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永續城市

盤點DNA  構畫未來式

花蓮縣光復鄉
盤點DNA  構畫未來式
| 攝影 許宏偉

位在花蓮縣中段的光復鄉,有著馬太鞍與太巴塱,這兩大既古老且人數最多的阿美族部落。迄今阿美族族群仍占光復鄉人口的53.25%,在地處處可見原民風情。

製糖與森林資源豐富的阿美族部落

日治時期,光復鄉被日人選為重要的製糖基地。1921年時,馬太鞍設立的「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吸引大量閩客族群移入。後來還有外省族群及新住民的遷入,使得光復鄉具族群融合與多元文化的特色。

時至今日,儘管製糖產業不再,當年光復糖廠內的日式宿舍群卻成為重要的人文資產,也是全台最大的日式木構造建築聚落。加上光復鄉還有全國最大的內陸型濕地─馬太鞍濕地,風景優美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吉利潭、拉索埃湧泉等地理景觀,這些都成為光復鄉在觀光發展上的重要亮點。

惟隨著經濟型態改變,加上交通不便,光復鄉縱然有許多觀光特色,仍面臨年輕人離鄉工作、人口不斷老化與減少的問題。

民國60年代,光復鄉人口數為24,000多人,10年前降至14,000多人,現今則為12,800人左右。面對困境,地方創生正好給了光復鄉盤點資源、尋求再發展的最佳機會。

地方團體共同參與  共識營聚焦發展重點

如何凝聚在地鄉親對「地方創生」的共識,甫於2018年上任的光復鄉鄉長林清水坦言,很多事都是邊做邊學,透過溝通才逐漸有了想法。幸運的是,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江允智與慈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團隊和光復鄉公所一拍即合,開始盤點光復鄉的資源。

「我們希望可以找到光復鄉的DNA,並且了解我們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林清水在2019年3月,邀請鄉內的部落、社團代表前來,先由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團隊說明地方創生的內涵與意義,再請在場參與者共同思索,各自在人、地、產等相關的資源與地方特色。

之後,透過4月舉辦的兩次共識營,參與的團體組織們針對「人、生活、環境、產業」等四大主題,各自提出關注的議題與內容。接著,再從中聚焦,凝聚出7個主要的共識願景,以及8個可執行的提案,做為未來地方創生發展的依據。

光復鄉公所行政暨原住民事務課課長姜靜嫻認為,過程中最棒的是,透過共識會議的討論,找出『光復DNA』,「彼此提案性質相近的就會去做整合,像是鄉內兩大原民部落同樣提出長照內容,自動就會去整合內容。」

八大執行計畫   吸引企業投資

共識會議之後,光復鄉一共提出了「大光復交通串聯計畫」、「工藝之家」、「嘎啷啷創客基地大富國小」、「光復有機醋創生計畫」、「太巴塱部落酒廠創生事業」、「長照產業發展計畫」、「太巴塱長照中央廚房」等八大計畫,並提交國發會討論,期待進一步的聚焦,為地方發展帶來明確方向。

林清水認為,「要整合到大家有共識是很辛苦的,必須先讓大家了解地方創生的含義,之後再慢慢溝通,「接著,就看如何將計畫落實,有了成果,才有進一步推動的動力。」

林清水提到,近期就有廠商看到「大光復交通串聯計畫」的內容,主動前來詢問合作的可能。內容主要是在光復鄉內主要景點設立電動腳踏車站,遊客可透過APP方式,租借電動腳踏車與獲取旅遊資訊,既改善鄉內各景點觀光交通的問題,也達到綠能環保目的。

與農民契作   協助在地農業發展

儘管光復鄉的地方創生計畫還沒有完全確立,但已有企業與在地農家合作,為地方發展開創新契機。它是台灣第一家使用台灣自製麥芽的精釀啤酒公司「禾餘麥酒」,也是全台第一家與農夫契作的啤酒公司。

禾餘麥酒與光復鄉農民契作「台南白玉米」,做為生產「盈溢白玉」與「刺蔥白玉」這兩款啤酒的原料,其中刺蔥白玉還加入原住民食材刺蔥,風味獨特,贏得2018年World Beer Awards台灣草本香料啤酒冠軍。

禾餘麥酒的創辦人陳相全在美國就讀大學時,因在酒廠打工,而對釀酒產生興趣。當時他建議酒廠採用當地農作物做為原料進行釀酒,未被接受;2013年回台進入台灣大學農藝研究所就讀,與幾位有著相同想法的年輕人,共同創立了禾餘麥酒。

禾餘麥酒除了透過契作協助復育台灣本土的小麥、大麥、蕎麥、玉米等雜糧作物,同時也鼓勵農民從事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以高價收購來保障農民收入、提高生產意願。

為此禾餘麥酒四處尋訪願意契作的農家,最後在台中大雅找到大麥、小麥,與光復馬太鞍的原住民農民阿榮大哥合作台南白玉米。

「花東土地的污染相對較少。我們也要求原料的來源安全,所以一開始就往花東尋找,希望找到友善耕作的農民。」禾餘麥酒共同創辦人之一陳昱廷補充。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少大規模耕種的農民,但多採用慣行農法,之後收成物交由農會或盤商收購,「當地農民多以能否機械化大型耕作的方式來思考是否願意參與契作,最後反而是阿榮大哥這樣的老農,才比較願意嘗試看看。」陳昱廷說。

2016年,雙方首次合作2分田地進行種植,相當成功,隔年耕作翻倍到4分地,只可惜收成前遇到了颱風,讓採收量不如預期。不過因為有了成功的經驗,引起周邊農民好奇,紛紛詢問是否有合作的機會。

只可惜,2018年時由於禾餘麥酒的生產計畫完成較晚,加上阿榮大哥的兒子返鄉後,對田地運用有不同的想法,雙方因而暫時中止合作,禾餘麥酒遂轉往花蓮卓溪鄉的南安,契作耕地則擴大到了6分地。

走到產地   與地方產生更多連結

禾餘麥酒除了玉米契作外,也在收成時節舉辦「採收小旅行」,帶領消費者實際走向產地,了解釀酒原料的耕作方式及在地文化。

「當大家都在講在地的重要性時,卻忽略每個人對在地的想法會有不同。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帶消費者直接到產地去。」陳昱廷表示,除了認識耕種過程外,過程中還安排大家採野菜、料理,也走訪當地原住民的傳統耕地,並了解原民文化,這些都讓企業活動與在地發展有了更深刻的關係。

「與小農合作是我們覺得應該要做的事,我們也認為這對整個農業產業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陳昱廷說,禾餘麥酒也在嘗試不同的可能,希望與地方多一些連結,像是他觀察到日本有不少酒廠設在原料產地,收成後就可直接處理,但台灣受限於相關法規限制,加上禾餘麥酒仍在起步階段,是否進行投資有較多的考量。

至於能否將這樣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地區,也需要再觀察,「畢竟小規模的合作模式很容易受到『人情』的變動影響,若沒有在地人的協助,很多事務也無法順利推展。」陳昱廷補充。

陳昱廷表示,不敢說禾餘麥酒真的幫了在地農民多少,但至少以較高的價格收購,對雙方來說都是互惠的。未來契作的方式仍將持續,也期待能為農業發展與地方產業,多盡一份心力。

以農業為主的光復鄉,耕地面積達5,072公頃,居民也多以務農為多,主要作物為稻米、箭筍、大豆、水果、紅糯米等,其中稻米佔了約六成為最大宗,而稻米有約十分之一為契作,可見良好的契作模式,的確能為地方帶來正面的經濟效益。

而除了契作之外,包括農業結合觀光的精緻旅遊、結合文創設計提昇產品價值等,也都是光復鄉未來發展的思考重點,期待透過不斷嘗試,走出更寬廣的創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