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年歷史的英國老牌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投資集團」,在台灣已經跨入第30個年頭,選在520舉辦在台30週年感恩晚會。
「一家超過200年的資產公司,該如何與時俱進?我常被如此問,但我愛這問題!」晚宴一開場,施羅德投資集團全球總裁郝睿誠(Peter Harrison)神采奕奕,笑談施羅德投資集團的全球布局,看不出來當日才飛抵台灣的他,前晚只勉強睡了一小時,就接連一整天的奔波。
充滿幹勁,正是許多人對郝睿誠的第一印象。2016年4月,當時擔任施羅德全球投資長才三年、不滿50歲的郝睿誠,從在任15年的Michael Dobson(德布森)手上,接下施羅德全球總裁大位,震驚業界。
其實,這位新總裁雖年輕,在施羅德的資歷卻不淺,早在31年前、1988年,剛從大學畢業的他就加入施羅德,從基層一路做起。根據高層的公開信,郝睿誠會出線的主因,就是「對施羅德的文化與價值,有深刻了解!」
三年來,郝睿誠的工作聚焦在「客戶導向、專業團隊與客製化方案」三大面向,並將相關價值推行於旗下遍布於29個國家的41個據點中。
創新拚永續 要勇於「試錯」
目前,施羅德投資集團管理資產總規模高達4214億英鎊(16.86兆新台幣),英國排名前五大。郝睿誠如何讓這215歲大象,持續商場上展舞姿?
「我對驗證成敗有一種熱情,因為你不去試、沒錯過,就永遠不知道答案!」首次來台的郝睿誠接受《遠見》獨家專訪,他指出「創新」是通往永續之路,但此路晦暗,找出方向的唯一方式是「試錯」(try & error)。
但基金經理人出身的郝睿誠,豈不知試錯有代價?因此三年來,他不僅建置數位團隊與系統,還招募各種人才、注入不同觀點,就像投資組合一般,以多元配置來降低風險。
除了企業經營,他也以「長線觀點」支持施羅德大力推展ESG投資,希望對環境(E)、社會(S)與公司治理(G)帶來正面循環。他發現,這種能帶來社會影響力負責任投資,更能吸引諸如千禧世代的年輕投資人。
每年發布環境永續報告的施羅德集團,自主研發SustainEX等評核機制,用來檢視企業的永續發展能力,表現傑出者,將優先納入投資組合。目前,採用永續指標的投資部位已達470億英鎊,占整體資產的11%。
這些努力,讓施羅德連續4年拿到「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的A+最高等級評等。
令人好奇的是,53歲的郝睿誠從程式設計員、分析師、基金經理人一路歷練,也曾創辦RWC Partners投資公司,最後回鍋出任投資長、總裁。角色變換多元,如何維持職場續航力?擁有一雙兒女的他,又怎麼思考下一代的競爭力?以下是精采訪談紀要:
盡可能嘗試 營造安心環境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如何面對FinTech等趨勢帶來的挑戰?
郝睿誠答(以下簡稱「答」):資產管理業本來就是一個數據處理的產業,必須擁有最好的數位系統,盡可能蒐集多元數據,引進資料分析師與各種人才。
我們甚至需要心理學家、行為學家,因為基金經理人經常犯的錯誤,就是對於短期行情過於自信,然後買高賣低。這時候,我們需要投資心理專家來提醒他們踩剎車,將眼光放遠一些。
另一方面,我們則給出全新的數位工具,幫助同仁與客戶得到更精準的投資方案。例如在數位平台上做風險屬性測驗,就像在玩遊戲,一下子就能得出客製化的投資建議。
在這過程中,我們對創新保有一個開放心態,敢做別人不願意的嘗試,即使有失敗的可能。
問:轉型過程,主要障礙會是什麼?
答:施羅德歷史悠久,本身就有很強的適應力,日本鐵路、美國華爾街的創建史中,都有施羅德的角色。
但即便如此,你無法說服每個人搞創新,所以我們盡可能創建一個令人安心的環境,讓大家可在其中進行必要的嘗試。
例如,我們不能拿客戶的錢去冒險,於是施羅德有一個5億英鎊的種子基金,可以實驗各種不同取向的基金型態,以對應新的發展與客戶需求。
問:你看到資產管理界正在發生什麼轉變呢?
答:首先是ETF的崛起,這種被動式投資的成本更低廉。也就是說,像施羅德這種擅長主動式投資的資產管理公司,必須變得更靈敏、更厲害,民眾才有理由選擇你。
第二,多元資產投資方案將愈受歡迎,因為沒有人會一起床就說「嗯,我需要買一檔美國股票!」而是先有一個亟待解決的投資問題,例如我要幫孩子存教育基金。所以,為了因應各式生命情境衍生的問題,人們會需要更多元的投資工具與資產組合。
第三,資產證券化會愈來愈風行。舉例而言,以往不動產主要由私人機構投資,因為他們才有夠多的錢。但現在若把一棟10億美元的大樓,分切成每一單位賣100萬美元,這樣能參與的投資人就變多了;另方面,投資單位與金額降低,也有助於投資人分散投資風險。
像是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也可透過區塊鏈平台來發行。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買到一部分機場、一部分大樓,讓投資人參與更多長期投資。
自學能力是未來成敗關鍵
問:施羅德的新嘗試,引來年輕客群了嗎?他們想要什麼?
答:我們觀察年輕人,他們想要兩件事,一個是數位化、更客製化的投資平台;另一個就是,希望用錢去做正確的事情。
施羅德曾經調查,大約47歲、年紀較大的族群,對於投資關心的是收益如何。但像是20、30歲的千禧世代,除了收益,還有高比例的人,在乎他們的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因此,ESG責任投資很吸引年輕世代。近年,施羅德投注很多心力在發展ESG評核機制,從150多種不同的管道蒐集各式數據,研發SustainEX指標,用來評估各企業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外部性(例如生產過程中是否造成空氣汙染;或者正面影響,像是電信服務帶來公共便利性)。
事實上,施羅德不只是找永續分數高的好公司來投資,還企圖改善企業營運策略,讓他們達到多贏目標。例如去年施羅德就與超過2200家企業有ESG的專案合作,鼓勵他們減碳、改善工作環境、營運透明化。
問:ESG之類的責任投資,除了社會永續發展的正面影響,投資效益夠吸引人嗎?
答:想想看,當你投資的企業,財報透明、薪資福利很好,對社會環境還有正面影響力,那這家公司的獲利應該不錯吧!而且,這會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你放心把錢一直放在那邊的可靠對象。
尤其現在中美貿易大戰,我的故鄉英國又有脫歐爭議,這麼多變數,投資人應該具有「長期獲利觀點」,尋找中長期投資標的,不要執著於短期行情波動。
問:你歷練多個職涯角色,建議大家在AI世代如何培養職場永續競爭力?
答:我建議,大家不要只安於狹隘的專業,以為有一技之長就沒問題,要知道,現在機器人都能當牙醫了。
未來,「學習如何去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擁有靈活的自學能力將是最關鍵的競爭力。
所以,我不會要求兒女去學程式語言,而是希望他們有思考能力,發揮更多人性價值,隨時能透過各種平台自學。
郝睿誠 Peter Harrison出生:1966年(53歲)學歷: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商業管理學系畢業現職:施羅德投資集團全球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