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策略

德國直擊/不考慮循環經濟,在德國蓋不了房子

原文自《遠見雜誌》2023年02月號

循環經濟已是當今德國建築界的主流概念,若不考慮循環面向,在德國蓋不了房子。張智傑攝

| 攝影 張智傑

過往節能、減碳腳步緩慢的建築產業,正在諸多新興技術及商模的支持下邁出舒適圈。首度接受台媒訪問的德國永續建築界新星「Concular」,期待自己帶來的小改變,能為地球帶來大改善。

來到柏林南部以社群多元性著稱的新克爾恩區(Neuklln),在這棟仍被鷹架包圍的前酒廠大樓中,舉目可見的每件事物,都有其身分。 

這處共同工作空間的營運團隊,向《遠見》團隊如數家珍地介紹,這塊鐵製護欄的前身,是柏林車站的地面隔板,那面木材,曾是小野洋子裝置藝術作品的棺材板。入駐團隊寄放個人物品的置物櫃,來自全球知名的柏林夜店「Berghain」。 

在這棟「CRCLR house」中,高達八成內裝來自回收、永續材料,而此處,也是柏林循環經濟的核心(CRCLR意為circular)。身為背後推手之一的柏林新創公司「Concular」,進駐於此,再適合不過。 

年僅29歲的共同創辦人坎帕尼拉(Dominik Campanella),已推動建築材料回收平台長達10年,「當時(業界)還沒出現循環經濟這個詞,」他說,「如今,循環經濟已是德國建築界的主流概念。基本上,不考慮循環面向,就不可能在德國建造任何一棟房子。」 

Concular共同創辦人坎帕尼拉(Dominik Campanella)。張智傑攝
圖/Concular共同創辦人坎帕尼拉(Dominik Campanella)。張智傑攝

綠循環怎麼做?回收舊建材,賦予第二生命 

談永續減碳,人們最常想到的是化石燃料、交通運輸。企業會計算搭乘商務艙的高管們累積了多少碳足跡,卻很少思考每天在辦公室裡的員工,產生了多少碳排放。何況,航空業只占全球不到3%碳排量,建築領域卻占了近40%。 

建築界是全球最大的汙染源,亦消耗大量的地球資源。人們約有九成時間待在室內,因此,建築物是我們居住、工作、休息與遊樂的主要場所,更使用全球大約四成的能源;從地球採取的原物料,有五成是用來打造各種建物的。 

在巴黎協定達成共識後,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減碳行動,也意識到建築部門的驚人汙染量,近年來,公私部門致力改善占有總建物高比例的老舊建築;諸如西門子等大型公司,便推出數位化解決方案,提升既有建築能源效率。 

「那確實很重要,」坎帕尼拉表示,「但在減少建材排碳量上,沒有什麼好的作法。這也是Concular介入之處。」 

Concular的出發點相當簡單。當一棟建築被拆除時,許多物料可能還處於良好狀態;例如,天花板的燈具、樓梯扶手的鐵架,許多可再用上數十年。那麼,為什麼不把它們移到新建築上,展開第二生命? 

過往建築業拆舊蓋新的標準作法,是花一筆錢將建築拆毀,花另一筆錢長途運走這堆垃圾,再花一筆錢處理這些廢棄物。「但當你賣掉裡面的原料時,反而在建築物生命週期的尾聲獲得收入,」坎帕尼拉解釋,「這便是將成本轉化為收益。」 

在Concular眼中,建築物就像是一間間的「原料銀行」。透過3D掃描與虛擬演算,他們為建築物內的材料建立數位身分,並媒合即將釋出的材料與新建案的需求。2020年正式成立以來,已協助歐洲80棟建築達成循環,目前最大的困擾是供不應求。 

近年歐洲遭逢不少危機,而循環經濟的模型,在一次次考驗中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韌性。坎帕尼拉直言,「這些危機不是好事,但我們是從中受益的。」 

坎帕尼拉進一步解釋,當全球供應鏈斷鏈時,循環經濟強調在地供應的概念獲得肯定;而在能源危機中,回收建材更成了相對便宜的選擇。由於這些材料是現成的,不需要再使用能源生產,也沒有生產過程的碳足跡。價格沒有受到能源危機抬升,也被視為理想的永續材料。 

坎帕尼拉舉例,某些翻修後的地板回收材料,價格可比新材料打上七折,碳排放更少了七成,成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產品。 

延伸閱讀:巴黎鐵塔百年前就布局永續!零碳建築能變出哪些新商機?

綠建築挑戰:回收法規不明確,維修、保固不易 

兩年間,Concular營業額已從100萬歐元,躍升至250萬歐元,團隊人數也從5人擴增到40人。坎帕尼拉說,「我很高興有新同事,但就得努力記住每個人的名字了。」 

電腦工程背景出身的坎帕尼拉表示,團隊的每個人,都受到「想為世界做些好事」的動力驅動。曾在谷歌服務的他說,「當你年輕時,會想做些像是金融科技那樣的事。但有趣的是,進入一個沒什麼人在做的領域,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他解釋,其他新創要帶來有感影響,可能得改變30%~40%的市場,「但建築業汙染量如此龐大,我們只要促成1%或2%的改變,影響力就比他們更大了。」 

坎帕尼拉坦言,要說服傳統上心態較保守、避險的建築業者,和一家僅成立2年的新創公司合作,有時並不容易。但更大的挑戰在於法規,目前尚未對回收材料有明確標準,使得後續維修、保固不易。 

不過,坎帕尼拉樂觀認為,改變將會很快到來。頻繁跑政府、非政府組織等單位,提供實務意見的他觀察,「幾年前,沒有人在意循環經濟。現在,每個人都想知道該怎麼做到。」 

過去幾年,德國不僅再生能源建置速度放緩,建築領域的氣候行動也相對遲滯。直到2021年底,仍有近75%的德國家庭使用化石燃料保暖,政府建物部門也連續2年未達減排目標。 

這次能源危機,迫使政府加速降低建築耗能,鼓勵民眾轉用熱泵。短期措施也包括調低公共泳池溫度,要求公共建築與辦公室的暖氣,不得超過攝氏19度。這使得地方政府與企業想方設法替員工保暖,例如配發羊毛外套。在低溫環境下,思考效率可能降低,因此,對德國經濟來說,可能也並非好事。 

然而,走在夜間的市中心,仍有不少空蕩蕩的辦公大樓亮著燈。智慧燈光可以解決這種浪費,但許多辦公大樓仍未安裝。「過去,沒什麼人注意這個問題。」德國永續建築委員會(DGNB)公關主任詹森(Felix Jensen)表示,「我想,這也是一件能源危機有助於改變的事。」 

永續沒有簡單答案 

擁有約2000名成員的DGNB是全歐最大的永續建築網絡,也代表德國參與世界綠建築委員會(WGBC)。DGNB設立的永續建築認證系統,已在超過30個國家進行認證,人才培訓亦擴及全球50國,包括台灣。 

走進DGNB位於斯圖加特的辦公室,貌似普通的配置其實處處巧思,為的就是從自身做起,展示「永續建築」的意義。 

圖/全球建築耗能排碳量提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百億創史上最高。傅莞淇整理

從選址開始,DGNB便選擇方便搭乘大眾運輸抵達的地點。公司設有淋浴間,供騎單車通勤的同事洗浴。使用回收材料做成的地毯,刻意設計為不規則斑紋狀,之後若更換小部分髒汙處,就不易被發現。考量到團隊擴編、兼辦活動的可能,會議室內全數採用可折疊的移動式桌椅,容納人數可彈性至十數人至數十人。 

站立式工作區不稀奇,但部門印表機也刻意放在遠處,減少員工久坐的機會。頭頂上的智慧燈光不僅隨著動態啟動,也隨著日光時段不同而改變色調,避免整日籠罩在慘白亮光中。站在綠意盎然的植被牆旁,詹森解釋,永續沒有單一的簡單答案,重要的是在能力範圍內,找到最佳作法。 

圖/全歐最大的永續建築網絡DGNB,在建築設計上處處可見永續巧思。張智傑攝

這也是DGNB認證系統的精神。雖然是德國創始的框架,但總是根據各地環境條件調整,並納入環境、社會與經濟三大面向。也就是說,一棟永續建築不僅應該對生態友善,也應該讓身處其中的人們健康、舒適,並在運作上具有成本效益。 

「在能源危機前,對社會大多數人來說,考慮建築的永續品質,是個奢侈的煩惱,」詹森表示,德國大城市的商業建築取得認證已非新鮮事,但在郊區、住宅大樓,永續認證仍不普及。 

不過,自從疫情刺激以來,尋求認證的建築案量持續增加,申請人才培訓的人數,也多到得等上半年才能排上課,這些前所未見的現象,令他樂觀相信,建築界的永續意識還會持續深化。 

對德國來說,重要的不只是深化國內永續行動,趕緊將累積的知識分享至非洲等正迅速成長、大量打造新建築的地區,這對全球永續建築進展也相當關鍵。 

詹森舉例, DGNB執行長時常參與COP等國際性氣候會議,在與國際伙伴對話時,「他們會說,如果德國都不去解決那些問題,我們又為什麼要做?我們又怎麼辦得到?」持續扮演、負起國際典範的責任,影響力可能比想像更大。 

延伸閱讀:廢棄物蓋循環建築,化身歐洲最大永續工作室

綠建築大勢所趨,不行動的成本更高 

自2019年以來,台科大與DGNB合作的永續建築顧問課程,已培訓了約百名師生。但目前,台灣未有建築申請DGNB認證,這證照在台尚無用武之地。但校方相信,這有助於本地與國際學生與全球趨勢接軌,提升海外就職競爭力。 

台科大建築系教授江維華觀察,歐洲的綠建材體系傲視全球,是推動永續建築的優勢基礎。而台灣當地材料缺乏認證,購買海外綠建材又得添上大筆運輸碳足跡,是處境尷尬之處。 

另外,台灣年輕人背負沉重買房壓力,許多人亦無暇關照住宅永續品質。不同的是,台灣能源價格普遍比德國低,也降低永續建築的節能誘因強度。 

商業建築方面,在台推動永續議題已有十年之久的西門子台灣總裁艾偉(Erdal Elver)觀察,這些年來,台灣企業的永續意識已提升不少;但證諸過往的建築節能方案,往往不會是客戶優先投資的選項。 

艾偉認為,台灣能源價格遲早會上揚,氣候變遷帶來的各種環境衝擊也日漸鮮明。一旦認知到不行動的成本,已比行動成本更高,心態、效益計算就會改變,也可成為台灣邁向永續建築的關鍵時刻。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