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趨勢下,綠建築將是未來主流。但台灣綠建築仍在摸索更合適的路,針對台灣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結合新科技與知識,台灣綠建築才能更接地氣!
你對綠建築的想像是什麼?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綠建築透過建築設計的巧妙規劃,讓室內外空氣自然流通,就算沒有冷氣,也能讓室內「自然涼」,達到節能減碳,又舒適怡人的雙重效果。
然而,國內第一座「鑽石級綠建築車站」,造價1.2億、落成時被譽為「台灣綠建築指標」的苗栗火車站,卻因為不設冷氣,盛夏大太陽下,車站變成大烤箱,體感溫度超過40度,甚至還發生剪票員熱到中暑。今年夏天,台灣遭遇連續高溫,苗栗車站熱氣散不開,再度引發民怨,就算緊急調來數部水冷扇,室內溫度仍維持30度以上。
苗栗車站當初綠建築的美意,在台灣炎夏之下,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溫試煉場。
其實,不只苗栗車站,台灣幾座知名的綠建築公共建設,例如花蓮火車站、北投圖書館,夏天悶熱引發民眾投訴。當初原本想像通風涼爽又環保的綠建築,卻因為高度通風,讓室內變成夏熱冬冷的「極端環境」,反而令人退避三舍。
近年來,永續成為社會主流共識,許多企業在ESG的目標下,都規劃新建設取得綠建築標章,或是開始為廠辦申請綠建築標章。政府也規定,只要政府出資5000萬以上的公共建築物,皆需取得綠建築標章。然而,綠了建築,如果苦了使用者,是否本末倒置?
空調非禁品,效能控管是重點
「只靠採光和通風的綠建築設計,在台灣是不可行的!」成立於2008年、台灣最早提供全方位專業綠建築顧問服務的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指出,單純強調自然通風的綠建築設計,其實只適合四季如春的地區。台灣這種常出現極端氣候的地區,不僅會夏熱冬冷,冬季空汙嚴重,PM2.5等有害物質也會灌進室內,「適合台灣的綠建築設計,還是需要其他機制來調節溫度、濕度、空氣。」
陳重仁進一步說明,綠建築設計其實可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被動式建築」顧名思義,是順應自然條件,如陽光、風力、氣溫、濕度,不依賴常規能源的消耗,以建築手法來改善和創造舒適的建築環境。例如,使用隔熱牆、氣密技術來收集與保存熱能,創造一個溫暖的密閉室內空間;或是使用對流系統,來調節溫濕度,達到室內恆溫恆濕的理想目標。
而「主動式建築」則是「控制」室內的環境條件,例如,透過空調來維持人體舒適的溫濕度,面對夏天太熱或冬天太冷的天氣,直接設定居住者想要的溫濕度。
「就算是『被動式建築』,也應該是『有條件的被動』,」陳重仁說,很多業主和建築設計師,都想靠建築設計一次達到舒適和節能,但事實上很難,被動式與主動式兩種設計,更並非完全牴觸的概念,在節能的前提下,被動式建築也可以搭配主動式設計,創造合宜的平衡點。
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祕書長王婉芝也贊同,善用主動式設計,可以幫忙補足被動式設計的先天不足,畢竟,最常令人感到不舒適的「濕氣」和「熱氣」,光靠自然方法很難完全移除,但輔以主動式的機械設備,將濕熱引導排除,就能有效結合兩者優點,打造出真正舒適的綠建築。
王婉芝表示,就算車站站體是開放式空間,安裝空調的效率低,還是有手法可以降低濕熱狀況,例如在等候區加裝圍蔽,創造局部的封閉空間,讓空調有效發揮;或是以人工水霧、機械風具輔助,調節室外流入的熱氣。
「綠建築並非不能使用空調,而是要把握『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原則,」陳重生說,傳統強調通風對流的綠建築設計,在台灣並非毫無用處,確實可讓室內溫濕度相較室外降低一些。以這為基礎,再加以空調系統做整體規劃,當遭遇太熱或太冷天候時,就利用空調做溫濕度調節,讓整體建築在最小耗能下,做到合宜溫濕度,確實達成節能又舒適的功效。
王婉芝表示,綠建築的評估指標,包含「生態、節能、減廢、健康」4大面向的9項指標。但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在這幾年的推廣中發現,大眾常只重視「節能」、完全忽略其他面向,住起來就很可能不舒適,這也正是苗栗車站過熱爭議的縮影。
「好的居住環境,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好的綠建築設計,也須同時兼顧這4大面向,」王婉芝遺憾,目前台灣相關設計,往往花很多時間斤斤計較空調,甚至執著「完全不能裝空調」,卻少有這四者相輔相成的概念。
其實,依照綠建築的指標定義,「加裝能效高的空調」來增加舒適度,本就可以算在綠建築的評分中,並非「違禁品」。也可在建築四周植栽,既可在生態面向加分,又可減緩熱島效應,改善當地「微氣候」,自然就不需開大量空調。
陽明交大領軍,創新隔熱工法
除了台灣社會大眾和政府單位,對綠建築認知必須更完整化,台灣的大學也應持續思考創新工法和科技應用,為綠建築的有效落地台灣,追尋更多可能。
今年6月底,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DIS)師生團隊設計的綠建築原型屋「台灣厝-1 House for All」,就在「歐洲永續綠建築能源屋十項全能大賽」中獲得「建築項目」金獎與「創新項目」銅獎2項大獎。
陽明交大團隊透過物聯網裝置自動感應溫度,適當引入在陽台和玻璃長廊儲存的冷、熱空氣,維持舒適的恆溫。TDIS團隊以過去的氣象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及電腦模擬,找出每個空間會需要多少的「熱」及「冷」。除了可依據個人對溫度感受的差異做微調外,還可依照電腦計算及室內外溫差,即時釋放適量的「熱」或「冷」,動態調節溫度。
而為適應溫帶和亞熱帶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類型,TDIS副主任曾聖凱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針對隔熱玻璃做調整。在高緯度國家如德國,設計邏輯是「避免熱散逸出去」,在亞熱帶的台灣,設計邏輯則改為「避免熱跑進來」。例如,將隔熱玻璃的方向顛倒,原本把熱鎖在室內,現在則變成把熱隔在室外,就能達到不同效果。目前TDIS團隊已選定宜蘭和新竹兩地重現台灣厝,透過進一步的調整,找出適合台灣的綠建築新科技工法。
王婉芝強調,台灣人對於綠建築,常只停留「被動式」思惟,才會出現鑽石級綠建築,卻讓人中暑的狀況。ESG趨勢下,綠建築將是未來主流,對綠建築有更正確的認知,結合新的科技與技術,綠建築也能真正有效地落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