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29重點解析
COP28精華回顧
大創生時代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BAM
SDGs
固態電池
減碳
碳權
首頁
永續作者
魯皓平
魯皓平
追蹤作者
49
篇文章
喜歡文字、熱愛攝影,夢想是可以透過不同的吸收閱歷,傳遞更多精彩故事。
環保
氣候變遷
全球ESG焦點
永續生活
熱浪
夏季年年創高溫!冷氣使用加速「熱島效應」讓城市越吹越熱?
夏天不開冷氣不行,但不開又讓人感到崩潰,但如何聰明的開冷氣,才是真正的關鍵。
2025/09/16
|
文
魯皓平
減碳
熱浪
極端氣候
兒童戶外活動熱傷害飆升!高溫熱浪威脅夏日童年
全球暖化不只讓夏日更加炎熱,連在暑假,孩子能到戶外玩的時間都變得稀少,影響程度愈來愈嚴峻。
2025/09/05
|
文
魯皓平
熱浪
氣候變遷
龍樹諒末日預言成真?科學家解謎:為什麼地震如此難以預測?
2025年7月5日,日本時間凌晨4點18分,那場龍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的世界末日預言並未發生。如今臨近7月尾聲,俄羅斯東部堪察加半島近海7月30日發生芮氏規模8.8極淺層強震,這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強烈地震之一,引發太平洋多國海嘯警報,包括美國西岸、夏威夷、中國、日本與台灣。網路上俄羅斯強震相關影片,再度引起熱議。
2025/07/31
|
文
魯皓平
極端氣候
日本
不丹打造全球唯一零碳排國家,不犧牲自然環境成全經濟
核能問題與火力發電等議題成了許多民眾關切的重點,也間接讓核能安全、空汙、用電量等問題更加浮上檯面,在再生能源技術面還完全無法取代現階段發電方式的癥結上,似乎還有許多待解的難題,但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不丹(Bhutan)來說,它則是完全以水力發電養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零碳排放的國家。
2025/07/28
|
文
魯皓平
減碳
環保
淨零排放
白沙屯媽祖進香中暑人數創新高!一文看懂症狀與預防方法
【編按】2025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如火如荼進行中!因天氣炎熱,每天都有不少「香燈腳」昏倒送醫,前4天救護人數便高達40多件,中暑狀況可說是歷年最多。究竟中暑後的症狀有什麼?引發脫水症狀怎麼辦?一文教你提前意識到徵兆,避免憾事發生。
2025/05/06
|
文
魯皓平
熱傷害
熱浪
《風之谷》經典重映!宮崎駿如何以「腐海」警醒世人守護生態?
宮﨑駿經典作品《風之谷》,40多年來感動無數人,如今這部作品終於再次於台灣的大銀幕上映。
2025/03/24
|
文
魯皓平
日本
環境
地震為何難以捉摸?科學家解析地震預測的重重障礙
編按:台灣1月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的強震,最大震度達嘉義大埔6級,震源深度僅9.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震感全台皆有。此次地震已傳出零星災情,提醒我們地震的威脅隨時可能發生。如果有一天,人們能準確預測地震,或許能大大減少災難帶來的傷害,並讓民眾能夠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降低損失,保護生命安全。
2025/01/22
|
文
魯皓平
環境
塑膠微粒哪裡來?不止寶特瓶,成衣纖維竟是汙染最大宗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塑膠垃圾其實會在降解的過程中產生塑膠微粒,它在整個地球上幾乎無所不在,包含空氣、土壤、河川和海洋,許多人員無法抵達的地區,也都有塑膠微粒的痕跡。
2024/09/25
|
文
魯皓平
減塑
環保
自然的治癒力!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可降低腦內壓力
對許多孩子來說,大部分家長最常叨念的,往往是孩子們接觸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這更經常導致父母和小孩大吵,成了耽誤課業、虛度光陰的導火線,但其實很多時候,每件事情都未必只是刻板印象上的一體兩面。
2024/09/23
|
文
魯皓平
永續生活
環境
不願面對的真相!世上最瀕危、可能消失的15個人間祕境
自人類文明發展以來,世上的許多地貌都隨著不同的風俗民情有著獨一無二的特色,這些飽含人文和自然薰陶的景點,成了許多人心中悠然神往的祕境。
2024/09/12
|
文
魯皓平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永續
文章導覽
1
2
...
5
熱門推薦
1
ESG遠見分享會》在家種菜也有碳權?碳權關鍵11問一次看
293
2
綠領「薪」貴年薪超過220萬!半導體大廠最愛這類專長
271
3
kW、MW、GW分不清?電力單位換算與能源名詞一次看懂
267
4
2025夏季電費開跑!一度電多少?電費單怎看?省電3招抗漲全攻略
207
5
ESG每週必讀》興達電廠大火燒破燃氣發電安全網,掀「能源區域正義」爭議
187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