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永續城市

仰賴私人運具逾八成 交通問題更嚴峻

低碳交通串起運輸網絡,解決都會困境
仰賴私人運具逾八成 交通問題更嚴峻

《遠見》調查,未來五年計畫購車的六都民眾中,想買電動機車者已超過燃油機車。(圖為台鈴電動機車發表會)黃菁慧 攝

|

到2030年,全球將有六成人口集中在都市,屆時城市交通將面臨大挑戰。《遠見》調查發現,六都民眾逾八成都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通勤,如何加速交通轉型,已是迫切的課題。

2020年,台灣人口越過死亡交叉點,跨入「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

儘管如此,占總人口七成的六都,依然擁擠不堪;截至今年第一季,六都人口年增率,僅台北市微幅下滑1%,其餘五都仍持續成長,尤其是桃園,今年首季人口年增率達1.18%。

根據聯合國推估,經濟發展,各國城市不斷開發,人口將大量湧入;2030年,全球有六成人口將集中在都市,屆時恐將衍生塞車、空氣汙染、事故頻傳等各式交通問題。

電動車與自駕應用,可望舒緩交通困境

城市想要永續發展,得先解決伴隨經濟與都市人口成長帶來的棘手問題。過去,各國只能斥資不斷蓋捷運、蓋快速道路,但治標不治本下,情況更形惡化。

而2020年,全球電動車與自駕應用百花齊放,百年智能移動變革,會是未來交通困境的一帖「數位良藥」嗎?

值此關鍵之際,《遠見雜誌》委託「遠見研究調查」,針對六都18歲以上通勤族,從8月10日到8月21日進行電腦輔助電話訪問,得到有效樣本數1210人。

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日常通勤,竟有高達81.1%仰賴私人交通工具,只有44.4%日常通勤靠大眾運輸(表1)。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雙北愛搭大眾運輸,共享運具使用增加

其中,台北市的大眾運輸通勤族占比最高,達78.7%;新北市亦有69.1%。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使用共享運具通勤者已接近一成,達8%。

反之,桃園以南都市,大都仰賴私人運具,台南市最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達96.7%。高雄次之,也有92.4%。

而逾八成仰賴私人運具的通勤者中,大多數是騎乘燃油機車,尤其中部以南都市,台中、高雄占比分別達73.1%、76.7%,台南則高達近八成。台北市與桃園市,則是開車通勤者多於騎車通勤者,占比分別有56.6%與63.8%(表1-1)。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六都居民日常通勤,不但有超高比例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騎乘的還是傳統的燃油機車與燃油汽車,衍生塞車、事故頻傳,甚至是嚴重的空氣汙染等問題,也難怪,當問起日常通勤經驗最有待加強項目,就是安全、環保與通勤時間,比例分別為42.5%、35.1%以及23.1%(表2)。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台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張學孔教授指出,城市永續發展,需要更多人使用綠色交通。自行車、巴士、捷運、走路是要件,如何無縫接軌,串成更綿密、更方便的大眾運輸網絡,是重要關鍵。

「若以這些元素來看,台灣都市建設『很不及格』,」張學孔直言,在先進國家,綠色交通使用率約六至七成;但在台灣,就連捷運路線最多的台北市,每天使用人次也僅約20萬,占通勤人次比例少得可憐,僅4~5%。張學孔痛陳,「花200億蓋了捷運,卻不如預期,問題出在哪裡?」

51.8%六都通勤族,最在乎安全

《遠見》調查顯示,六都民眾日常通勤最在乎安全,有51.8%;可及性與容易到達居次,也有48.5%;第三項則是通勤時間,有32.7%民眾在乎。

進一步比對,除了大眾運輸通勤族占比最多的雙北市,較在乎可及性,民眾日常通勤時,相較於可及性,中部以南都市更在乎安全。值得關注的是,六都中,最在乎安全的是台南通勤族,占比竟高達六成,遠超過其他都市。

但在進一步詢問後發現,日常通勤經驗「有待加強」部分,排名前三項是安全、環保與通勤時間,分別為42.5%、35.1%與23.1%。

其中「環保」變異最高,最在乎僅約二成,卻有35.1%認為待加強。

很明顯,這代表民眾普遍重視環保,卻認為改善空汙是別人或政府的責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南台灣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分析,關鍵在於,長久以來,代工製造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發展,刻意忽視的「外部成本」,到底該由誰負責?

私人燃油運具造成空汙,沒計入外部成本

高仁山直言,不管是產品製造過程產生的碳排放,或是移動者為方便與經濟效益,使用私人燃油運具造成的空汙,都沒有計入「外部成本」。

企業不負責,消費者也不想負責,結果就是整個社會一起承擔「空汙惡果」。在歐洲,除製造者要課徵碳稅,燃油車使用者也得付出更高的成本,如『毒氣稅』等。

調查結果顯示,針對交通政策,國人近五成認為「便民」與「環保」需優先考慮;交通工具面向,逾43%民眾表示,軌道與綠色交通工具最重要。交通建設三大需求為停車位、充換電站與公共運輸站;軟體服務部分,近六成民眾希望交通管理系統更智能、及時,以降低事故與塞車等(表3)。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六都民眾期待的綠色交通政策,排名第一為購買綠色運具補貼,占比達30.2%,增設充電、換電站有25.4%,購買綠色交通工具時稅賦減免有21.7%(表4)。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整體來說,六都民眾給交通打了5.79分,其中,雙北、桃園民眾自評分數高於6分,台南民眾自評最低,僅5.17分(表5)。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而國人期待的進步城市交通,需具三大元素,便民的交通資訊平台、大量的綠色交通工具與共享工具,占比分別為52.1%、40.4%、33.8%(表6)。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相較年輕人,年長者重視安全與環保

調查顯示,愈年輕,對數位支付、共享服務,以及自駕科技的需求愈高。相較年輕人,年長者較重視交通安全與環保;相較年長者,年輕族群更重視通勤時間與費用(表8)。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五年,打算購買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的僅三成。其中,22.8%想添購電動機車,超過燃油機車18.8%(表9),有趣的是,相較於年輕人,60歲以上長者,對電動機車更感興趣,達三成。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台灣六都交通除了環保、安全急待改善。已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面對駕駛人力不足等交通挑戰將愈來愈嚴峻,如何善用數位科技,加速交通轉型,已是眼前最迫切的課題。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