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全新單元與數位頻道《城市學》,帶你看見台灣22縣市的美好。 有200年歷史的淡蘭古道,交織出北台灣豐富的山海生態與人文景觀,遊客們重新踏上這條路,意外看見地方創生的新活路。
在北台灣重巒疊嶂的山間中,有三條承載超過200年歷史的路徑。
這三條是清朝時期連結淡水廳及噶瑪蘭廳(現在的台北及宜蘭)間的重要道路。包括官府疾馳送公文的「官道」;先民採買日用品、嫁娶時轎輦必經的「民道」;及茶商往來大稻埕加工茶葉的「商道」。
不管是吳沙入蘭開墾、楊廷理平亂、馬偕傳教……,他們的足跡都曾穿梭在三條古道上。
這三條古道,就是今日俗稱的「淡蘭古道」。
隨著歷史山洪的沖刷,曾經的熙攘繁華,都成過眼雲煙,不是變成登山健行者的愛好祕徑,就是成為產業道路,更多被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不甘於古道埋沒,四年前,民間結合地方政府的力量,串聯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四個行政區,找回這些山徑,官方學界認定的「淡蘭百年山徑」就此重生。
41條山徑組路網 每一步都是故事
其實淡蘭古道的範圍廣大,除了主要道路,還有許多小徑,全長近200公里,由41條山徑所形成的綿密路網,自北而南,分別從瑞芳到石城及大里、暖暖到澳底、六張犁到礁溪,是台灣第一條長距離步道系統,更獲得行政院核定升級為「國家級綠道」。
淡蘭古道甚至還被看好是台灣版的「朝聖之路」(如同西班牙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的「聖雅各之路」),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應該走一回。
然而重塑古道並不輕鬆。「四年前,當全國都在瘋天空步道、纜車時,我們開始默默重建淡蘭古道,」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專門委員陳靜芳說,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沒有明顯地標,也不是熱門景點,不易獲得掌聲。但不捨淡蘭古道沿途的山海風光、深厚的人文景觀被忽略,才堅持做下去。
其實,長距離步道旅行已是新興國際旅遊趨勢。在國外有西班牙朝聖之路、美國阿帕拉契山徑、日本熊野古道、香港麥理浩徑,台灣理應闢出一條有本土特色的長距離步道,帶動國內健康旅遊的風氣。
「故事」是淡蘭古道最獨特之處。為了貼近百年前的原始樣貌與路徑,歷史考究不能馬虎。光是定義淡蘭古道,就花了三年。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淡蘭古道的路線,眾說紛紜。大家翻找地方誌、鄉誌等文獻,與學者討教,套疊中研院百年歷史地圖,並親自田野調查,以GPS軌跡記錄現場印證,再回去比對古地圖,看百年來的路線變化。
並且舉辦講座、訪談耆老,進行口述歷史。過程中意見百百種,「史書記載那條我沒聽過,這條才是祖先走的。」「你說的不對,我阿公走的才是!」他們得從眾多說法中,折衷出令人信服的選項。
此外,修復古道也不可能完全忠於原路,還須兼顧安全、可行性與貼近自然。最終各方達成共識後,才開始整建步道。為了尊重生態,整修步道部分採取「手作步道」。雖不如水泥步道,施工時統一快速,卻可避免對大自然造成不可回復的破壞。
手作步道就地取材 與景觀生態共生
手作步道以手工就地取材如石頭、木頭,根據現地氣候、地質、生態習性等,融入周遭自然景觀,小生物也能在石頭、木頭縫中生存,永續共生。
況且手作步道鋪面相對柔軟,對膝蓋、腳踝較友善;水泥地缺乏緩衝和彈性,長時間行走,恐造成膝蓋或足部負擔。
然而手作非常費時費工,由於無法使用大型機具規格化製作材料,設計圖和工程管理都是考驗。每一段路都要動用不少人力,例如淡蘭古道中的崩山坑古道,2017年至明年,就有超過600人次志工參與,很快就能成為全台第一條完全手作的步道,目前困難路段已疏通,可以行走。
圖/以自然素材製作步道,過程雖費工,但能讓環境永續共生。
修護古道,除了緬懷人文歷史外,更深刻的意涵是,還在於連結古今,再生農業聚落。
「若只做修復古道就太淺了,我們的初衷想復興地方農業,」陳靜芳說,希望藉由淡蘭古道推出,吸引人潮,帶動古道沿線鄉鎮地方創生,復興地方經濟。
例如古道路線上有一個200多甲水梯田的雞母嶺山村,屬於新北市貢寮區,過去種稻子,金黃色稻穗搖曳山中,畫面壯美,隨著青壯人口外移,田地多半荒蕪,水梯田消失了。農村凋零,讓當地出生的土木工程師蕭學苑,每每回家都難過不已。
從小幫家裡務農的蕭學苑,到了外地謀生後,每每午夜夢迴時想起家鄉。15年前,他就想復興雞母嶺了,卻苦無資源人力,加上工作分身乏術,直到三、四年前新北市政府、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因淡蘭古道在當地開說明會,讓他看到希望。
在此之前,蕭學苑已開始找尋先人遺跡,他向林務局申請1979年雞母嶺的空照圖,試圖還原水田位置與路徑,憑一己之力找水源、挖水溝,想復耕水梯田。
圖/蕭學苑復育家鄉水梯田,並結合農旅觀光,讓遊客感受山林田野風情。
工作之餘 返鄉復育「雞母嶺」梯田
如今,他已復育一分地的水梯田,並在周遭整建出一塊水梯田生態區「遇見雞母嶺」,與古道結合,設計一日旅行,包括走讀古道、梯田餐桌時光、手作古早味點心「番薯粿」(台語:憨吉貴)。
圖/「遇見雞母嶺」可見淡蘭古道LOGO「雙扇蕨」。
圖/手作古早味點心「番薯粿」體驗。
蕭學苑帶著《遠見雜誌》採訪團隊走進山林間,原來連他以前都不知道,小時候每天走的道路,就是淡蘭古道北路的「楊廷理古道」。走著走著,他突然叫大家轉頭,就在樹蔭間出現一片豁然開朗的海景,左邊是金沙灣,右邊是福隆。
圖/在小徑上走著,樹蔭間出現一片豁然開朗的海景。
雞母嶺就位在貢寮的西北方。蕭學苑正規劃貢寮音樂祭的另類方案:走古道、聽海祭、吃剉冰,主打「若不想去沙灘,可以上山走淡蘭古道」,還打算跟電信公司申請打卡點,取名「心田、心甜」。
作為淡蘭古道北、中路交會的山城雙溪,也有一位歸鄉遊子簡淑慧,自掏30萬元,返鄉成立「注腳雙溪」工作室,近年為振興地方文化,四處奔走。
她習慣導覽雙溪街坊角落時,拿出老照片作古今對照。這一天,《遠見》記者跟著她來到一處看似普通的小巷,沒想到這裡也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她手裡那張小販賣鴨賞的老照片,就是過去宜蘭礁溪人途經淡蘭古道時,在此中繼站市集交易的證據。
就在不遠處,百年土地公廟前、牡丹溪與平林溪雙溪匯流岸上的石板,正是淡蘭古道的鋪地。石板所在的廣場,曾是鴉片館,廣場上斑駁的磚牆是鴉片館主人後屋,相鄰的是日治時期被日軍納為指揮總部的周總理古厝,河的對面是老電影院東河戲院。
圖/土地公廟前的石板,正是淡蘭古道的鋪地。(一樓為簡淑惠工作室、二樓為土地公廟)
1960年代,雙溪礦業發達,居民及流動人口曾達到4萬,1970年代礦業沉寂後,人口大量外移,如今雙溪僅剩8700多人。
簡淑慧原本是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祕書,一直對回鄉有深深企盼。幾年前她念碩士班,便以家鄉為論文主題,探究生態旅遊。
圖/歸鄉遊子簡淑慧,返鄉成立「注腳雙溪」工作室。
結合小農食材 開發在地菜餚
過去的雙溪總是遊客到平溪附帶經過的景點,比不上九份熱鬧,簡淑慧不以為然,「你說沒有特色,其實是特色太多。」雙溪每個街道巷弄都有紅塵往事,加上棲地生物多樣性,農業也提升到有機栽種,她覺得有機會連結這些小農食材,讓旅客享用在地菜餚,又能了解當地景物。
例如當地開發的香滑酥脆蛋塔,蛋取自當地日照有機農場,雞隻不圍籬、自由野放,晚上雞就在樹上歇息,取名為「快樂雞」,就深受遊客喜歡。
除了人文歷史、當地產業值得復興外,淡蘭古道上,還遍布著可追溯至侏儸紀時期的蕨類活化石「雙扇蕨」,以及上百座石造小型土地公廟!不妨來趟淡蘭古道之旅,感受台灣百年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