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投資

碳有價時代來臨!小資族靠投資碳權ETF月賺50%

碳交易不再只限於政府和企業,更成為了一般散戶可投資的ETF。unsplash by Jason Briscoe

|

看了這麼多談碳管理、碳權市場的文章,你會不會覺得碳交易好像都是政府或企業的遊戲,你我這種散戶似乎很難參與?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那你是對的。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打開證券下單系統,點兩下滑鼠,也來參與一下碳定價,賭碳權價格的漲或跌,從中賺錢?

上一篇《碳如何定價?破除這3個誤解,你對碳定價的認識就超越99%的人》我們講過,碳權距離成為普及化的金融商品,還有一段路要走。

但沒關係,還是有些金融業者會想盡辦法,把現存的可交易碳權商品打包成散戶可買的ETF。雖然為數不多,但聊勝於無,至少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個可以發揮的場子。

代號基金名稱發行者資產規模(美元)
KRBN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ETFCICC$1.36B
GRNIiPath Series B   Carbon ETNBarclays$103.54M
KEUAKraneShares   European Carbon Allowance ETFCICC$82.11M
KCCAKraneShares   California Carbon Allowance ETFCICC$3.94M
表/追蹤強制性市場的碳權ETF。綠學院提供

根據ETF.com的資訊,全球目前與碳權相關的ETF只有4檔,其中只有一檔KRBN資產規模一枝獨秀,截至2021年11月29日,其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4.1億美元。另外一檔GRN勉強達到1億美元規模門檻,其他2檔ETF都還不成氣候。

其實KRBN這檔ETF 2020年7月成立時,規模不過300萬美元,早期投資人大都是美國機構投資者與退休基金,但隨著投機與投資的資金不斷湧入歐盟與美國加州的碳交易市場,推高了碳權的交易價格,KRBN這檔ETF也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不僅單位淨值上升超過100%,基金規模成長超過40倍。

以KRBN這支ETF來說,它追蹤的是IHS Markit Global Carbon Index的指數。這個指數是以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美國加州排放交易機制、以及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這3個強制性市場碳權配額的「期貨」交易量和成交價做為編製依據,注意它是用期貨價格來編,不是現貨價格,因此就跟大家預期碳權的心理價格多少有關。

圖/碳權ETF走勢圖。綠學院提供

看過綠學院碳交易文章的你,這時可能覺得很奇怪,自願性市場是自願地來執行減量,才會有足夠的參與者,有足夠的流動性可以包裝成金融商品不是嗎?怎麼會是包裝強制性市場下的碳權來賣呢?

這就是大多數人對自願性市場的誤解。其實自願性市場市值、流動性皆不如強制性市場,包裝成金融商品自然較難以被市場接受,反觀強制性市場是被管制者一定要達到被賦予的排放目標,無法減量的業者只能去購買其他業者剩餘的碳權,以抵減自己的排放量。有足夠的參與者,有足夠的流動性,包裝成ETF才有人買。

當你買進KRBN這支ETF,KRBN會依設定好的權重去購買這3個市場衍生的碳權期貨,這樣你就不用自己去買碳權期貨、或自己去買想買也買不到的碳權現貨。

當大家對這3個市場的碳權預期價格越高,KRBN這支ETF就會上漲。我們來看看KRBN這檔龍頭碳權ETF過去的價格歷史走勢:

圖/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ETF走勢。綠學院提供

看了這種走勢圖,如果是金融市場技術分析交易者,大概都要腦充血,直接進場先建立基本投資部位再說。但綠學院的工作包含幫你找觀點、找連結、找創業資金,就是不包含幫你找明牌,所以請不要期待我們給你投資建議與目標價。

這時你又會說了,會不會賺錢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資碳權ETF或期貨,有沒有幫助減碳甚至碳中和?

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整體而言,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存在,可以促進市場流動性及效率,避免因市場沒什麼人交易而導致機能不彰,碳權的價值展現不出來,最後影響減碳效果。

圖/衍生性金融商品如碳權ETF或虛擬貨幣,可以促進市場流通並保障交易機能。unsplash by Pierre Borthiry – Peiobty

這樣分析下來,可能頓時讓你覺得碳權ETF很雞肋,對減碳沒什麼直接幫助。並不是這樣的,從資金的角度來看,當愈來愈多資金湧入碳金融商品,就會有足夠的流動性,而你也等於間接參與碳定價。長期來說,仍有其正面效益。

再說,減碳是人類未來幾十年的剛需,沒做到這點,地球溫度隨便上升個幾度,就會面臨更頻繁的熱浪、洪水與乾旱等極端氣候,所以這是人類的生死存亡之戰。

我們如果把碳權與虛擬貨幣做個比較,可以輕易判斷哪個更剛需,所以不用浪費時間布局比特幣,在氣候變遷的時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根本無關勝負,在全世界紛紛建立碳權交易所之時,即使碳權交易標準化尚未完成,這少數幾檔碳權ETF已經不理會世界的紛擾,被資金推升而走向上漲之路。

本文轉載自綠學院/文:劉哲良、柯忠昇(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關於作者】
劉哲良,一個安裝了「第三隻眼」的環境經濟學家,擅長辨別抽象的價值,看見萬物之間互相關聯及共生的網絡,其頭腦清晰的程度,任何偽裝或說不通的邏輯都瞞不了他。協助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專長非市場價值評估,也就是幫沒有市場的東西估價,目前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柯忠昇,從小只會用數字看世界,而後順理成章成為專業交易員,沉浸在各種金融商品交易十餘年,習慣每天盯著四台電腦與八個螢幕的高壓生活。中年某日因一碗泡麵頓悟,從一個熱衷短線交易的操盤人,轉型做產業長期投資人,希望投資的結果不只滿足荷包,也能改變世界。目前擔任臺灣以色列投資合作中心TXI Center共同創辦人、TXI私募股權基金經理人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