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過捐贈物資給社福團體的衝動,卻因為擔心自己送不對物品、東西沒送到對的地方、甚至是懶得出門寄送,就默默打消念頭呢?iGoods 愛物資觀察到這個問題,打造了一個讓民眾與社福單位媒合的平台,將捐物變得跟線上購物一樣簡單又值得信賴。
你能夠想像,一間老人安養院收到的捐贈物資是嬰兒服裝嗎?或者,食物銀行收到一整箱的食物,打開來卻全部都是過期食品,只能全數拿去丟掉;甚至是一些社福單位更收過物資包裹,裡面可能有八成都不是單位所需要的物品,但卻是用「貨到付款」寄出,社福單位只能默默付錢收下包裹……這些「走鐘捐贈」不僅沒有給社福單位需要的資源,反而造成社福單位更大的困擾。
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一群人想將家中用不到的物品捐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但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找到適合的捐贈單位,也覺得寄送物資很麻煩,很可能就因此放棄了捐贈物資的念頭,而這些用不到的物品就只能繼續堆在家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一邊有物資需求、一邊想捐出去,但在科技應用已是如此發達的台灣,卻一直都沒有發展出具有整合性、即時性的工具,讓社福單位跟民眾間搭起溝通的橋樑,直到iGoods愛物資出現,才終於解決了這個苦惱多年的問題。
用電商模式打造物資生態圈
2013 年,當時從事科技產品企劃的邱珮瑜,以及在物流業工作的陳家銓還只是業餘的志工團,在幾次為偏鄉孩童募集資金及物資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發現,錯誤的物資募集方式正在為社福單位造成困擾,促使他們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物資管理問題?
也就那麼剛好,兩人的專長就是科技產品企劃以及物流,他們在一番腦力激盪後得出一個結論,「不如就用電商購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一方面社福單位可以清楚列出物資需求,另一方面民眾可以像購物一樣挑選自己想捐贈的物資,最後就能得出一張捐贈清單,民眾只需要打包好物資,物流業者就會親自上門取貨,送到社福單位手上,」邱珮瑜分享,這套方法還可以讓社福單位隨時掌握物資的數量,需要幾個、送來幾個、還差幾個,全都一目瞭然。
同時,他們也從 2016 年開始發展全新的「公益直購」項目,讓民眾可以直接在網站上購買物資,由 iGoods 將物資直接配送至社福單位,大大提升了民眾的方便度。不過,陳家銓說,愛物資的核心還是希望能夠愛物惜物,因此直購的項目僅限於民生耗材,像是食物或衛生紙,其他的家電或生活用品,仍以二手捐贈的方式進行。
那麼,iGoods的商業模式是什麼?畢竟捐贈不是電商,他們要從哪裡獲得利潤?iGoods 目前的獲利方式來自於兩個部分,一是來自物資運費及公益直購的差額,占了約七成;二是與企業專案合作,媒合企業與社福單位的需求,打造更有效、直接的CSR 溝通,占了約三成。
從一開始一個月賺不到幾千元,苦哈哈的過著窮光蛋的日子,直至目前為止,iGoods已經有 30,000 名以上的網站會員,累積有 100,000 人的捐贈參與,並且成功送出 600,000 份物資到需要的人手上,如果換算成金額,更是高達 1億 2000 萬元新台幣。
邱珮瑜笑說,很多人直到現在仍誤以為 iGoods 是一個公益平台,但她澄清:「我們跟一般新創公司一樣,我們不靠募款,而是創造金流!」而在這點上,iGoods 的確找到了特殊的利基點,透過改善物資捐贈流程中的不方便與資訊不對稱,為自己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
持續擴大 循環一份共好的禮物
陳家銓分享,創立 iGoods 最令人感動的部分,就是意識到自己的確創造出了改變。例如,在整理捐贈物資的過程中,常會發現捐贈者留下的小紙條,小心翼翼的寫下物品使用方式,或是分享物品的故事,這份「將捐贈視為一份禮物」的心,最後也會被帶到受贈者的身上,成為一份不斷循環的善意。
圖/iGoods與社福單位參與公益市集
因此,iGoods 的下一步就是要將現有網站改版,目標成為「物品循環生態圈」,讓物品無論是分享還是共享,都能在過程中將分享者和受贈者彼此之間串連起來,也讓閒置資源再次流動,正確地將物品分享給其他需要的人。同時,他們也打算在公益直購的基礎上發展「物資採購供應鏈」,以選購綠色物資的方式填補社福單位的物資需求,就能更規模化的打造起公益影響力,將這份共好的禮物不斷循環,讓「分享」成為一件既簡單、又快樂的好事。
你也想加入社企創業、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理想嗎?讓更多人與你並肩同行,幫助你找到更多資源吧!‧ 帝亞吉歐 – 夢想資助計畫:http://www.diageotwcsr.com/keepwalking.php‧ 社企流:https://socialenterprise.org.hk/zh-hant/business-support‧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https://www.moeasmea.gov.tw/mp.asp?mp=1
積少成多,「臺灣好事」:https://inspiring_taiwan.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