崎嶇,水庫少且容量不大,又有高聳的中央山脈,大部分的雨水在降下後很快流入海中,水資源不易留存。

而台灣的雨季並不容易依照四季來劃分,大部分的雨水來源是5、6月的梅雨季,及7月至9月的颱風季,至於台灣的冬天則是較少降雨的季節,尤其中南部幾乎沒有降水。因此,當颱風降雨不足時,中南部在枯水期會有缺水的風險。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