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對企業的評價,多偏向於衡量企業的獲利,對股東的回饋等等。不過進入21世紀以來,所謂成功的企業,不再只談營運績效和獲利成果,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已成為現代企業一項重要的指標。
第16屆遠見高峰會,針對企業社會責任這個主題,邀請廣州時間網絡科技CEO暨總裁向熹、台達電子發言人暨企業永續發展部資深協理周志宏、昇恆昌總經理江建廷,以及南方精英傳媒CEO劉敏等人,以「企業的雄心與良心 CSR新典範」為題,分享兩岸企業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理念、實際作法和未來目標。
主持/廣州時間網絡科技CEO暨總裁 向熹
與談/台達電子發言人暨企業永續發展部資深協理 周志宏;昇恆昌總經理 江建廷;南方精英傳媒CEO 劉敏
以下為論壇的精采摘要:
向熹:以財務+CSR報告來評價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是三個「超」,第一個「超經濟」,以前用三張財務報表就能評價企業,現在還要加上CSR;第二個是「超法律」;第三個是「超道德」。
這三項指標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企業與自然人和其他的社會組織一樣,生活在共有的世界,所以企業、個人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承擔的義務也不可避免,就有了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
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包括企業治理、企業平衡利益相關的關係、企業平衡與世界的關係,未來的好企業應該是三張表加一個CSR的報告。
江建廷:從心做起,創造情緒價值
昇恆昌免稅店,是第一個要求同仁背《弟子規》,強調「從心出發」的企業。
光去年一整年,昇恆昌員工自發性的志工活動就有495場。自從我們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以來,累積受益人數超過26萬人。我們是全球首家通過CSR的免稅商店,創辦人強調的經營理念是「公共服務為導向、利益大眾為宗旨」,另外還要落實「專業、創新、公益、社會」四個核心價值。
分享一個案例:我們在機場有遇過老人家要去美國看孫子,但不小心弄壞了眼鏡,太陽眼鏡專櫃的女服務生,主動用鐵絲線幫忙修好老人家的眼鏡。老人家當時說,這位小姐就好像是他生命中的天使。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從心做起的服務。
我們希望植入社會的善根,更重要的是我們員工做這些事都是自發性的,希望自己對社會提供幫助,所以我們的同仁會主動去世大運幫選手加油。
我覺得服務業可以執行CSR的方向還很多,例如現在很流行網購,不過消費者在網路上買東西,會懷疑是不是真的,付了款也懷疑東西會不會送到。
做為零售商,我們講究真誠實在,因為《弟子規》中說「誠信為先、泛愛眾」,所以我們重視這項價值,甚至把員工的推廣經驗分享給消費者。
我們也透過做愛心,創造員工的觀察力,如此可以在銷售過程中創造附加價值,帶來更多新的消費。因為這種友善和伙伴關係的傳遞,可以讓客人帶更多人來、產生更多的消費,這在未來互聯網上是更重要的情緒價值。
由同仁透過分享,創造一個新價值,也是一個「心」開始的價值,分享給來自全台的旅客,讓善的循環源源不絕,把無形的資源化成有形,帶動社會正向循環。
周志宏:「節能」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台達的企業使命是「環保、節能、愛地球」;以此核心價值和能力,在節能中實踐社會責任。
我們節能工作有幾個面向,第一個面向先從自己做起,從2009至2014的五年間,我們做到節能50%,到2020目標是再減少30%,範圍包括所有台達的場域。
第二個是建築節能。建築是人類最主要的活動場域,耗能超過1/3,如果有效減少建築耗能,將帶來很大效益。台達自2006至2018共建設26棟綠建築,以及提出一項綠色計畫。
第三是產品節能,我們是電源相關產品領導者,產品效能高達96%,過去七年間幫客戶節省243億度電,相當於一個核電場的發電量。
此外,我們也希望將台達目前三個主要事業體,包括電源零組件、自動化及基礎設施三個發展方向,與核心價值結合。
台達的相關作為,也獲得許多國際獎項肯定,像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舉辦的2018「Greenbuild中國大會暨博覽會」,台達就因為推廣綠建築成績備受肯定,獲頒2018年度「綠色先鋒獎」與「行業先鋒獎」。
台達也承諾自主管理減碳,承諾2025年前減碳56%。這是一個很艱鉅的挑戰,我們也非常感謝各界的支持,像《遠見雜誌》CSR連續14年頒發給台達首獎;另外在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中,台達名列百強當中的第六名。
這背後最大的推手,是我們的創辦人鄭崇華先生一路的支持,要求台達用專長回饋社會。
創辦人一直強調氣候變遷的危機,也強調節能是一門好生意,會帶來很大的商機。前面提到「環保、節能、愛地球」是我們的經營理念,至於品牌精神和品牌價值則是「smarter、greener、together」,強調不斷精進、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together,必須大家一起投入。
劉敏:公益非自家事,團結才是力量
當年我在國營企業裡做事的時候,有一個領導給我這樣的評價:說我把公共的事做得好像是自己的事,拚了命去幹,把自己家裡的事當做別人家的事,不太在意。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把這個評價當成一種表揚,而且非常得意。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誤以為自己能扛起那麼大責任。
很多企業也把CSR當做企業私事幹,可以去捐款,去做很多好事,服務範圍可能很大,但還是當做企業自己的私事在處理。
有了這樣的體會,當我離開媒體後,就訂下我未來的目標:為美好願景連接更多伙伴。
我發現很多的事情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幹得成的,應該去做人力資源管理,為共同的目標去找人群,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本質,才是我能做好的一件事。
南方精英團隊的目標,就是讓社會變得更好,這裡面有什麼可以分享?我覺得這二天論壇強調的主題:開放、創新、合作,就是其中的心法。
什麼是開放?就是讓美好願景實現的關鍵,而且要了解是社會公共的事情,不是企業自己的事。
至於創新就是要找到大家在一起的點,合作的模型是什麼?創新的點在哪裡?我們提供兩個關鍵詞:「願景交集」與「社交貨幣」。
願景交集比較好解釋,就是當雙方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共同的目標在哪裡?
至於社交貨幣,就是利用人們樂於與人分享的特質,塑造自己的產品或思想,達到口碑傳播的目的。因為公益的核心就是喚醒及口耳相傳。
我們現在推動的一項活動叫做「幕天捐書」,把城市裡的二手童書搬到鄉村裡,因為光是靠少數人無法完成,於是我們發動NGO企業及員工一起來推動。
至於最後一點「合作」,我強調要有良心去做公益,也要有雄心去領導公益及推動社會進步,公益就是大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